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资源化处理偏二甲肼高盐废水
1
作者 薛林勇 朱和林 +4 位作者 张念 吴延楠 杨振邈 魏晨杰 刘立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4,共9页
偏二甲肼(UDMH)是导弹、卫星和飞船发射试验以及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生产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盐、碱及UDMH,若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对偏二甲肼高盐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 偏二甲肼(UDMH)是导弹、卫星和飞船发射试验以及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生产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盐、碱及UDMH,若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对偏二甲肼高盐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首先,采用电渗析对偏二甲肼废水中的盐、碱等无机物杂质进行脱除,之后利用反渗透进行浓缩,从而实现偏二甲肼的高纯度回收,同时考察了离子交换膜、操作电压、料液流量对电渗析脱盐过程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反渗透浓缩过程的工艺.结果表明,电渗析过程对废水中盐、碱的去除率高达98.6%,而偏二甲肼的损失率则低于13.5%,其电流效率为53.1%,过程能耗约1.02 kW·h/kg;反渗透过程可将偏二甲肼浓缩浓度从1.1 g/L浓缩至6.3 g/L,浓缩倍率高达5.6倍,达到了偏二甲肼回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高盐废水 “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 资源化处理 偏二甲肼高纯度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废水处理用吸附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军 王福龙 +2 位作者 周鑫 宋弘胤 贾瑛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94-2998,共5页
偏二甲肼(UDMH)是一种高能液体火箭推进剂,被广泛用于运载火箭和导弹发射。随着UDMH在航天和军事领域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效处理在UDMH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废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学氧化技术处理UDMH废水的主要限制是产... 偏二甲肼(UDMH)是一种高能液体火箭推进剂,被广泛用于运载火箭和导弹发射。随着UDMH在航天和军事领域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效处理在UDMH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废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学氧化技术处理UDMH废水的主要限制是产生有毒副产物或需要加入额外氧化剂等问题,采用吸附法可以有效克服这一障碍,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以及不产生中间有毒副产物等优点。系统概括了不同吸附材料在UDMH废水处理和应急处置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吸附结合催化技术在去除UDMH废水中的应用。最后对当前吸附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并对未来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展望,以推动吸附法处理UDMH废水的进一步研究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 吸附剂 废水处理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nton方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15
3
作者 贾瑛 李毅 张秋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利用UV-Fenton方法处理偏二甲肼(UDMH)废水,以废水中UDMH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研究了五种反应体系的降解情况,初步探讨了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 利用UV-Fenton方法处理偏二甲肼(UDMH)废水,以废水中UDMH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研究了五种反应体系的降解情况,初步探讨了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H2O2为1.5Qth(theoretical quantity),pH值在3.5左右,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10时,经过45min的UV-Fenton氧化降解,UDMH废水(400mg/L)中UDMH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COD去除率可达到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UV-Fenton法 偏二甲肼(udmh)废水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探讨偏二甲肼废水氧化降解机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卜晓宇 刘祥萱 刘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7-981,共5页
针对目前偏二甲肼(UDMH)降解方法存在中间产物毒性高、难降解的问题,建立了跟踪、分析UDMH废水氧化降解产物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确立了UDMH降解过程中产物峰的归属。解析了Cu2+/H2O2和Fenton两种氧化体系的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反应机... 针对目前偏二甲肼(UDMH)降解方法存在中间产物毒性高、难降解的问题,建立了跟踪、分析UDMH废水氧化降解产物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确立了UDMH降解过程中产物峰的归属。解析了Cu2+/H2O2和Fenton两种氧化体系的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UDMH和偏腙(FDMH)的紫外峰值分别在200 nm和235 nm。两种体系可有效地降解UDMH废水,但Cu2+/H2O2体系中间产物较多、毒性较大。先加入H2O2较先加入Cu2+能减少中间产物。铁粉的加入有利于中间产物的减少。Fenton体系能有效地抑制有毒中间产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废水 氧化 降解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葛红光 陈开勋 +2 位作者 张志杰 郑岚 吴婉娥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偏二甲肼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以O2 为氧化剂采用该法能有效地氧化分解废水中的偏二甲肼。反应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中偏二甲肼分解去除的主要因素 ,升高温度、压力和延长停留时间都会显著地提...