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的超声和X线表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秀明 陈路增 +2 位作者 陈铭 石健 李静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超声和乳房X线片表现。方法纳入51例经病理证实PASH患者,共54个结节,观察其超声及X线表现。采用Newcombe法评价超声及X线结节检出率的差异。结果54个乳腺PASH结节中,26个(26/54,48.15%)经超声评价... 目的观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超声和乳房X线片表现。方法纳入51例经病理证实PASH患者,共54个结节,观察其超声及X线表现。采用Newcombe法评价超声及X线结节检出率的差异。结果54个乳腺PASH结节中,26个(26/54,48.15%)经超声评价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类、28个51.85%(28/54)为BI-RADS 4类;其中41个(41/54,75.93%)表现为低回声;31个为椭圆形(31/54,57.41%);29个(29/54,53.70%)边缘不光整;52个(52/54,96.30%)结节内未见钙化;44个(44/54,81.48%)未见血流信号。30例接受X线检查,15例未见占位,其中3例仅显示腺体密度不对称;12例(12个结节)可见无钙化的高密度影;7个(7/12,58.33%)边缘清晰。超声及X线对乳腺PASH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54/54)和40.00%(12/30),95%CI为(26.69%,63.86%)(P<0.05)。结论乳腺PASH超声及X线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但超声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MRI表现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小丽 王绍武 +3 位作者 张丽娜 宋清伟 高雪 宁殿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5-445,共1页
患者女,36岁,发现左乳肿物半年,逐渐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左乳外下象限触及一大小约6.0cm×4.0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表面皮肤光滑,未见"橘皮样"改变。超声:左乳囊实性占位,BI-RADS 3类。乳腺MRI:左乳外下象限团块,边... 患者女,36岁,发现左乳肿物半年,逐渐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左乳外下象限触及一大小约6.0cm×4.0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表面皮肤光滑,未见"橘皮样"改变。超声:左乳囊实性占位,BI-RADS 3类。乳腺MRI:左乳外下象限团块,边界清楚,约6.8cm×6.0cm×5.5cm,FSPGR呈等信号,内见裂隙样低信号区(图1A);脂肪抑制T2WI上呈结节状、片状稍高信号,内见裂隙样高信号区(图1A);脂肪抑制T2WI上呈结节状、片状稍高信号,内见裂隙样高信号区(图1B);Vibrant动态增强呈卵圆形肿块样强化,边界清楚,内部强化不均匀,裂隙样低信号区无强化(图1C),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入型(Ⅰ型);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b值选择1000s/mm^2,ADC值为1.49×10^-3m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磁共振成像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特征在鉴别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黎三艳 张声 +1 位作者 陈林莺 王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探讨可鉴别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63例,其中纤维腺瘤36例,叶状肿瘤27例。比较两者的肿瘤边界、间质细胞密度、间质过度生长、间质细胞异型性、间质细胞分布、核分裂数、脂肪细胞、叶状... 目的探讨可鉴别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63例,其中纤维腺瘤36例,叶状肿瘤27例。比较两者的肿瘤边界、间质细胞密度、间质过度生长、间质细胞异型性、间质细胞分布、核分裂数、脂肪细胞、叶状结构、上皮增生、假血管瘤样增生等10项病理特征和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是否多发4项临床特征。结果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1项临床指标和10项形态学指标,包括年龄(37.5±2.2)、(27.2±1.8)岁、肿瘤边界不清(100%、2.8%)、间质分布不均(100%、5.6%)、间质细胞中重度异型性(48.1%、0%)、中重度间质细胞密度(55.6%、0%)、间质细胞过度生长(70.3%、5.6%)、核分裂数>2个/10HPF(48.1%、0%)、脂肪细胞(85.2%、22.2%)、假血管瘤样增生(77.8%、8.33%)、叶状结构(85.2%、45.7%)、中重度上皮增生(63.0%、19.4%)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肿瘤边界和间质分布情况是鉴别良性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最简单实用的指标,间质细胞密度、异型性、过度生长情况、核分裂数在鉴别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时有意义。年龄大,出现脂肪细胞,中重度上皮增生和出现假血管瘤样增生对诊断PT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上皮性肿 纤维腺 叶状肿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