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教学交往实践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及应对
1
作者 罗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1-64,共4页
交往行动理论是对主体间性、主体关系和合理化的主体行动的研究理论。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受主观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均可能会表现出“假象主体”状态。造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归因是... 交往行动理论是对主体间性、主体关系和合理化的主体行动的研究理论。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受主观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均可能会表现出“假象主体”状态。造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归因是:存在以“理解”为目的的语言交往障碍;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控制的行为实践;学生多感官学习的自我感知离散状态。教师要提升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需要消除教学交往实践中的“假象主体”,创造从目的性交流到达成理解效度的话语实现,促进认知主体性到实践主体性的行为转变,强化从知识逻辑发生到心理发生的感官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教学交往实践 学生 假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身体好”的假象
2
作者 姜洪光 《农家致富》 2025年第12期60-60,共1页
人们都希望随着年龄增长,自己能比同龄人更硬朗,但有些身体异常信号,往往被误认为是身体好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花眼好转正常情况下,老花眼是由晶状体硬化和弹性减弱引起的生理性老化,不会自行好转。而白内障早期,晶状体密度增加、屈... 人们都希望随着年龄增长,自己能比同龄人更硬朗,但有些身体异常信号,往往被误认为是身体好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花眼好转正常情况下,老花眼是由晶状体硬化和弹性减弱引起的生理性老化,不会自行好转。而白内障早期,晶状体密度增加、屈光力增强,可能短暂地减轻老花眼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会进一步下降。老人如果发现自己视力突然变好,但伴有畏光、夜间视力差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定是否为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好 老花眼 白内障 年龄增长 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误差引起的假象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晓军 贺振华 +1 位作者 文晓涛 黄德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6,204-205,共3页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偏移方法(叠后或叠前深度偏移)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一个复杂的透镜体模型进行了波动方程叠后正演和偏移计算,详细讨论了不同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发现速度误差不仅会带来深度误差,而且会造成构造体的形态变化,下覆地层同向轴的扭曲,还可能引起地层同向轴的频率发生变化,给资料解释带来一定的假象。正确地认识这些假象,对于速度分析中检验速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地震资料解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误差 深度误差 叠前偏移 叠后偏移 偏移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地震反射假象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郝志伟 王楠 +3 位作者 孙明涛 师涛 武奉霞 巴素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太平油田位于义和庄凸起北坡东部,主要含油层为馆陶组下段发育的辫状河储层。河流相频繁的决口、改道及辫状河流相砂体发育位置和砂体空间配置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地震剖面上产生了反射假象,从而使对辫状河储层层位的追踪及砂体的描... 太平油田位于义和庄凸起北坡东部,主要含油层为馆陶组下段发育的辫状河储层。河流相频繁的决口、改道及辫状河流相砂体发育位置和砂体空间配置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地震剖面上产生了反射假象,从而使对辫状河储层层位的追踪及砂体的描述变得异常困难。从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的发育特征及地震观测因素出发,阐述了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地震反射假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地震资料分频解释技术和设计多井约束反演可较为准确地识别辫状河储层的反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沉积 反射假象 正演分析 分频解释技术 测井约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铁矿对假象赤铁矿与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丽匣 印万忠 +1 位作者 王宇斌 陶世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碳酸铁对铁矿石的浮选影响极大,严重恶化浮选指标.在三种浮选体系下,研究菱铁矿含量对假象赤铁矿与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十二胺和油酸钠反浮选体系下,菱铁矿加入到两种混合矿中时,浮选指标下降.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下,假象... 碳酸铁对铁矿石的浮选影响极大,严重恶化浮选指标.在三种浮选体系下,研究菱铁矿含量对假象赤铁矿与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十二胺和油酸钠反浮选体系下,菱铁矿加入到两种混合矿中时,浮选指标下降.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下,假象赤铁矿和石英混合矿中加入少量菱铁矿时,精矿品位有所增加.因此,若要实现含碳酸盐铁矿石的有效分选,必须首先消除细粒级菱铁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象赤铁矿 浮游特性 菱铁矿 石英 含碳酸盐铁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反波场对比的逆时偏移假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大洲 魏石磊 熊章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7-522,545,共7页