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偏二甲肼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以O2 为氧化剂采用该法能有效地氧化分解废水中的偏二甲肼。反应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中偏二甲肼分解去除的主要因素 ,升高温度、压力和延长停留时间都会显著地提高偏二甲肼的去除率。在氧气过量的情况下 ,改变氧气浓度对废水的COD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当反应温度为 5 5 0℃、反应压力为 30MPa、反应时间大于 90s时 ,废水的COD去除率高达 99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偏二甲肼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还原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煊军 刘祥萱 +1 位作者 王克军 黄先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研究了Ni Al OH-体系催化还原净化偏二甲肼废水,通过正交设计实验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i氢解作用具有可靠、定量、有效降解偏二甲肼的能力,该法极有希望成为防止偏二甲肼废水污染的新途径。
关键词 偏二甲肼 催化还原法 废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降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ZnO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吕晓猛 贾瑛 +1 位作者 徐晓淼 何刚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947-1950,1953,共5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稀土掺杂ZnO/La3+、ZnO/Ce3+、ZnO/Y3+纳米颗粒,用于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结果表明,掺杂ZnO颗粒大小均匀,直径在100~200 nm,纯度高。2 h后,对30 mg/L偏二甲肼废水的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0.4%,82.3%,67.8%,降解率较纳米... 利用水热法制备稀土掺杂ZnO/La3+、ZnO/Ce3+、ZnO/Y3+纳米颗粒,用于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结果表明,掺杂ZnO颗粒大小均匀,直径在100~200 nm,纯度高。2 h后,对30 mg/L偏二甲肼废水的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0.4%,82.3%,67.8%,降解率较纳米复合ZnO平均提高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ZnO 光催化 偏二甲肼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降解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渊 夏本立 丛继信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酸性氧化电位水 udmh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处理偏二甲肼废水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本立 刘渊 +4 位作者 王煊军 丛继信 王力 陈志林 王汝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实验室偏二甲肼(UDMH)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pH值和污泥浓度(MLSS)对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条件:进水COD值800~1 000 mg/L,偏二甲肼浓度40~50 mg/L,pH值6.5... 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实验室偏二甲肼(UDMH)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pH值和污泥浓度(MLSS)对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条件:进水COD值800~1 000 mg/L,偏二甲肼浓度40~50 mg/L,pH值6.5~9,MLSS 6~12 g/L,DO值0.5~3 mg/L,HRT18~24 h。结果表明,在HRT为18h,MLSS为10 g/L,DO为2.5 mg/L,pH为8.0左右的条件下,MBR反应器的去除效果最好,COD和偏二甲肼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和99.4%,证实MBR能有效处理UDMH废水,能满足GB14374-93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膜生物反应器 COD 偏二甲肼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去离子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清伟 曾庆轩 王建营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1-63,共3页
用填充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的电去离子(EDI)装置,处理实验室模拟的火箭发射场偏二甲肼废水。考察了电流、出水pH值与电压的关系以及模拟水样经循环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与电渗析相比,采用EDI处理废水的效率较高,在一定电压下,膜堆内部... 用填充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的电去离子(EDI)装置,处理实验室模拟的火箭发射场偏二甲肼废水。考察了电流、出水pH值与电压的关系以及模拟水样经循环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与电渗析相比,采用EDI处理废水的效率较高,在一定电压下,膜堆内部水的极化主要发生在阴离子交换膜的表面。水样经循环处理后,淡水出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浓缩液中偏二甲肼质量浓度达到3396.7mg/L以上。物料衡算可知,极水中的偏二甲肼易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电去离子 偏二甲肼 离子交换纤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偏二甲肼废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淑娟 陈啸剑 +1 位作者 周锋 吕晓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7-310,共4页
