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杏丽 侯军良 +2 位作者 王素平 陈翠英 冯志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与血浆中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关系。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85例肝病患者行肝脏活体组织穿刺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分为急性乙型肝炎(11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31例)、慢性乙... 目的探讨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与血浆中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关系。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85例肝病患者行肝脏活体组织穿刺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分为急性乙型肝炎(11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3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19例)、肝炎肝硬化(24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血浆D-二聚体、vWF的水平,并与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0.75±0.14)mg/L、(0.84±0.13)mg/L(、1.06±0.21)mg/L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0.45±0.1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二聚体水平与肝脏炎症、纤维化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分别为0.788、0.645,均P<0.01);各组vWF的含量(126.97±48.78)%(、113.46±25.81)%、(143.77±50.77)%与慢性肝炎轻度(83.56±26.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WF与肝脏炎症、纤维化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分别为0.502、0.333,均P<0.01);血浆vWF与血清PCⅢ、CⅣ、HA、LN有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474、0.614、0.483和0.515,均P<0.01)。结论D-二聚体为反映凝血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vWF有助于判定肝纤维化程度,血浆D-二聚体、vWF的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病理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D-二聚体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炎性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岳桂华 张志伟 +1 位作者 孟子誉 陈文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性因子、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压等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预防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雄性6周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只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组2组,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性因子、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压等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预防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雄性6周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只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组2组,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测定大鼠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MP-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变化,并以同龄Wistar Kyoto大鼠8只做空白对照比较。结果SHR血压呈进行性增高,血浆中hs-CRP、vWF升高,CMP-1无显著变化。黄连解毒汤可以控制幼龄SHR血压,降低SHR血浆hs-CRP、vWF含量。结论早期应用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SHR的炎性反应和保护血管内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高敏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彬 胡申江 孙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影响。方法 :正常组 2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 (n=2 1)和治疗组 (n=19) ,在常规抗凝、扩血管治疗基础上 ,...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影响。方法 :正常组 2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 (n=2 1)和治疗组 (n=19) ,在常规抗凝、扩血管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予苯那普利 (10 mg/ d× 3d)口服 ,治疗组服卡维地洛 (40 mg/ d× 3d) ,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 ELISA法测定 ET及 v WF值 ,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 ET(10 1.8± 2 8.9、110 .6± 4 3.5 ) ng/ L ,v WF(16 2 .6± 5 5 .6、172 .9± 37.8) %较正常组 ET(81.2± 34.0 ) ng/ L、v WF(142 .0±4 9.4 ) %明显增高 (P<0 .0 5 ) ,对照组用药后 ET(10 6 .3± 38.2 ) ng/ L和 v WF(15 5 .4± 5 4 .2 )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组在用药后 ET(89.2± 4 5 .5 ) ng/ L及 v WF(12 9.2± 4 8.8)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 ET和 v W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作用 内皮素血管肽类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坤 郭昆全 +1 位作者 叶林秀 阎劲松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探讨妊振糖尿病(GDM)孕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GDM、32例正常妊娠及22例非妊娠妇女血浆vWF浓度。结果与非妊娠对照组相比,正常妊娠组空腹血浆vWF浓度明显升高,GDM组血... 目的探讨妊振糖尿病(GDM)孕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GDM、32例正常妊娠及22例非妊娠妇女血浆vWF浓度。结果与非妊娠对照组相比,正常妊娠组空腹血浆vWF浓度明显升高,GDM组血浆vWF浓度又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及非妊娠对照组[(329.43±83.67)%vs(205.14±49.25)%vs(108.62±37.58)%],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GDM孕妇存在较正常孕妇更为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冰 吴蔚 +2 位作者 王晓萍 孙琳 宋平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方法检测111例冠心病(CHD)及25例非CHD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对所有人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将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方法检测111例冠心病(CHD)及25例非CHD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对所有人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将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根据冠状动脉损伤形态分为A型低危病变组、B型中危病变组和C型高危病变组;分析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的关系。结果CHD多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明显升高[(197.42±6.57)%比(135.24±21.56)%、(170.94±15.75)%,P〈0.01、P〈0.05];双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较单支病变组也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型病变组vwF高于A型、B型病变组[(195.25±33.71)%比(132.10±28.26)%、(161.13±37.41)%,19〈0.01],B型病变组高于A型病变组(P〈0.01)。结论血浆vwF水平能反映冠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王炜 罗克娴 +1 位作者 李根山 郭卓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汉东 李志华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1年2月~2004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儿科35例住院的HIE患儿血浆VWF、sICAM-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1年2月~2004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儿科35例住院的HIE患儿血浆VWF、sICAM-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HIE组的vWF和sI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vWF和sICAM-1值之间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血浆vWF、sICAM-1含量的变化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结构与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庄昱洲 姚海勤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49-53,共5页
