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AVP神经元联系的研究Ⅱ.假狂犬病毒顺行追踪与免疫荧光双重标记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军 欧可群 +4 位作者 吴良芳 陈文玉 操高原 王蕾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校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无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假狂犬病毒注入大鼠眼球内通过顺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到:(1)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被病毒感染的时间始于病毒注入后56h,并随存活时间... 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校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无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假狂犬病毒注入大鼠眼球内通过顺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到:(1)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被病毒感染的时间始于病毒注入后56h,并随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呈绿色荧光的病毒感染神经元见于双侧视交叉上核,注射对侧优于同侧,主要位于视交叉上核的腹外侧部和嘴侧份,个别散在于二者之外;(3)视交叉上核内个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可同时呈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的红色荧光,此类双标神经元系病毒由视网膜节细胞顺行运输并跨突触传给视交叉上核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所致。表明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直接的突触性联系。这一结果为视交叉上核节律机制和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的机能调控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免疫荧光 视交叉上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节细胞投射到视交叉上核AVP神经元的研究——假狂犬病毒跨神经元追踪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双重标记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 欧可群 +2 位作者 吴良芳 陈文玉 操高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用9 只成年SD 大鼠向单侧眼球玻璃体内注入假狂犬病毒3~4 μl,存活72 h 或96 h 后灌注、取材、Epon 812 包埋,行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结果:(1)两个时间组视交叉上核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被胶体金标记;... 用9 只成年SD 大鼠向单侧眼球玻璃体内注入假狂犬病毒3~4 μl,存活72 h 或96 h 后灌注、取材、Epon 812 包埋,行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结果:(1)两个时间组视交叉上核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被胶体金标记;(2)假狂犬病毒感染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以含病毒颗粒为特征;(3)视交叉上核内少量神经元既含病毒颗粒又被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胶体金标记。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内的少数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之间有直接的突触联系,提示此类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可能直接接受来自视网膜的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免疫电镜 AVP神经元 视交叉上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狂犬病毒示踪大鼠脑瘫状态下腰段和颈段脊髓神经元间联系的研究
3
作者 张敬东 俞兴 +2 位作者 徐林 张新 袁绍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5-706,F0005,共3页
目的:应用假狂犬病毒(PRV)示踪腰段和颈段脊髓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法:雄性脑瘫模型SD大鼠30只,左侧坐骨神经注射PRV,4天后灌注取材,之后行PRV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腰段脊髓左侧灰质前角中可见PRV感染细胞,而颈段脊髓中未见到PRV感染细... 目的:应用假狂犬病毒(PRV)示踪腰段和颈段脊髓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法:雄性脑瘫模型SD大鼠30只,左侧坐骨神经注射PRV,4天后灌注取材,之后行PRV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腰段脊髓左侧灰质前角中可见PRV感染细胞,而颈段脊髓中未见到PRV感染细胞。结论:腰段脊髓和颈段脊髓神经元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纤维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假狂犬病毒 脊髓 神经元 跨神经元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狂犬病毒跨突触示踪胸髓损伤后膀胱神经支配通路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俞兴 徐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利用假狂犬病毒(PRV)跨突触示踪技术,研究胸髓横断所致的急、慢性脊髓损伤(SCI)对膀胱脊髓神经支配通路的影响。方法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on-SCI、SCIa、SCIb和SCIc组。SCIa、SCIb和SCIc组大鼠完全横断脊髓,饲养不同时间后,膀胱... 目的利用假狂犬病毒(PRV)跨突触示踪技术,研究胸髓横断所致的急、慢性脊髓损伤(SCI)对膀胱脊髓神经支配通路的影响。方法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on-SCI、SCIa、SCIb和SCIc组。SCIa、SCIb和SCIc组大鼠完全横断脊髓,饲养不同时间后,膀胱壁内注射PRV;non-SCI组正常大鼠膀胱壁内注射PRV,一定时间点后心脏灌注固定取材。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切片中PRV阳性神经元。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各组PRV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结果SCIb和SCIc膀胱重量显著增加(P<0.001);Non-SCI和SCI大鼠PRV示踪的时限性和分布相似;SCI大鼠病毒标记的DRG细胞面积显著增加(P<0.001)。慢性SCI大鼠在注射PRV后第3天L6和S1节段后角标记细胞数显著增加,注射后第4天L6和S1节段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数也显著增加。结论急性和慢性脊髓损伤不影响大鼠膀胱的PRV示踪特性。慢性SCI大鼠膀胱排尿反射通路出现显著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 排尿反射通路 假狂犬病毒 跨突触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减毒型亲神经性跨神经元传递的假狂犬病毒追踪神经通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7-326,共10页