本文从逆时偏移成像原理出发,利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实现正、反向波场外推。对不同接收方向、不同排列长度及不同道间距所接收的地震数据做反向外推后与正向波场进行对比,分析正、反向波场存在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分析... 本文从逆时偏移成像原理出发,利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实现正、反向波场外推。对不同接收方向、不同排列长度及不同道间距所接收的地震数据做反向外推后与正向波场进行对比,分析正、反向波场存在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不同方向接收的地震数据逆时偏移假象的成因。通过对模型数据结果的分析认为:在逆时偏移过程中由于接收数据的不完整使得反向外推过程中产生新的波场,从而在偏移剖面中形成假象,这类假象可通过多炮叠加来消除;排列长度对逆时偏移成像的影响远大于道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接收方向 排列长度 道间距 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逆时偏移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永杰 宋桂桥 +2 位作者 刘少勇 顾汉明 严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6,共7页
基于相关成像条件的常规逆时偏移(RTM)不仅会产生低频假象,而且在强速度梯度带会导致通过简单叠后拉普拉斯滤波手段不能去除的回转波假象。本文引入上、下行波分离成像条件,分析得知RTM中回转波假象的产生是缘于强速度梯度带处震源波场... 基于相关成像条件的常规逆时偏移(RTM)不仅会产生低频假象,而且在强速度梯度带会导致通过简单叠后拉普拉斯滤波手段不能去除的回转波假象。本文引入上、下行波分离成像条件,分析得知RTM中回转波假象的产生是缘于强速度梯度带处震源波场上行波与检波点波场下行波的互相关。为了消除该假象且兼顾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地震波长因素,通过对速度模型进行波长内平滑,使波场在强速度梯度处的传播特征更接近于真实速度中的波场传播特性。数值试算结果表明,该波长平滑算法能很好地压制RTM中的回转波假象,可在经典的RTM成像框架下进行高效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互相关 回转波假象 波长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M等强度扫描方式下减小假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简国树 潘石 王玉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用多层薄膜理论的费涅耳系数矩阵法导出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探测场计算公式,公式适用于四层介质三界面和三层介质两界面两种模式。用所得公式研究了等强度扫描下表面形貌测量时由样品表面起伏引起附加的假象用π对称双... 本文用多层薄膜理论的费涅耳系数矩阵法导出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探测场计算公式,公式适用于四层介质三界面和三层介质两界面两种模式。用所得公式研究了等强度扫描下表面形貌测量时由样品表面起伏引起附加的假象用π对称双激光器照射样品方法减小假象。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在不同入射角、偏振和不同探针至样品距离条件下减小假象的效果。上述方法亦适用于PSTM测量样品折射率图像时减小由表面倾角引入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扫描 隧道显微镜 探测场 假象 PSTM 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干涉假象的海洋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月明 姚根顺 +2 位作者 庄锡进 李志娜 宋建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14-4825,共12页
海水与空气间的强波阻抗差使得海洋地震资料普遍发育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如何利用好多次波所携带的有效信息已成为提高海洋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的新突破点.基于面炮偏移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方法能够避免多次波预测精度的影响,但是,正... 海水与空气间的强波阻抗差使得海洋地震资料普遍发育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如何利用好多次波所携带的有效信息已成为提高海洋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的新突破点.基于面炮偏移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方法能够避免多次波预测精度的影响,但是,正向传播的震源子波与反向延拓的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所产生的干涉假象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程波偏移算子,可在成像域压制干涉假象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方法.其中包含了三个步骤:第一,传统单程波偏移成像方法中的震源子波替换为一次波、多次波与震源子波,初始上行延拓波场为一次波与多次波,基于单程波算子的波场延拓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应用得到包含干涉假象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第二,以子波为震源,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为记录,按照传统单程波偏移成像方法得到干涉假象;第三,基于最小二乘匹配滤波算法,将第一步的成像结果与第二步的干涉假象进行匹配相减,得到干涉假象衰减后的一次波与多次波同时成像,避开了由于实际资料子波无法准确提取而造成一次波与多次波对成像能量级的不一致性.Sigsbee2B模型测试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我国某探区深海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深层基底得到了清晰刻画,并且照明均衡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成像 干涉假象衰减 面炮偏移 波动方程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叠偏剖面上“逆断假象”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新国 孙青 王洪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2期114-118,共5页
在二维地震勘探时,当地震测线与地层走向(或构造走向)不垂直时,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倾角几乎都是视倾角,尤其是当穿越断层时还能同时接收到上、下盘的反射波使地震剖面出现构造假象。为此,本文针对东濮凹陷二维叠偏剖面上的“逆断... 在二维地震勘探时,当地震测线与地层走向(或构造走向)不垂直时,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倾角几乎都是视倾角,尤其是当穿越断层时还能同时接收到上、下盘的反射波使地震剖面出现构造假象。为此,本文针对东濮凹陷二维叠偏剖面上的“逆断假象”,利用地质模型技术剖析了逆断假象的表面现象及其形成机理,并总结出了垂向剖面法、相交测线对比法和三维空校法三种识别逆断假象的方法。利用这三种方法可准确地识别出二维叠偏剖面上的逆断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假象 二维叠偏剖面 识别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假象——外语学习者交际中Back-channeling策略使用情况及其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清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4-139,共6页