采用微波(MW)辐射技术,以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催化剂,考察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活性炭投放量对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L初始浓度400 mg/L的偏二甲肼废水,在微波功率462 W、活性炭投放量5.0 g、辐射时间15 min... 采用微波(MW)辐射技术,以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催化剂,考察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活性炭投放量对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L初始浓度400 mg/L的偏二甲肼废水,在微波功率462 W、活性炭投放量5.0 g、辐射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偏二甲肼去除率达到40%。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及氧化反应程度,氧化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活性炭吸附 偏二甲肼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H_2O_2法降解高浓度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小胜 刘祥萱 +1 位作者 高鑫 卜晓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Cu^(2+)/H_2O_2法降解高浓度偏二甲肼(UDMH)废水,以废水中UDMH的去除率作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降解效果;针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低的问题,探讨了降解中间产... 采用Cu^(2+)/H_2O_2法降解高浓度偏二甲肼(UDMH)废水,以废水中UDMH的去除率作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降解效果;针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低的问题,探讨了降解中间产物甲醛和亚硝基二甲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_2O_2摩尔投加量为UDMH完全矿化理论摩尔投加量的1.5倍(1.5Qth)、初始pH值为9、Cu^(2+)与H_2O_2摩尔比1∶10、反应温度为20℃、反应进行120min后,废水中UDMH的降解率达98.88%,COD去除率达92.59%。但Cu^(2+)/H_2O_2法处理时产生有毒中间产物亚硝基二甲胺和甲醛,反应后期甲醛迅速降解,而亚硝基二甲胺则难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H2O2法 偏二甲肼 udmh废水 udmh降解率 COD去除率 化学需氧量 亚硝基二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慧 刘俊 +3 位作者 庄杰 王燕平 黄欣寅 孔祥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提高偏二甲肼(UDMH)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对UDMH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H2O2体积、微波功率、pH值、Fe^2+与H 2O 2的摩尔比、活性炭质量等参数对UDMH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主要降解中间产物甲醛、氰根... 为提高偏二甲肼(UDMH)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对UDMH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H2O2体积、微波功率、pH值、Fe^2+与H 2O 2的摩尔比、活性炭质量等参数对UDMH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主要降解中间产物甲醛、氰根离子的变化规律;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COD质量浓度与时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对于100 mL质量浓度400 mg/L的UDMH废水,在68.5 g/L的H2O2体积4.0 mL、微波功率460 W、活性炭质量5.0 g、pH值为3.5、n(Fe^2+)∶n(H2O2)=1∶10的条件下,废水中COD和UDMH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0%和99.3%;主要降解中间产物甲醛和氰根离子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最后基本可以实现完全降解;线性拟合发现废水中的COD去除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动力学方程为:ln(C0/C)=0.00355 t+0.1755;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处理UDMH废水,在反应开始6 min内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该技术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装置简单且占地面积小、有机物矿化度高,是一种高效的UDMH废水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液体推进剂 偏二甲肼(udmh) 废水处理 活性炭 微波:Fenton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UDMH废水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鑫 朱左明 +4 位作者 高缨 耿葵 王庆波 韩俊杰 刘祥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4,90,共8页
为降低偏二甲肼(UDMH)废水处理能耗、避免因使用添加剂等造成二次污染,制备了一种可见光响应的TiO_2纳米棒阵列(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剂。结果表明,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能够利用可见光降解UDMH,并且以模拟太阳光做光源时复... 为降低偏二甲肼(UDMH)废水处理能耗、避免因使用添加剂等造成二次污染,制备了一种可见光响应的TiO_2纳米棒阵列(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剂。结果表明,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能够利用可见光降解UDMH,并且以模拟太阳光做光源时复合薄膜对UDMH的降解效果优于单纯可见光做光源时的效果。随UDMH初始浓度增加,其降解率降低,但总降解浓度上升;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UDMH废水适宜的pH约为7.2;加入空穴捕获剂、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及鼓入氮气都降低UDMH降解率,而鼓入空气则会使UDMH的降解率提高。模拟太阳光和可见光分别照射时,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都能够对UDMH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偏腙(FDMH)实施降解,但模拟太阳光下效果更好,鼓入臭氧有助于NDMA和FDMH的快速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光催化降解 TiO2NRAs/CdS/Au 亚硝基二甲胺 偏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氧化工艺处理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燃烧废水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鸿钊 张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28,共2页