用减毒型亲神经性跨神经元传递的假狂犬病毒追踪神经通路杨明(YangMing)LWEnguistJPCardRRMiselis(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动物生物学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美国匹茨伯格大学神经科学系... 用减毒型亲神经性跨神经元传递的假狂犬病毒追踪神经通路杨明(YangMing)LWEnguistJPCardRRMiselis(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动物生物学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美国匹茨伯格大学神经科学系)假狂犬病病毒(Pseudor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神经通路 假狂犬病毒 神经元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室旁核的联系──病毒跨神经元顺行追踪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玉 王蕾 +3 位作者 欧可群 操高原 张军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h组仅在视交叉上核内有极少数的细胞被病毒感染;72h组机交叉上核内被病毒标记的细胞增多,定劳核内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背内侧帽区;96h组在室旁核内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增加,除背内侧帽区外,其它亚孩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各实验组的亚室旁带未见有被病毒标记的神经元.以上表明视交叉上核的传出纤维直接投射到室旁核,两核团神经无间可能存在有直接的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假狂犬病毒 跨神经元追踪 室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泪腺分泌泪液的神经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娇娇 高卫萍 +1 位作者 董榕 周荣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泪腺分泌泪液的神经通路。方法在新西兰兔泪腺分四点注射微量假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10μL,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兔存活30 h、38 h、46 h后荧光标记神经元在脑中的分布。结果 PRV注射到泪腺3...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泪腺分泌泪液的神经通路。方法在新西兰兔泪腺分四点注射微量假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10μL,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兔存活30 h、38 h、46 h后荧光标记神经元在脑中的分布。结果 PRV注射到泪腺30 h后,仅在脑桥上泌涎核出现阳性标记神经元;存活38 h后,PRV跨突触感染的第二级神经元可见上橄榄核群的上橄榄外侧核和上橄榄内侧核;存活46 h后,在脑桥斜方体核也出现阳性细胞,且上橄榄外侧核和上橄榄内侧核的阳性细胞更为密集,下丘脑的室旁核也出现阳性细胞。结论中枢神经系统与新西兰兔泪腺分泌泪液可能存在以下通路联系:下丘脑室旁核→脑桥上橄榄核群→脑桥上泌涎核→泪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泪腺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咽肌前运动神经元内的生长抑素样神经元分布──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调控咽肌运动的前运动神经元位于孤束核及其周围的网状结构中。但支配咽肌的前运动神经元的化学性质还不清楚。本文用假狂犬病毒(PRV)和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咽肌前运动神经元中生长抑素(SOM)样神经元的分布。发现... 调控咽肌运动的前运动神经元位于孤束核及其周围的网状结构中。但支配咽肌的前运动神经元的化学性质还不清楚。本文用假狂犬病毒(PRV)和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咽肌前运动神经元中生长抑素(SOM)样神经元的分布。发现咽肌中注射PRV后,PRV和SOM双标记神经元位于疑核的半致密部和孤束核的中介亚核、中间亚核及吻内侧亚核。疑核和孤束核中这些支配咽肌的SOM阳性神经元的机能意义尚不清楚,可能和调节咽肌的多种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核 孤束核 生长抑素 假狂犬病毒 咽肌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及脑干内膀胱支配中枢的跨突触示踪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盛珺 肖燎原 +2 位作者 张月雷 林浩东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目的跨突触示踪正常大鼠脊髓和脑干内膀胱支配相关中枢,为进一步阐明膀胱功能重建术后中枢重塑奠定研究基础。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5只,膀胱壁内分三个点共注射GFP-PRV 4.5μ(l1×108PFU/ml)。注射后不同时间(72、84、96、108、12... 目的跨突触示踪正常大鼠脊髓和脑干内膀胱支配相关中枢,为进一步阐明膀胱功能重建术后中枢重塑奠定研究基础。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5只,膀胱壁内分三个点共注射GFP-PRV 4.5μ(l1×108PFU/ml)。注射后不同时间(72、84、96、108、120 h)分别取大脑、脊髓及背根神经节,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结果。结果病毒注射后72~120 h,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L6~S1、L1~L2脊神经背根神经节;L6~S1、L1~L2脊髓节段骶副交感核、中间外侧核及后连合核;脑干的巴氏核、中缝巨细胞核、巨细胞网状核、锥旁网状结构、去甲肾上腺素能细胞群A5及A7、蓝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红核腹侧区域。结论本实验中标记的相关核团与膀胱存在解剖上的神经联系,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膀胱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膀胱 排尿反射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ro在法庭上获胜
10
作者 王璋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23-24,共2页
一年前开始的有关假狂犬病毒疫苗的专利之战已达高潮.去年3月,Upjohn Corp.(kalamazoo,MI)指控 Syntro Corp.(S.Diego,CA)通过其所属子公司 Syntro Vet 销售PRV/Marker 是专利侵权行为.此事发生于 Upjohn 获得一种 rDNA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专利侵权行为 Marker Syntro 专利无效 反托拉斯法 不公平竞争 专利商标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
11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牛东滨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用PRV和DβH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研究了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孤束核中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观察到延髓和脑桥中A1、A2、A5、A6及A7等部位有PRV和DβH标记细胞。直接证明了脑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孤束核中调控咽肌运动的前... 用PRV和DβH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研究了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孤束核中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观察到延髓和脑桥中A1、A2、A5、A6及A7等部位有PRV和DβH标记细胞。直接证明了脑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孤束核中调控咽肌运动的前运动神经元之间有纤维联系,推测可能和调控咽肌的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前运动神经元 假狂犬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