"渠道返回"(back-channeling)作为一种很重要的交际策略无疑对于成功的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至少被证明了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手段。但是合作有真诚合作与非真诚合作之分,在非真诚合作过程中,会话参与者... "渠道返回"(back-channeling)作为一种很重要的交际策略无疑对于成功的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至少被证明了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手段。但是合作有真诚合作与非真诚合作之分,在非真诚合作过程中,会话参与者会有意无意地"制造"种种假象。本文通过对两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运用的back-channeling策略的对比分析,指出非熟练外语学习者通过这一策略有意或无意地"制造"种种交际中的假象及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 假象 渠道返回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席勒的“审美假象”——兼谈艺术的本质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立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由此把艺术和实在对立起来,试图通过艺术的理想性使人们摆脱现实生活中物质欲望和权力机制的束缚,修复人性,实现人的平等交往和自由。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是对现实和人类文明弊端... 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由此把艺术和实在对立起来,试图通过艺术的理想性使人们摆脱现实生活中物质欲望和权力机制的束缚,修复人性,实现人的平等交往和自由。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是对现实和人类文明弊端的深刻批判,但其美学上的激进主张恰恰折射出其社会实践层面上的保守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审美假象 审美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象”辨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斗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8-21,共4页
在哲学及哲学史上,本质与现象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是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之关系的关键之一。在二者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把现象习惯地区分为“真象”与“假象”两种。然而,客观事物本身是否有“真”“假”之分?它们与本质的关系怎样... 在哲学及哲学史上,本质与现象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是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之关系的关键之一。在二者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把现象习惯地区分为“真象”与“假象”两种。然而,客观事物本身是否有“真”“假”之分?它们与本质的关系怎样?“假象”与人们的主观“错觉”有何区别?这些视似无疑的问题,实则隐含着许多的模糊乃至误解的方面,它严重地混乱了人们的认识过程,阻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把握,同时也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不可知论的主要失足之处。而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假象”的实质是什么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假象”的实质重新做一番考察,而且,我们也将从这一考察中发现它对辩证法的重要喻示作用。 “假象”。一词来自德文的“Schein”,在黑格尔的《小逻辑》和列宁的《哲学笔记》中译本中,它被翻译为“假象”。而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译本(上下册)中,它被译为“映象”。虽然翻译的不同仅仅是表层问题,但为了确切把握由“假象”所致的上述问题,我们就应深入“Schein”一词的内在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现象 哲学 黑格尔 假象 映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美学的客观性假象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1,共6页
打破古代和谐的审美封闭,以现象化再现拓展人世之美和以抽象化表现深掘人心之美,这是中国现代美学两极扩展的历史基础。为了应对这种发展格局,向现代延滞的古代美学衍化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以传达艺术教化论的主观意图为宗旨,... 打破古代和谐的审美封闭,以现象化再现拓展人世之美和以抽象化表现深掘人心之美,这是中国现代美学两极扩展的历史基础。为了应对这种发展格局,向现代延滞的古代美学衍化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以传达艺术教化论的主观意图为宗旨,但却以社会和理性、认识和典型等范畴为主轴,建立起一个与现代美学认知再现论相似的体系,导致文艺创作概念化、公式化的盛行,此即"客观性假象"。然而中国美学在抵制这个理论体系的同时,并没有划清它与现代美学认知再现论的历史界限,反而在混同不辨的情况下对审美客观性采取了绝对排斥的态度,形成对客观性假象的误认,导致中国当代审美意识的萎缩和社会生活的消退。中国美学应当反思和揭示客观性假象问题,并以对审美客观性的深入论证为基石,走出古典主义在纯净之美和实利非美之间两极摆动的周期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学 艺术教化论 客观性假象 感性现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地震解释中波阻抗差异引起的构造假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754-6758,共5页
因埋藏深度、构造复杂、岩性异常体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多变等原因,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很大,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对地震解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异常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不同波阻抗组合、岩性组合及... 因埋藏深度、构造复杂、岩性异常体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多变等原因,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很大,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对地震解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异常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不同波阻抗组合、岩性组合及异常体大小、形态变化的两类正演模型并模拟其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直观地展现地震波在某种波阻抗组合和岩性组合情况下的传播过程,有利于分析异常体对下伏地层成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正演模拟方法能及时发现异常体因其厚度及波阻抗差异引起的假断层和假构造现象,可有效指导解释人员建立正确的解释方案,消除对地震解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 波阻抗差异 构造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乙己》三个译本的假象等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舒云童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6,共5页
