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晶晶 郭奕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7-542,共6页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和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均为骨发育不良性疾病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们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都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二者均由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和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均为骨发育不良性疾病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们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都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二者均由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突变所致。COMP是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ospondin,TSP)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在骨骼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就COMP的结构与功能、COMP基因的突变类型、检测方法及其与两病的相关性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海斌 唐文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提高对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分析9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文献,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描述。结果:X线表现9例椎体均似"横置的花瓶状",四肢管状骨均可见对称性粗短变... 目的:提高对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分析9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文献,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描述。结果:X线表现9例椎体均似"横置的花瓶状",四肢管状骨均可见对称性粗短变形,干骺端增宽,侧缘刺状突出,骨骺细小呈碎裂样,且被干骺端包埋;8例骨盆发育均偏小,坐骨大切迹稍窄,髋臼顶扁平,边缘不规则;8例肋骨前后端呈"括弧征"。结论: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一般于2~4岁发病,头颅正常、短肢型侏儒,骨骺小、不规则或呈碎裂状、干骺增宽及结构不规则,这些均是该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应与软骨发育不全等其他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侏儒 骨骼畸形 X线特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2例
3
作者 施惠平 罗会元 +1 位作者 林社章 解毓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74-76,共3页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tic dysplasia)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脊柱骨骺发育不全(Spondyloepihyseal dysplasia)的一型。病变累及脊柱、骨骺及干骺端。脊柱病变较轻,不影响椎体高度。随患者年令增长脊柱病变逐渐...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tic dysplasia)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脊柱骨骺发育不全(Spondyloepihyseal dysplasia)的一型。病变累及脊柱、骨骺及干骺端。脊柱病变较轻,不影响椎体高度。随患者年令增长脊柱病变逐渐减轻至成人脊柱接近正常,故呈短肢侏儒。此病易与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混淆,现将两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例一女,3岁半,蒙族,1983年5月20日因身材矮小,下肢弯曲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骺发育不全 Pseudoachondroplastic dysplasia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