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人权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探讨了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有关问题。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概念的内涵 ,是学科发展的根本 ;控制性实验对于探索规律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迄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忽视定性分析 ,盲目进行定量计算的倾向需要扭转 ... 探讨了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有关问题。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概念的内涵 ,是学科发展的根本 ;控制性实验对于探索规律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迄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忽视定性分析 ,盲目进行定量计算的倾向需要扭转 ;与包括社会人文学科在内的学科交叉渗透 ,是水文地质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是对水文地质学的重大突破 ,它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假设演绎法 ,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控制性实验 学科交叉渗透 定性分析 地下水流动系统 假设演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区演变的贡献——答李春初先生对《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的质疑 被引量:35
2
作者 梁杏 张人权 +1 位作者 皮建高 张国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0-696,共7页
为回应对《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系列研究成果提出的质疑 ,在理论分析、宏观时空分析以及大量举证的基础上 ,论证了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演变起着主导作用。作者利用地形图比对求算的洞庭湖堤围区视构造沉降速率 ,不仅与重复水准测... 为回应对《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系列研究成果提出的质疑 ,在理论分析、宏观时空分析以及大量举证的基础上 ,论证了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演变起着主导作用。作者利用地形图比对求算的洞庭湖堤围区视构造沉降速率 ,不仅与重复水准测量成果一致 ,还得到有关中国大陆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加剧的研究成果的定性支持。作者在研究中应用的“假设 -演绎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方法。因此 ,《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构造沉降 视构造沉降速率 假设-演绎法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在工业设计中的激发途径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敏枫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6-148,156,共4页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论述,使创造性思维的总体脉络在宏观上展现出来,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其他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其在理论上的继续深化。创造性思维方法体现了思维方式的理论与应用的辩证统一。几种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从而使...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论述,使创造性思维的总体脉络在宏观上展现出来,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其他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其在理论上的继续深化。创造性思维方法体现了思维方式的理论与应用的辩证统一。几种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从而使得具体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工业设计中更好地释放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假设演绎法 试错法 体验与需求法 本质提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思维的“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探讨
4
作者 庄佩璇 林佳奕 胡继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将逆向推理和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贯穿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教学过程:由创设的模拟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问题;以逆推有丝分裂为思维基础,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由精子逆推到次级精母细胞,再逆推回到精原细胞;通过科学... 本文将逆向推理和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贯穿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教学过程:由创设的模拟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问题;以逆推有丝分裂为思维基础,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由精子逆推到次级精母细胞,再逆推回到精原细胞;通过科学史验证之后继续进行模型的建构,启发学生从正向过程归纳总结,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思维 逆向推理 假设演绎法 精子的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着”一例
5
作者 王希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16,共1页
我在《论潜语法现象》一文中,说“死”可以带“了”和“过”,但不能带“着”。“死了”是太普遍了,不用举例的。“死过”我印象中有,但一时举不出例子来。现补两例: ①素云道:“怨不得你是蒙在鼓里头过日子的。宝二爷只知道林姑娘已死... 我在《论潜语法现象》一文中,说“死”可以带“了”和“过”,但不能带“着”。“死了”是太普遍了,不用举例的。“死过”我印象中有,但一时举不出例子来。现补两例: ①素云道:“怨不得你是蒙在鼓里头过日子的。宝二爷只知道林姑娘已死过了,没有一个告诉林姑娘回家的话,所以如今闹这件事来呢!”(清,归锄子《红楼梦补》1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②凤姐道:“紫娟家里可还有他老子娘没有?”林家的道:“他老子娘都死过的了,只有他一家子的叔子、婶娘都在京里。”(同上,169页) 1991年9月在延吉,崔奉春先生告诉我,在朝鲜语便有“死着”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演绎法 姑娘 “着” 语法现象 朝鲜语 延吉 “了” 红楼梦 “过” 凤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斯塔归纳逻辑系统理论
6
作者 段培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德·柯斯塔是弗协调逻辑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弗协调思想运用于归纳逻辑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归纳逻辑系统,以便为归纳推理提供一个新的辩护,同时说明归纳与科学的关系。柯斯塔认为: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归纳逻辑系统,将能“抓住科... 德·柯斯塔是弗协调逻辑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弗协调思想运用于归纳逻辑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归纳逻辑系统,以便为归纳推理提供一个新的辩护,同时说明归纳与科学的关系。柯斯塔认为: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归纳逻辑系统,将能“抓住科学的基本累积特性,并使我们能够说明,为什么接受和相信由归纳获取的结论确实是有根据的。”柯斯塔认为:为了克服休谟难题,需修改对归纳结论的看法,用对归纳结论作实用真理或似真理的理解代替作绝对真理的理解。似真理或实用真理的范畴是新的归纳逻辑的支点。由于对归纳结论作了似真理的理解,因此,所有的归纳推理都可以还原为假设演绎法,即可以通过假设演绎主义的术语得到理解并概率化,从而能够用实用概率对似真性的归纳结论进行评价,而对实用概率的解释系统构成了柯斯塔的归纳逻辑。总的看,柯斯塔用实用真理或似真理对归纳推理作定性分析,其着眼点是归纳结论;用实用概率对归纳推理作定量评价。实用真理和实用概率构成了归纳逻辑的基础和主干,因之也可以称柯斯塔的逻辑是一种实用的或似真的归纳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推理 似真性 归纳逻辑系统 真理 假设演绎法 主观概率 归纳结论 私人主义 概率化 逻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