杨宪益和埃德加·斯诺的《孔乙己》英文译本都是翻译中的经典之作。然而,译者由于忽略了对目的语读者相异文化因素的预判,或是缺乏对与原文相关联的特定语言表达形式的足够重视,在他们的译作中还存在"假象等值"问题,而类似的"假... 杨宪益和埃德加·斯诺的《孔乙己》英文译本都是翻译中的经典之作。然而,译者由于忽略了对目的语读者相异文化因素的预判,或是缺乏对与原文相关联的特定语言表达形式的足够重视,在他们的译作中还存在"假象等值"问题,而类似的"假象等值"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本文对《孔乙己》三个译本中的"假象等值"现象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并分析它们的产生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译本 假象等值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假象与善恶倒错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孟勤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5,141,共5页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并且只有在利己与利他统一之中才能担保市场经济的健康运用。可是,由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更多地是从思考本身利益出发,更甚者是亚当.斯密把利己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点,因而产生了...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并且只有在利己与利他统一之中才能担保市场经济的健康运用。可是,由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更多地是从思考本身利益出发,更甚者是亚当.斯密把利己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点,因而产生了市场经济的一个假象,似乎利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正是这种市场经济假象导致道德错识,认为利己自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揭露市场经济这种假象,为善恶的各归其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假象 善恶倒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衰减系数中的相位对消假象
18
作者 董彦武 孙永臣 赵恒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8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声衰减的信号接收装置特性。在此基础上,用直径0.06、0.5和1.4cm的三种压电接收换能器,在1~6M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超声在猪的心、肝、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声衰减系数,以研究这类换能器的相位对消效应对声衰减值造成... 本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声衰减的信号接收装置特性。在此基础上,用直径0.06、0.5和1.4cm的三种压电接收换能器,在1~6M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超声在猪的心、肝、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声衰减系数,以研究这类换能器的相位对消效应对声衰减值造成的“假象”。经过实验证明:在测得的声衰减系数值中,确实潜在着压电换能器相位对消效应造成的“假象”此种效应对声衰减数据的影响,与接收换能器的面积大小相对应,同理论分析相一致:当使用小面积的换能器时,衰减系数与频率之间接近为线性关系。因此,要提高测量组织声衰减的精度,应采用小面积的压电换能器,或聚焦换能器。如果选用电声换能器、辐射力法和热学方法测量,可完全避免相位对消效应造成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象 对消 潜在的 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案假象与并案盲点探析
19
作者 随庆军 王君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0,共7页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把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作的若干起案件的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和作案规律特点加以分析比较、综合评断、串联并案,统一组织专案侦查,这种方法可以收到抓一人破多案、以小案破大案和破一案带一串的事半功倍的成...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把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作的若干起案件的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和作案规律特点加以分析比较、综合评断、串联并案,统一组织专案侦查,这种方法可以收到抓一人破多案、以小案破大案和破一案带一串的事半功倍的成效。但在侦查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还存在并案假象和并案盲点的问题,很容易导致侦查措施不得当,形成侦查僵局,影响侦查破案的时效。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应从侦查机制、个案侦查、侦查人员的主观方面等多角度入手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案假象 并案盲点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名义产权假象研究
20
作者 马明 张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313-314,317,共3页
从阐述名义产权的由来出发,提出名义产权与实际产权的概念、名义产权的发展以及特点、具有名义产权特性的物品应该具备的两大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名义产权假象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土地事实上没有名义产... 从阐述名义产权的由来出发,提出名义产权与实际产权的概念、名义产权的发展以及特点、具有名义产权特性的物品应该具备的两大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名义产权假象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土地事实上没有名义产权,需要政府对土地进行确权;为防止土地资源在名义产权假象下的浪费,需要政府加快土地确权步伐,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集体所有制 产权 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