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ebrandfactor,vWF)是一种血浆糖蛋白,血浆浓度为7~10mg/L。vWF在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形成及血液凝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WF缺陷或缺失引起血管性假血友病(vo... 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ebrandfactor,vWF)是一种血浆糖蛋白,血浆浓度为7~10mg/L。vWF在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形成及血液凝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WF缺陷或缺失引起血管性假血友病(vonwilebrand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凝血因子 分子生物学 血小板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琳琼 陈善昌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ET-1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期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缓解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4.973,P〈0.05),血清IL-6、IL-2及血浆vWF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肾炎组患儿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浆ET-1水平在急性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评分与vWF、TNF-α呈正相关(rho=0.73,rho=0.92,P均〈0.01)。结论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TNF-α、vWF有望作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ET-1 过敏性紫癜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NOS、sTM、hs-CRP、vWF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琦 牛文彦 +2 位作者 李晓亮 苏桂新 孙续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可溶性血栓调节...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 T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e NOS、s TM、hs-CRP、v 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ROC曲线得出当Hcy临界值为9.11μmol/L时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6%,e NOS临界值为437.30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s TM临界值为7.43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96%,hs-CRP临界值为3.38 mg/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81.9%、特异性为90%,v WF临界值为194.85 ng/m 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80%。结论血浆Hcy、e NOS、s TM、hs-CRP、v WF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C反应蛋白质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不同预后患者外周血APC、vWF、D-D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勇 卜瑞红 +6 位作者 解彦格 袁会玲 王雪敏 陈娟 靳杰 刘杰 杨洪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不同预后患者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TC患者119例,根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89例、死亡组30例;取两组入院24 h内外周血,酶...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不同预后患者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TC患者119例,根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89例、死亡组30例;取两组入院24 h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C,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浆vWF、D-D;收集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T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入院24 h血清APC为(3.15±1.22)ng/m L、血浆vWF为178.9%±36.3%、血浆D-D为(186.4±39.0)ng/m L;死亡组血清APC为(3.98±1.40)ng/m L、血浆vWF为228.4%±48.7%、血浆D-D为(214.9±32.8)ng/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APC(OR=1.492,95%CI 1.313~4.604,P=0.045)、vWF(OR=1.387,95%CI 1.195~3.851,P=0.035)、D-D(OR=1.525,95%CI 1.264~5.175,P=0.043)水平升高是AT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ATC不良预后患者外周血APC、vWF、D-D水平显著升高,检测三者水平有利于ATC患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活化蛋白C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ET-1、vW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燕 任常军 +3 位作者 蒋秀芳 程思思 徐瑞红 种讯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77例HPH新生儿按照肺动脉收缩压(PASP)大小分为轻度者34例(轻度组)、中度者25例(中度组)、重度者18例(重度者),另选40例同... 目的观察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77例HPH新生儿按照肺动脉收缩压(PASP)大小分为轻度者34例(轻度组)、中度者25例(中度组)、重度者18例(重度者),另选40例同期健康新生儿作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T-1、vWF,三尖瓣反流压差法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SAP),三尖瓣血流频谱计算右室Tei指数,心脏彩超检测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PH患儿血清ET-1和vWF水平升高(P均<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HPH患儿血清ET-1和vWF水平升高(P均<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HPH患儿血清ET-1和vWF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PH患儿PASP和右室Tei指数增加,RVEF减少(P均<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HPH患儿PASP和右室Tei指数增加,RVEF减少(P均<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HPH患儿PASP和右室Tei指数增加,RVEF减少(P均<0.05)。HPH患儿血清ET-1、vWF与PASP呈正相关性(r=0.831、0.782,P均<0.05),与右室Tei指数呈正相关性(r=0.729、0.758,P均<0.05),与RVEF呈负相关性(r=-0.685、-0.705,P均<0.05)。结论 HPH患儿血清ET-1、vWF水平升高,HPH患儿血清ET-1、vWF与PASP呈正相关性,与右室Tei指数呈正相关性,与RVEF呈负相关性;检测血清ET-1、vWF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1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肺动脉收缩压 TEI指数 右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瑶 汪翼 +2 位作者 李燕 孙书珍 王玉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4-6,共3页
目的为单纯性肥胖儿童内皮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及健康查体儿童(对照组)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指标,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活力(NOS)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假血友... 目的为单纯性肥胖儿童内皮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及健康查体儿童(对照组)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指标,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活力(NOS)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超声检测增加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幅度(FMD),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内皮细胞(CEC)。结果肥胖组皮褶厚度、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ET、vWF、CEC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NOS、FMD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同时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凝血功能障碍及内皮组织学损伤;上述相关指标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血浆血管假血友病因子 循环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晓春 葛庆峰 王蔓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患者76例(A组)、正常血压者80例(B组)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患者76例(A组)、正常血压者80例(B组)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A、C组VWF、MCP-1水平高于B组(P<0.05)。