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换偏好同类者广义随机占优——具有反S型转换函数的群体决策规则
1
作者 唐爱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32,共7页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人们在生活富足时是乐观主义者 ,而在贫困时则成为悲观主义者 ,这就是说大多数人都属于具有反S型转换函数的群体。如果能得到这种群体的一致决策规则 ,就能用它来解释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经济现象和问题。但是经...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人们在生活富足时是乐观主义者 ,而在贫困时则成为悲观主义者 ,这就是说大多数人都属于具有反S型转换函数的群体。如果能得到这种群体的一致决策规则 ,就能用它来解释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经济现象和问题。但是经典方法中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的群体决策规则是各不相同的 ,不能直接用来分析具有反S型转换函数群体的决策。本文采用矩方法将这两种群体的广义随机占优决策规则进一步推广和统一 ,明确了经典方法中隐含的基本假设———参考概率的选择 ,得到了具有反S型效用函数的消费者群体的一致决策规则 ,为该类群体决策提出了选择最合适的参考概率的建议。此也可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中庸”思想在群体决策中的理论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EU模型 广义随机占优 效用分位矩 转换偏好同类者 反S型转换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文化:公民文化的话语转向——兼论中国式协商文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理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的提升。在分析协商文化的内涵取向与形态特征基础上,发掘了中国式协商文化的历史资源与当代基础,指出中国式协商民主成长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商文化的培育,使协商民主生活化、习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民文化 协商文化 偏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场域的协商民主:特色彰显与发展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2,共6页
协商民主不是中国特有,但可以体现中国特色。这种特色既鲜明地体现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运行过程之中,也蕴含在它的发展逻辑深处。具体而言就是,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合力并举、寻求有序参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机均衡、立基于理性... 协商民主不是中国特有,但可以体现中国特色。这种特色既鲜明地体现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运行过程之中,也蕴含在它的发展逻辑深处。具体而言就是,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合力并举、寻求有序参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机均衡、立基于理性沟通以促进偏好转换,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理性沟通 偏好转换 有序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