介绍了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燃烧产生的废水的成分,臭氧—紫外—活性炭光氧化处理工艺流程、原理、效果与结论,并就几个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偏二甲肼 四氧化二氮 航天废水 废水处理 光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氧化法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兆文 贾瑛 +2 位作者 殷立峰 苏军 汪浩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1266,共6页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对推进剂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偏二甲肼(UDMH)进行处理,钛基氧化铅形稳电极作为阳极,Pd涂层板为阴极组成电解体系,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偏二甲肼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钛网基氧化铅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 mA/cm2...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对推进剂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偏二甲肼(UDMH)进行处理,钛基氧化铅形稳电极作为阳极,Pd涂层板为阴极组成电解体系,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偏二甲肼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钛网基氧化铅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 mA/cm2、电解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对10 mg/L的偏二甲肼的去除率高达100%,是石墨毡电极的近4倍。提高电流密度、电解体系中加入氯离子等措施可强化该方法的降解能力,本研究为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偏二甲肼(udmh) 形稳电极(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烧温度对Fe_2O_3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军 刘祥萱 柴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NH_3·H_2O and Fe(NO_3)_3·9H_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分别在150、250、350、450、550℃锻烧前驱体制备了Fe_2O_3,借助拉曼光谱、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降... 以NH_3·H_2O and Fe(NO_3)_3·9H_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分别在150、250、350、450、550℃锻烧前驱体制备了Fe_2O_3,借助拉曼光谱、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降解偏二甲肼废水,比较了不同锻烧温度下所得催化剂光催化的活性。结果表明,Fe_2O_3的结晶性和粒径大小同时决定光催化性能,锻烧温度小于450℃时,结晶性起决定作用,锻烧温度大于450℃时,粒径大小起决定作用,450℃锻烧的Fe_2O_3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FE2O3 偏二甲肼废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ACF联合VUV催化降解UDMH废水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锐 贾瑛 +2 位作者 宋静涛 曾宝平 冯莉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催化剂MnO_x/ACF,并联用真空紫外光(VUV)降解偏二甲肼(UDMH)废水。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以及初始浓度对UDMH降解率以及COD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UDM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初始pH...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催化剂MnO_x/ACF,并联用真空紫外光(VUV)降解偏二甲肼(UDMH)废水。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以及初始浓度对UDMH降解率以及COD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UDM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初始pH为9.1时,降解反应较快,UDMH的10 min降解率就达95%,COD的90 min降解率可达90%。通过8 h光照再生,催化剂活性基本可以恢复,再生3次的催化剂使用效果可以达到初次使用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x/ACF 真空紫外光 偏二甲肼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富勒烯C_(70)对偏二甲肼与NO_(2)的抽氢反应机制
19
作者 赵子航 慕晓刚 +1 位作者 王生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4,I0004,共9页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结果表明,UDMH分子在C_(70)表面表现为两种吸附构型,主要发生物理吸附且吸附能较小,C_(70)分子的加入并未改变UDMH分解的初始和次级反应位点,在与NO_(2)抽氢反应时表现为在NH _(2)基团上依次发生。与纯UDMH分解相比,A、B两种吸附构型中UDMH分解初始基元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下降了19.4 kJ/mol、21.1 kJ/mol,反应热分别降低了24.2 kJ/mol和27 kJ/mol。因此,C_(70)对于UDMH分解的前两步反应具有催化能力,能够促进UDMH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富勒烯C_(70) 偏二甲肼 udmh 密度泛函理论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黄龙呈 叶继飞 +1 位作者 王殿恺 郑永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3-1021,共9页
从低温等离子体对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UDMH)降解的实际应用出发,以微秒脉冲电源和6根同轴反应管为主要构成,设计研制了基于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的UDMH废水处理装置,探究了不同频率、不同脉宽的电源参数对实验装... 从低温等离子体对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UDMH)降解的实际应用出发,以微秒脉冲电源和6根同轴反应管为主要构成,设计研制了基于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的UDMH废水处理装置,探究了不同频率、不同脉宽的电源参数对实验装置放电功率和功率因数的影响,以功率因数为主要目标优选了微秒脉冲电源参数;并对两种典型浓度的UDMH废水进行了降解实验,测定了UDMH的去除率和降解能耗。实验装置的功率因数随频率变大而提升,且在脉宽2~10μs间有极大值,电源参数优选为控制电压200 V、频率1000 Hz、脉宽6μs。UDMH废水降解实验中,对于初始浓度43.5,264.5 mg∙L^(-1)的UDMH废水,UDMH去除率分别为99.9%、93.8%,降解能耗为0.51,0.18 kWh∙g^(-1)。结果表明,以石英玻璃加水膜为阻挡介质、空气为工作气体的同轴反应管能够通过DBD产生LTP活性粒子,以较低的能耗为代价有效去除UDMH,实验装置可较好应用于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LTP) 偏二甲肼(udmh) 微秒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DBD) 去除率 降解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