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对称截面浅埋偏压地形小净距隧道扁平率合理取值:以新疆乌尉高速上新光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世展
梁斌
+1 位作者
黄光友
李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528-10537,共10页
为研究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取值范围,依托新疆上新光隧道工程,基于围岩变形理论,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扁平率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讨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取值,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扁平率范围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得...
为研究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取值范围,依托新疆上新光隧道工程,基于围岩变形理论,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扁平率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讨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取值,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扁平率范围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的扁平率对围岩塑性区分布、地表沉降、中夹岩水平位移、拱顶沉降和支护形变量均有影响;以0.432扁平率为基础值,随着隧道扁平率的不断增加,整个隧道围岩稳定性不断降低,0.432~0.654为隧道最佳扁平率范围;隧道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之间平均误差在5%~14%,以此来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信度;选取优化后隧道截面进行施工,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进而验证优化后扁平率取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截面
浅埋
偏压地形
小净距隧道
围岩形变理论
扁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
被引量:
9
2
作者
汤劲松
刘松玉
童立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了研究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建立考虑实际地形状况的隧道三维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以不同施工顺序对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经对比分析,确定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卵砾...
为了研究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建立考虑实际地形状况的隧道三维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以不同施工顺序对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经对比分析,确定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采用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先从浅埋一侧拱部断面开挖的上半断面临时中隔壁四分部法是可行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影响围岩位移的主要因素是支护系统能否及时封闭,以及开挖断面的数量多少;对于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来说,先开挖支护浅埋一侧拱部断面,再开挖支护深埋一侧拱部断面,然后依次(浅埋~深埋)开挖支护下台阶和仰拱的施工顺序有利于拱部围岩稳定,引起的拱顶下沉较小,也较为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卵砾石土
偏压地形
大跨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形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应力场及二次应力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文华
彭立敏
+1 位作者
雷明锋
安永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获得地下偏压条件下地层初始应力场和隧道开挖后二次应力场的分布特征,根据通常的工程地质参数取值范围,设置典型值,结合理论推导,分析偏压隧道地层初始应力场与地表倾角和泊松比的关系,研究偏压隧道二次应力场沿隧道径向和切向的分...
为获得地下偏压条件下地层初始应力场和隧道开挖后二次应力场的分布特征,根据通常的工程地质参数取值范围,设置典型值,结合理论推导,分析偏压隧道地层初始应力场与地表倾角和泊松比的关系,研究偏压隧道二次应力场沿隧道径向和切向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地表,偏压地形改变了地层应力场的分布状态,初始应力场便存在剪应力,且随偏压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隧道开挖后,当偏压角度大于20°时,二次应力场中便有拉应力区域出现;各特征方向应力随离隧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直至2倍洞径处;30°角度偏压时的最大剪应力约为无偏压时的2倍,主要发生在拱顶、仰拱和边墙部位,应为加固处理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形
偏压
初始应力场
二次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形偏压连拱隧道模型试验衬砌受力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董昌周
曲晨
杨建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运用相似理论分析模型材料的选择原则,设计了能进行围岩压力、位移、衬砌变位及竖向加压测试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通过1∶20比例尺寸的模型试验对地形偏压作用下连拱隧道衬砌受力和拱顶沉降的分析,表明在不同荷载下左右洞室衬砌都...
运用相似理论分析模型材料的选择原则,设计了能进行围岩压力、位移、衬砌变位及竖向加压测试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通过1∶20比例尺寸的模型试验对地形偏压作用下连拱隧道衬砌受力和拱顶沉降的分析,表明在不同荷载下左右洞室衬砌都受压力,随着隧道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左洞最大轴力值分布于仰拱和边墙的结合部位,右洞最大轴力值分布于靠近中墙的左拱腰;试验过程中,左右洞室有被压扁的趋势,连拱隧道整体向浅埋侧移位,浅埋侧和深埋侧围岩出现被动压力和主动压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地形
偏压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弱围岩偏压连拱隧道正洞合理施工布局研究
被引量:
22
5
作者
赵金鹏
王秀英
+2 位作者
谭忠盛
张超
王振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66-74,共9页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左右洞的施工顺序和布局对围岩稳定和支护受力影响较大,为了明确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合理施工顺序,本文依托广东省南山路连拱隧道工程,结合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左右正洞不同开挖布局...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左右洞的施工顺序和布局对围岩稳定和支护受力影响较大,为了明确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合理施工顺序,本文依托广东省南山路连拱隧道工程,结合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左右正洞不同开挖布局时初期支护受力变形规律。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先开挖浅埋侧正洞和先开挖深埋侧正洞两种分案下的拱顶沉降、初期支护受力、塑性区分布、中隔墙水平侧向位移及受力等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1)不管采用哪种开挖顺序,先行洞的拱顶沉降均小于后行洞的拱顶沉降;(2)后行洞上台阶开挖后为中隔墙倾斜最为严重阶段,隧道施工完成后中隔墙向浅埋侧倾斜;(3)先行洞的初期支护整体受力较大,后行洞的初期支护受力较小;受力较大的部位一般在先行洞上台阶与中隔墙连接处以及靠近中隔墙侧拱腰处;(4)先开挖浅埋侧正洞方案较优,该方案支护受力变形较小,有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研究结果指导了现场工程施工,现场监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偏压
连拱隧道
施工布局
数值计算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对称截面浅埋偏压地形小净距隧道扁平率合理取值:以新疆乌尉高速上新光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世展
梁斌
黄光友
