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437例治疗及遗传分析
1
作者 甘思仪 叶亦致 +1 位作者 廖红梅 吴丽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分析服用激素起始年龄、康复训练时间以及基因型对患者独立行走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3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6岁,主要就诊原因为肌无力。遗传学检测依次发现的类型为DMD基因缺失(289例,61.1%)、点突变(148例,31.3%)、基因重复(36例,7.6%),其中点突变以无义突变(72例,64.3%)最常见。在3~5岁服用激素的患者[P<0.1,HR=0.47,中位数年龄13(13-NA)]丧失行走年龄显著比未用激素的患者晚。外显子43(Exon43)缺失突变[P<0.1,HR=3.04,中位数年龄10(10-NA)]的患者失去行走能力年龄显著早于“其他基因型”缺失。康复训练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丧失行走能力时间显著晚于未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结论患者在3~5岁服用激素效果最佳;进行1年以上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独立行走时间;Exon43缺失突变的DMD患者具有较早的LoA,这将对临床试验设计方面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失去行走能力 萎缩蛋白基因 基因型 糖皮质激素治疗 康复训练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基因c.2622+2T>C导致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分析
2
作者 张李钰 车凤玉 +3 位作者 王国霞 李本昌 莫丽党芝 杨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1,共9页
目的:对一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探究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的临床数据和家族史,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目标基因拷贝数变异是否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先证者致病... 目的:对一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探究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的临床数据和家族史,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目标基因拷贝数变异是否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先证者致病基因、Sanger测序验证可疑位点。针对发现的剪切位点突变构建mini-gene表达载体,采用mRNA体外剪接mini-gene实验验证变异对mRNA剪切的影响。结果:该家系先证者男,双下肢无明显受累,外周血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700-1600U/L),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MLPA检测未发现受检者DMD基因存在外显子拷贝数变异。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DMD基因(NM_004006.2)c.2622+2T>C母源剪切变异。体外mini-gene实验发现该变异影响剪切且产生多种新转录本。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推测受检者为DMD基因剪切变异导致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结论:本研究明确了DMD基因剪切变异为一例DMD患儿致病原因,进一步丰富了中国DMD突变谱,证实了DMD基因c.2622+2T>C变异可产生多种转录本导致不同的功能受损,对患者临床表现与基于时空表达相关联,有一定的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蛋白基因 剪切变异 Mini-gene技术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模型鼠膈肌dystrophin表达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雅妮 张成 +7 位作者 于美娟 王淑辉 李美山 黄慧 熊符 冯善伟 柳太云 卢锡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模型鼠-mdx鼠膈肌的治疗效果。方法取雄性SD大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植入放疗处理后的8周龄雌性mdx鼠(n=18)。于移植后4、8、12周各取6只mdx鼠的膈肌行 HE染色、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模型鼠-mdx鼠膈肌的治疗效果。方法取雄性SD大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植入放疗处理后的8周龄雌性mdx鼠(n=18)。于移植后4、8、12周各取6只mdx鼠的膈肌行 HE染色、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免疫荧光检测以及dystrophin mRNA的RT-PCR分析,同时用正常C57鼠及放疗而未移植的mdx鼠作为对照,另进行PCR反应检测实验鼠膈肌内Sry(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基因。结果移植后mdx 鼠膈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较放疗而未移植mdx鼠有所减少;移植后核中心移位纤维比例[移植后4、8、12周分别为 (15.58±0.91)%、(12.50±1.87)%、(10.17%±1.17)%]较未移植mdx鼠(19.5±1.87)%显著减少。移植后dystrophin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比例[移植后4、8、12周分别为(1.00±0.32)%、(6.00±1.05)%、(11.92±1.11%)]较未移植mdx鼠(O.17±0.41)%显著增加。RT-PCR结果显示C57鼠膈肌的dystrophin mRNA相对含量(0.63±0.04)最高;而未移植mdx鼠的膈肌中未检测到dystrophin mRNA;移植后的mdx鼠膈肌中mRNA的表达水平(移植后4、8、12周分别为0.19±0.05、0.26±0.06、0.36± 0.04)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移植后各时间点mdx鼠膈肌Sry基因均为阳性。结论骨髓干细胞系统移植mdx鼠可以恢复部分膈肌的dystrophin表达,改善膈肌的病理,骨髓干细胞移植有希望成为全身治疗DM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MDX鼠 骨髓移植 萎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彩芝 张聪 +1 位作者 李爱国 莫丽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87-3290,共4页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儿进行血清酶学(ALT、AST、LDH、CK、CK-MB、MB、HBDH)与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的血清酶学结果...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儿进行血清酶学(ALT、AST、LDH、CK、CK-MB、MB、HBDH)与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的血清酶学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均P <0.001),学龄前患儿的CK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学龄期患儿(均P <0.01);118例患儿中DMD基因检测阳性结果 91例,阴性结果患儿中8例接受基因测序检查,其中6例检出突变;CK、CK-MB及两者联合应用时预测患儿基因诊断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和0.79。