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孪晶结构Pt纳米晶体塑性变形行为的原位原子尺度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涛
郭谊忠
+3 位作者
符立波
王立华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孪晶结构金属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其变形机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之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低层错能的金属,对于高层错能的金属变形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高层错能金属Pt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创的双金属片拉伸装置,在原子尺度...
孪晶结构金属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其变形机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之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低层错能的金属,对于高层错能的金属变形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高层错能金属Pt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创的双金属片拉伸装置,在原子尺度下原位研究了具有孪晶结构的Pt纳米晶体的塑性变形机制。实验发现在剪切应变作用下,其塑性变形主要方式是偏位错行为导致的孪晶界迁移。这些偏位错在孪晶界-表面交界处形核,并沿着平行于孪晶界方向滑移,导致孪晶界迁移。随着切应变的增加,这种偏位错行为重复发生,导致孪晶界逐层迁移,孪晶厚度逐层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界
孪晶界迁移
偏位错
塑性变形
层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表面热氧化缺陷的产生及增长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少麒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9年第4期18-23,共6页
一、概述伴随硅的热氧化过程,在硅表面往往形成一种特征线缺陷,这些缺陷对硅器件带来不良后果,十多年来对这种缺陷的产生、增长及消除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为半导体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相当集中的课题。已证明这种热氧化缺陷是沿着(1...
一、概述伴随硅的热氧化过程,在硅表面往往形成一种特征线缺陷,这些缺陷对硅器件带来不良后果,十多年来对这种缺陷的产生、增长及消除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为半导体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相当集中的课题。已证明这种热氧化缺陷是沿着(111)面的某局部范围外扦了一层原子,其四周被布格斯矢量为1/3(111)的偏位错所包围,是一种非本征堆垛层错,如(图1)所示,朝(111)面看去,这种层错是一园形,而在(100)则形成一特征线缺陷。其走向为〈110〉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偏位错
层错
负
偏
压
抛光处理
硅表面
热氧化
表面固定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孪晶结构Pt纳米晶体塑性变形行为的原位原子尺度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涛
郭谊忠
符立波
王立华
张泽
韩晓东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
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No.2017YFB0305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s.11722429,51771104,9186020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o.Z180014)。
文摘
孪晶结构金属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其变形机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之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低层错能的金属,对于高层错能的金属变形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高层错能金属Pt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创的双金属片拉伸装置,在原子尺度下原位研究了具有孪晶结构的Pt纳米晶体的塑性变形机制。实验发现在剪切应变作用下,其塑性变形主要方式是偏位错行为导致的孪晶界迁移。这些偏位错在孪晶界-表面交界处形核,并沿着平行于孪晶界方向滑移,导致孪晶界迁移。随着切应变的增加,这种偏位错行为重复发生,导致孪晶界逐层迁移,孪晶厚度逐层减小。
关键词
孪晶界
孪晶界迁移
偏位错
塑性变形
层错能
Keywords
twin boundary
twin boundary migration
partial dislocation
plastic deformation
stacking fault energy
分类号
O76 [理学—晶体学]
O77 [理学—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表面热氧化缺陷的产生及增长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少麒
机构
中山大学物理学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9年第4期18-23,共6页
文摘
一、概述伴随硅的热氧化过程,在硅表面往往形成一种特征线缺陷,这些缺陷对硅器件带来不良后果,十多年来对这种缺陷的产生、增长及消除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为半导体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相当集中的课题。已证明这种热氧化缺陷是沿着(111)面的某局部范围外扦了一层原子,其四周被布格斯矢量为1/3(111)的偏位错所包围,是一种非本征堆垛层错,如(图1)所示,朝(111)面看去,这种层错是一园形,而在(100)则形成一特征线缺陷。其走向为〈110〉向。
关键词
表面缺陷
偏位错
层错
负
偏
压
抛光处理
硅表面
热氧化
表面固定电荷密度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孪晶结构Pt纳米晶体塑性变形行为的原位原子尺度观察
孙涛
郭谊忠
符立波
王立华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硅表面热氧化缺陷的产生及增长
彭少麒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