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生态补偿政策设计——基于长三角地区选择实验及偏好机制分析
1
作者 张倩 苏培煌 +1 位作者 周奕韦 孙洪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75-2085,共11页
本文针对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缺乏推广机制、主体应用意愿低的现实问题,面向江、浙、皖17个行政村、130个水稻生产主体,分别开展了农田智慧排水装置、炭基有机肥生态补偿政策选择实验与偏好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应针对炭基有机... 本文针对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缺乏推广机制、主体应用意愿低的现实问题,面向江、浙、皖17个行政村、130个水稻生产主体,分别开展了农田智慧排水装置、炭基有机肥生态补偿政策选择实验与偏好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应针对炭基有机肥实行价格补贴,对经营规模0.667 hm^(2)及以下主体最宜补贴标准为300~460元·t^(-1),0.667 hm^(2)以上主体则应补贴300~420元·t^(-1);政策方案选择取决于差异化补贴标准下主体对不同有机肥替代量产生的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肥料、施肥)预期,具有明显的规模异质性;当补贴标准达到不同阈值时,其对主体有机肥替代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断点式跃迁或下跌的门槛特征。在不征收农田尾水排污费情景下,建议将智慧排水装置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补助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100~3750元·hm^(-2);在加征排污费情景下,建议将智慧排水装置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名录,补贴标准宜为每台1140~2010元。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类型技术、主体进行差异化补偿工具选择与标准厘定,方可有效发挥生态补偿政策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生态补偿 选择实验 偏好机制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悖离与契合: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再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聂应德 王敏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0期43-49,共7页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而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需要理论创新。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理论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恰巧为农民表达公共...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而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需要理论创新。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理论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恰巧为农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个人偏好和集体偏好提供了理论支撑,然而,这些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文本与现实的悖离。现对这种冲突做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上,尝试建立以"农民参与,非政府组织协助,政府主导"的三维一体的、与我国本土相契合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 利益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偏好与信贷契约治理效率——基于比较制度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任广乾 李建标 王鹏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7,共9页
偏好机制作为规制道德风险行为的基础制度安排,受到了信贷契约所处竞争态势的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信贷契约的治理效率。本文采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研究了对称市场、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三种信贷市场中偏好机制的治理效率,对比分析了三种... 偏好机制作为规制道德风险行为的基础制度安排,受到了信贷契约所处竞争态势的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信贷契约的治理效率。本文采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研究了对称市场、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三种信贷市场中偏好机制的治理效率,对比分析了三种竞争状态下的市场绩效和收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买方竞争强化了偏好机制的治理效能,卖方竞争削弱了偏好机制的治理效能;信贷契约治理效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对称市场的签约比率下降最快,卖方竞争市场的守约比率下降最快;买方竞争市场的平均绩效最高,卖方竞争市场的最低;买方竞争市场的投资者占有了较大比例的交易剩余;卖方竞争市场的企业家占有了较大比例的交易剩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偏好机制 信贷契约 治理效率 比较制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性理论与生态补偿 被引量:12
4
作者 完颜素娟 王翊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20,共4页
生态补偿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和机制。生态补偿的核心理念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导致行为主体的非社会理性行为产生,即个体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于具有负的消费者外部性的生... 生态补偿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和机制。生态补偿的核心理念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导致行为主体的非社会理性行为产生,即个体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于具有负的消费者外部性的生态服务的过度消费和对于具有正的生产者外部性的生态服务的供给不足。提出了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来抑制行为主体对生态服务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来揭示个人的偏好,确定受益人及受益量,从而解决最优供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生态补偿 生态公共物品 Groves—Clarke偏好显示机制 克拉克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集体选择理论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灵燕 王会芳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文介绍了运用集体选择理论解释为什么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公司权力与租金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受国家管制公司的法规和政策的深深影响。集体选择因素,如选择者偏好的分布和偏好加总机制等,既决定公司管制在... 本文介绍了运用集体选择理论解释为什么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公司权力与租金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受国家管制公司的法规和政策的深深影响。集体选择因素,如选择者偏好的分布和偏好加总机制等,既决定公司管制在国家间的差异,也决定它们如何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法律规则 选择者偏好 偏好加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性特征对链路预测的影响与增强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彪 李蕊岑 吴媛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69-2577,共9页
链路预测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给定网络机制的预测算法,从而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网络的相似性特征对采用的链路预测方法有较大的影响:在节点间标签相似性较低的网络中,提高标签的相... 链路预测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给定网络机制的预测算法,从而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网络的相似性特征对采用的链路预测方法有较大的影响:在节点间标签相似性较低的网络中,提高标签的相似性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而在节点间标签相似性较高的网络中,则应更加关注结构信息对于链路预测的贡献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随后,通过对标签进行加权处理,提出带权值的标签相似性算法,在低相似性网络中能够提高链路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在较高相似性网络中,将网络的结构信息引入到节点的相似性计算中,并通过偏好链接机制来提升链路预测的准确性。在四个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对于标签系统间的余弦相似性(CSTS)算法、偏好链接(PA)等算法取得了最高的准确率。根据网络相似性特征,采用所提出的对应算法进行链路预测能够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链路预测 标签系统 带权值标签 偏好链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