结论血清酶学检测对DMD/BMD筛查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可行、依从性好的优点,CK和CK-MB可作为基因诊断预测的指标;而基因检测可明确致病基因,为遗传咨询与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血清酶学 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妹同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雅妮 张成 +10 位作者 冯慧宇 孙筱放 卢锡林 李少英 张慧敏 李美山 于美娟 王淑辉 黄慧 李中 申本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7,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同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兄妹的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血清酶、肌电图、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肌肉病理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肉组织抗肌萎缩蛋白、utrophin的表达,用多重连接... 目的探讨同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兄妹的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血清酶、肌电图、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肌肉病理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肉组织抗肌萎缩蛋白、utrophin的表达,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对抗肌萎缩蛋白基因1~79号外显子进行缺失和/或重复突变检测,利用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CA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对该家系进行STR-PCR连锁分析。结果兄妹二人符合DMD诊断,具有典型的DMD临床表现,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值,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HE染色符合DMD,男患者的抗肌萎缩蛋白表达阴性,女患者的少量肌纤维仍可见不连续膜阳性,两患者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1~79号外显子未见缺失和重复突变,女患者与男患者携带相同的母源性X染色体。结论携带DMD致病基因的女性携带者可以具有临床以及实验室的典型表现,应加强对携带者的全面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女性 家系 萎缩蛋白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观察路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欣 林宁 +4 位作者 马冬 赵莹 李琳 王亚华 赵微微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5期1216-1218,共3页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又称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8muscular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以进行性四肢近端骨骼肌萎缩无力、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为特征,同时累及心肌和呼吸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又称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8muscular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以进行性四肢近端骨骼肌萎缩无力、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为特征,同时累及心肌和呼吸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学者们对干细胞治疗DMD做了许多基础和l临床研究,为DMD患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治疗路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移植治疗 临床护理观察 造血干细胞 路径 应用 遗传性 X连锁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咏梅 封志纯 方振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BMD)是一种等位基因X-连锁隐性遗传病,本文综述了D/BMD基因的定位、结构、突变 和致病机理,并重点阐述了目前对D/BMD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几种基因诊断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D/BMD 分子生物学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口腔典型表现(附1例报告)
8
作者 王浈 刘宏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大型进行性营养不良 口腔 X连锁隐性遗传病 萎缩蛋白 骨骼萎缩 颌面部形态 基因突变 X染色体 3~6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产前基因诊断(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黎青 李少英 +4 位作者 胡冬贵 孙筱放 陈敦金 张成 蒋玮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Objective: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is an X-linked lethal recessive disease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dystrophy gene. There is no efficient treatment for this serious and disabling disease. We... Objective: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is an X-linked lethal recessive disease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dystrophy gene. There is no efficient treatment for this serious and disabling disease. We established a combination method to detect carriers and perform prenatal diagnosis. Methods: In our study, from 1994 to 2005, using a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5 methods, including SRY gene amplification, multiplex PCR, multiplex Fluorescence PC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and linkage analysis of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 36 prenatal diagnosis were performed for pregnancies at risk of having a DMD/BMD baby through amniocentesis. Results: Fourteen out of 21 male fetuses were found to be affected and respective pregnancies were terminated. A combined diagnostic rate of 83% was achieved for 30 cases with deletions, duplications, and non-deletion mutations after tested by more than one method. Conclusion: Using a combined method, we can diagnoses patients and carriers in DMD families, and perform prenatal diagnosis for the risk fetus. MLPA provides a simple, rapid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deletions and duplications of all the 79 DMD exons. MLPA method for DMD diagnosis is the first report in our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杜氏 产前诊断 基因 核酸扩增技术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脐血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宁 杨晓凤 吕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87-689,共3页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脐血干细胞移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表现分析