A、C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低于B组(P<0.05);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已经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ET-1、NO和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杜红阳 付海燕 +1 位作者 刘丹 孙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ic mellitus,DM)伴有或不伴有DR85例和健康对照组3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ET-1、vWF和NO,离子交换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记录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DR患者血浆ET-1、vWF水平(分别为3·04μg·L-1±1.27μg·L-1、136.18%±33.64%)显著高于无DR患者组(分别为1.48μg·L-1±1.16μg·L-1、66.68%±19.30%,P<0.01),但血浆NO水平(82.34μg·L-1±17·42μmol·L-1)低于无DR患者组(98·12μg·L-1±33.30μmol·L-1,P<0.05);血浆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r=0.431,0.382和0·450,P<0.05),与空腹血糖、HbA1C、vW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1,0.478和0.544,P<0.01);血浆NO与病程、vWF呈负相关(r=-0.431和-0.412,P<0.05);血浆vWF与ET-1、病程、FBG、HbA1C呈正相关(r=0.544,0.313,0.425和0·380,P<0.05),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血浆ET-1、NO、vWF水平的检测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对D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管性 假血友病因子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TM和vWF对早期识别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建民 田湘萍 +4 位作者 刘秀珍 董涛 张银华 赵存新 杨焕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P-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对早期识别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SAP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16例)的血管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P-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对早期识别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SAP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16例)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P-选择素、TM、vWF水平。结果:SAP患者P-选择素(99.8±21.7μg/L)、TM(66.70±12.27 ng/mL)、vWF(186%±38%)含量升高,与轻症(73.6±16.1μg/L、9.80±6.98 ng/mL、141%±30%)和正常对照组(14.5±4.5μg/L、4.28±0.92 ng/mL、106%±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检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P-选择素、TM、vWF含量可作为SAP早期识别、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P-选择素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淑英 赵洪林 +1 位作者 魏刚 冀秋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方法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组(EH+T2DM组)5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方法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组(EH+T2DM组)5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血浆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 I)、并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EH+T2DM组、EH组、对照组vWF、LVM、IIMT、24 h尿mALB均依次增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左室肥厚(LVH)、颈动脉斑块发生率:EH+T2DM组>EH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2DM加重了EH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曙光 唐海沁 《安徽医学》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对EH组 ( 4 0例 )及对照组( 2 0例 )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D -二聚体 (D -dimer)、抗凝血酶Ⅲ (AT -Ⅲ )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血小板 (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对EH组 ( 4 0例 )及对照组( 2 0例 )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D -二聚体 (D -dimer)、抗凝血酶Ⅲ (AT -Ⅲ )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血小板 (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并对EH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H患者的VWF、D -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AT -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VWF与D -dimer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r =0 .0 47,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可能是其易并发缺血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栓前状态 分子标志物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和vWF在马兜铃酸肾病肾组织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弢 孙东 冯江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344-346,384,共4页
目的:揭示微血管病变在马兜铃酸肾病(AA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探讨改善微循环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在AAN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予饮用水灌胃16周,AAN未治疗组及AAN治疗组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8周后,未治... 目的:揭示微血管病变在马兜铃酸肾病(AA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探讨改善微循环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在AAN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予饮用水灌胃16周,AAN未治疗组及AAN治疗组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8周后,未治疗组再予饮用水灌胃,治疗组予银杏叶提取物灌胃,均至16周。结果:用药第12、16周时,AAN未治疗组体重、血红蛋白下降,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增高,与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肾脏病理改变ANN未治疗组较治疗组损伤明显;ET-1、vWF的IOD值AAN未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小。经直线相关分析表明,AAN大鼠肾间质ET-1、vWF的IOD值之间、与血肌酐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AAN肾组织ET-1和vWF表达明显上调,微血管病变在AAN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对AA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通 马兜铃酸肾病 内皮素-1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E家兔血浆ET-1、vWF、GPⅡb/Ⅲa及GMP-140水平变化及与心肌受损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张泽明 陈宝元 +4 位作者 尹娟 葛常青 张敬国 王彦存 赵学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AMPE)家兔心肌受损情况及可能机理。方法模型组10只家兔静注血栓栓子制作AMPE模型;假手术组10只家兔造模过程中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家兔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成功后2、24 h采集三组静脉血,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AMPE)家兔心肌受损情况及可能机理。方法模型组10只家兔静注血栓栓子制作AMPE模型;假手术组10只家兔造模过程中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家兔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成功后2、24 h采集三组静脉血,分别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流式细胞仪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结果模型组2、24 h血浆CTnI、vWF、GPⅡb/Ⅲa、ET-1、GMP-140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 AMPE可致心肌受损,机制可能与血浆vWF、GPⅡb/Ⅲa、ET-1、GMP-140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大面积 心肌肌钙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GPⅡb/Ⅲa 血浆内皮素-1 GMP-1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