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汉的假田制与假税制
1
作者 朱绍侯 《中州学刊》 1979年第0期128-133,共6页
一般研究两汉土地制度者都注意“名田制”,即“以名占田”的土地私有制。因为土地私有制在两汉时代是汪洋大海,是具有普遍性的土地制度。不过,“假田制”也不是孤岛。特别是从假田制与假税制的推行,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的... 一般研究两汉土地制度者都注意“名田制”,即“以名占田”的土地私有制。因为土地私有制在两汉时代是汪洋大海,是具有普遍性的土地制度。不过,“假田制”也不是孤岛。特别是从假田制与假税制的推行,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的角度看,假田制对当时和以后的历史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假田制与假税制作一番探讨。 所谓“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租给无地农民耕种,在史书上称为“假民公田”。政府向租种假田的农民征收地租,即称为“假税”。这是在两汉土地私有制及土地兼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政府为了安置贫民,使其能回到农业生产上来,以增加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税 《汉书》 民公田 屯田制 田租 郡国 名田制 边疆地区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假田”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康德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4,共7页
“假田”起源于战国中后期,至迟于秦始皇时代已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假田”所有权仍是国有的,其“假税”全部是地租型的,不存在所谓地税型“假税”。“假田”的土地国有性质及其对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的积极历史作用显... “假田”起源于战国中后期,至迟于秦始皇时代已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假田”所有权仍是国有的,其“假税”全部是地租型的,不存在所谓地税型“假税”。“假田”的土地国有性质及其对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的积极历史作用显而易见。“假田”长期被私人占有,引发了国有土地私有化趋向和地主阶级加剧兼并土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租 假税 土地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代“假民公田”与“赋民公田”的几个问题——与高敏先生商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静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6-81,共6页
读了高敏先生《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后,很受启发,然而觉得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诸如:低税率“假民公田”性质如何?起于何时?它与“赋民公田”关系如何?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读了高敏先生《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后,很受启发,然而觉得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诸如:低税率“假民公田”性质如何?起于何时?它与“赋民公田”关系如何?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不妥之处,望高先生及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公田 汉书 救济 广陵 宣帝 高敏 假税 代田法 县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田劫假”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苏生 《人文杂志》 1981年第2期89-92,共4页
如何解释“分田劫假”,这是涉及到正确分析汉代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 “分田劫假”,出自王莽说的一段话,有载于《汉书·食货志》和《汉书·王莽传》,原文是这样的 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 一,常有更赋,罢(疲)癃咸出,
关键词 分田劫 豪民 王莽 实什 汉书 封建国家 假税 富人 自耕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