11
作者 苏林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96-197,共2页
目的 观察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8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132例肌张力障碍患者以及80例健康个体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张力... 目的 观察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8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132例肌张力障碍患者以及80例健康个体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张力障碍患者以及健康个体肌电活动变化情况。结果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检出准确性、敏感度分别为98.6%、97.3%,肌张力障碍患者肌电图检出准确性、敏感度分别为98.5%、96.9%,肌张力障碍患者静息状态可出现不规则群化电位、活动后运动单位持续存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静息状态偶见小电位、或大量纤颤电位,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肌电图可有效提高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检出率,其肌电图呈典型肌源性损伤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张力障碍 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中国汉族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莎 赵冬莹 +3 位作者 谢利娟 常国营 刘晓青 朱天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2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2个中国汉族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的基因变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个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中先证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先证者及其亲属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 目的·通过分析2个中国汉族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的基因变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个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中先证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先证者及其亲属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结果。结果·3个携带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 gene,DMD基因)变异的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证者均有血清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家系1中异卵双生的兄弟2人均为DMD基因8~9号外显子缺失,其母该位点未见异常。家系2中异卵双生之弟为DMD基因48~51号外显子重复,其母为该位点的杂合变异。结论·(1)异卵双胎存在相同DMD基因突变的家系,若其母亲外周血基因检测正常,则提示其母亲可能为该突变的生殖腺嵌合体,再次生育时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来降低后代患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风险。(2) DMD基因48~51号外显子重复为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进行性营养不良 萎缩蛋白基因 基因突变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异卵双生 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失热区50号和51号内含子的克隆和测序
13
作者 张成 柴建华 +1 位作者 刘焯霖 梁秀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9-159,共1页
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基因,长约2300kb,含有75个外显子,编码14kb mRNAE。该基因的异常导致其蛋白产物抗肌萎缩蛋白异常,从而在临床上出现病情严重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和病情缓和的Becker肌营... 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基因,长约2300kb,含有75个外显子,编码14kb mRNAE。该基因的异常导致其蛋白产物抗肌萎缩蛋白异常,从而在临床上出现病情严重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和病情缓和的Becker肌营养不良症(BMD)。60%以上的DMD/BMD是由于该基因部分外显子缺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蛋白 基因缺失 外显子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严重 病情 测序 内含子 克隆 DMD/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胎进行性肌无力4年,拟再生育
14
作者 刘洪倩 刘珊玲 +1 位作者 张迅 王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6,共2页
1病历摘要咨询者,女,28岁,因头胎进行性肌无力4年,拟再生育于2013年8月12日至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咨询者育有一子,7岁,孕期无异常,足月顺产,3岁出现行走困难,以爬楼梯、坐卧起立时明显,且进行性加重。1年前于外院检查见血C... 1病历摘要咨询者,女,28岁,因头胎进行性肌无力4年,拟再生育于2013年8月12日至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咨询者育有一子,7岁,孕期无异常,足月顺产,3岁出现行走困难,以爬楼梯、坐卧起立时明显,且进行性加重。1年前于外院检查见血CK升高,肌电图提示肌病改变,临床诊断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现拟再生育,到我院咨询优生及产前诊断事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无力 再生育 头胎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加重 咨询者 门诊就诊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VP22介导的microdystrophin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蛋白转导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符 张成 +5 位作者 郑卉 肖少波 潘永飞 许勇峰 刘正山 李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505,F0003,共9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VP22与人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探讨VP22对microdystrophin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蛋白转导特性。