李文杰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528-1053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04135)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重点科技研发项目(RP2022011745)
河南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项目(2015HNCXY011)。
文摘
为研究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取值范围,依托新疆上新光隧道工程,基于围岩变形理论,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扁平率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讨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取值,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扁平率范围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的扁平率对围岩塑性区分布、地表沉降、中夹岩水平位移、拱顶沉降和支护形变量均有影响;以0.432扁平率为基础值,随着隧道扁平率的不断增加,整个隧道围岩稳定性不断降低,0.432~0.654为隧道最佳扁平率范围;隧道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之间平均误差在5%~14%,以此来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信度;选取优化后隧道截面进行施工,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进而验证优化后扁平率取值的正确性。
关键词
非对称截面
浅埋
偏压地形
小净距隧道
围岩形变理论
扁平率
Keywords
asymmetric cross-section
shallow buried bias terrain
small interval tunnel
theory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flattening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
被引量:
9
2
作者
汤劲松
刘松玉
童立元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4210021)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建立考虑实际地形状况的隧道三维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以不同施工顺序对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经对比分析,确定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采用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先从浅埋一侧拱部断面开挖的上半断面临时中隔壁四分部法是可行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影响围岩位移的主要因素是支护系统能否及时封闭,以及开挖断面的数量多少;对于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来说,先开挖支护浅埋一侧拱部断面,再开挖支护深埋一侧拱部断面,然后依次(浅埋~深埋)开挖支护下台阶和仰拱的施工顺序有利于拱部围岩稳定,引起的拱顶下沉较小,也较为均衡。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卵砾石土
偏压地形
大跨浅埋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tunneling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bble and gravel soil
slope landform
large-span and shallow-buried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形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应力场及二次应力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文华
彭立敏
雷明锋
安永林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013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08176)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2010B094)
文摘
为获得地下偏压条件下地层初始应力场和隧道开挖后二次应力场的分布特征,根据通常的工程地质参数取值范围,设置典型值,结合理论推导,分析偏压隧道地层初始应力场与地表倾角和泊松比的关系,研究偏压隧道二次应力场沿隧道径向和切向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地表,偏压地形改变了地层应力场的分布状态,初始应力场便存在剪应力,且随偏压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隧道开挖后,当偏压角度大于20°时,二次应力场中便有拉应力区域出现;各特征方向应力随离隧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直至2倍洞径处;30°角度偏压时的最大剪应力约为无偏压时的2倍,主要发生在拱顶、仰拱和边墙部位,应为加固处理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形
偏压
初始应力场
二次应力场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terrain bias
primary stress field
secondary stress field
分类号
U458.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形偏压连拱隧道模型试验衬砌受力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董昌周
曲晨
杨建辉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C23064)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016743)
文摘
运用相似理论分析模型材料的选择原则,设计了能进行围岩压力、位移、衬砌变位及竖向加压测试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通过1∶20比例尺寸的模型试验对地形偏压作用下连拱隧道衬砌受力和拱顶沉降的分析,表明在不同荷载下左右洞室衬砌都受压力,随着隧道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左洞最大轴力值分布于仰拱和边墙的结合部位,右洞最大轴力值分布于靠近中墙的左拱腰;试验过程中,左右洞室有被压扁的趋势,连拱隧道整体向浅埋侧移位,浅埋侧和深埋侧围岩出现被动压力和主动压力作用。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地形
偏压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分类号
U45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弱围岩偏压连拱隧道正洞合理施工布局研究
被引量:
22
5
作者
赵金鹏
王秀英
谭忠盛
张超
王振兴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66-74,共9页
文摘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左右洞的施工顺序和布局对围岩稳定和支护受力影响较大,为了明确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合理施工顺序,本文依托广东省南山路连拱隧道工程,结合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左右正洞不同开挖布局时初期支护受力变形规律。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先开挖浅埋侧正洞和先开挖深埋侧正洞两种分案下的拱顶沉降、初期支护受力、塑性区分布、中隔墙水平侧向位移及受力等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1)不管采用哪种开挖顺序,先行洞的拱顶沉降均小于后行洞的拱顶沉降;(2)后行洞上台阶开挖后为中隔墙倾斜最为严重阶段,隧道施工完成后中隔墙向浅埋侧倾斜;(3)先行洞的初期支护整体受力较大,后行洞的初期支护受力较小;受力较大的部位一般在先行洞上台阶与中隔墙连接处以及靠近中隔墙侧拱腰处;(4)先开挖浅埋侧正洞方案较优,该方案支护受力变形较小,有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研究结果指导了现场工程施工,现场监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形
偏压
连拱隧道
施工布局
数值计算
现场监测
Keywords
unsymmetrical loading
multi-tunnle
construction layout
numerical calculation
in-situ monitoring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对称截面浅埋偏压地形小净距隧道扁平率合理取值:以新疆乌尉高速上新光隧道工程为例
冯世展
梁斌
黄光友
李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卵砾石土地层偏压地形大跨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
汤劲松
刘松玉
童立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形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应力场及二次应力场分布特征
李文华
彭立敏
雷明锋
安永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形偏压连拱隧道模型试验衬砌受力研究
董昌周
曲晨
杨建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软弱围岩偏压连拱隧道正洞合理施工布局研究
赵金鹏
王秀英
谭忠盛
张超
王振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