方法设计引物,从质粒pSIN-rep5-VP22中扩增VP22全长基因,然后将... 目的构建含有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VP22与人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探讨VP22对microdystrophin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蛋白转导特性。方法设计引物,从质粒pSIN-rep5-VP22中扩增VP22全长基因,然后将VP22基因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再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重组质粒pCMV-VP22,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去磷酸化后回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293细胞病变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将含VP22-microdystrophin及microdystrophin的病毒上清分别转染成肌细胞C2C12,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crodys-troph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P22显著提高了microdystrophin蛋白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结论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VP22介导microdystrophin在成肌细胞C2C12间的转导,为利用此病毒进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疾病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22 microdystrophin 腺病毒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遗传疾病中HLA配合的几率分析
16
作者 肖露露 陈维 +4 位作者 张成 刘焯霖 叶欣 张伟东 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45-848,共4页
为了探讨干细胞移植 (StemCellTransplantation)对神经系统中预后不良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之一DM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的临床可行性 ,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技术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eversesequencespecificolig... 为了探讨干细胞移植 (StemCellTransplantation)对神经系统中预后不良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之一DM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的临床可行性 ,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技术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everse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 ,PCR RSSO)对 3 0例DMD患者进行HLA ABDR基因分型 ,并与广东省脐血干细胞库 668份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库 3 4 910份分别进行HLA ABDR基因频率比较和无关供者干细胞的配合性分析。结果表明 :DMD疾病组的HLA基因呈正态遗传 ,DMD患者HLA基因表达与广东健康人群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 ;DMD患者中 1/ 4寻找到合适用于移植的干细胞 ,其中在广东脐血库寻找到≥ 5个HLA ABDR基因配合的几率为 5 0 % ,在中国造血干细胞库寻找到 6个HLA ABDR基因配合的几率为 2 6%。结论 :对DMD患者进行非亲缘异基因脐带血 /外周血移植治疗具有HLA配合供者高选择几率的可行性基础 ;干细胞移植不仅将使致死性神经肌肉疾病患者获得临床症状改善 ,并且为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受益于干细胞移植治疗打造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脐血 异基因骨髓移植 HL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免疫缺陷型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基因型鉴定
17
作者 丁慧 龚勋 +1 位作者 陈学进 李碧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目的建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免疫缺陷型小鼠(scid/mdx双基因缺陷型,scid-/-/mdx-/-),以及其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和scid基因的PCR鉴定方法。方法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交-互交方法,将非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雄... 目的建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免疫缺陷型小鼠(scid/mdx双基因缺陷型,scid-/-/mdx-/-),以及其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和scid基因的PCR鉴定方法。方法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交-互交方法,将非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雄鼠(scid-/-)和mdx雌鼠(mdx-/-)进行交配,提取杂合子F2代小鼠的基因组DNA,对dystrophin以及scid基因进行片段扩增,电泳后观察结果。结果46只杂合子F2代小鼠中共鉴定出13只dystrophin和scid双基因缺陷型的纯合小鼠,将人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入小鼠,能整合分化成骨骼肌细胞。结论实验成功的得到了DMD免疫缺陷型小鼠,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PCR鉴定方法,为DMD的实验研究中的异种间移植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mdx小鼠 基因鉴定 动物模型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辩证思考
18
作者 吴卫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4-65,共2页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辩证思考吴卫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主要是指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代表的B型超声波仪器鉴定法,早孕绒毛活检法、羊水细胞中性染色质或染色体检查法等胎儿性别鉴定的方法。其临床实际价值在于:对有X连锁隐性遗传病如血友...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辩证思考吴卫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主要是指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代表的B型超声波仪器鉴定法,早孕绒毛活检法、羊水细胞中性染色质或染色体检查法等胎儿性别鉴定的方法。其临床实际价值在于:对有X连锁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红绿色盲、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技术 胎儿性别鉴定 人口出生性别比 科学技术 出生婴儿性别比 引流产 产前诊断 对策建议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辩证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