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秦官印及其艺术特色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任隆
-
出处
《文博》
1996年第6期84-99,共16页
-
文摘
对历代官印艺术的系统研究,是我多年之夙愿。近年来,曾撰写有《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长安历代官印考略》等印论文章,并对临潼发现的金代官印《都提控温宇印》进行了考释,期间,曾翻阅了大量的玺印资料,对古代印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秦官印爱不释手。这一方面是“秦人、秦风、秦韵”的耳濡目染;二是自己对博大精深的秦文化的长期迷恋,尽管前辈学者如王献唐,陈直。
-
关键词
官印
治粟内史
将作少府
秦文化
“大水”
汉书
秦始皇陵园
曲阳县
艺术风格
军假司马
-
分类号
K875.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凤翔博物馆藏印识考
- 2
-
-
作者
赵丛苍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6期30-33,共4页
-
文摘
凤翔县博物馆收藏有汉代至三国时期的私、官印共十一方,现予以报导,并就其中有关印章略作考证。一、私印七方井相私印铜质。正方形,桥形钮。通高1.3、边宽1.5×1.5、厚0.6厘米。印面阴刻篆文“井相私印”四字。有边栏(图1)。李邦私印馆藏品。铜质。正方形,桥形钮。通高1.6、边宽1.8×1.8、厚0.8厘米。印面阴刻篆文“李邦私印”四字(图二)。
-
关键词
假司马
三国时期
五威
阴刻
私印
边宽
印面
部司马
百石
桥形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于几方汉印的考释》一文的商榷
- 3
-
-
作者
宋治民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3期32-34,共3页
-
文摘
《关于几方汉印的考释》(以下简称《考释》),载《文博》杂志1984年创刊号。文中对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方铜印作了介绍,结合印文对汉代一部分官职及其设置沿革作了考证。在考证中有一些还有补充和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对其中的部分考证提出几点浅陋之见。既为汉印,故只论及汉代官职。一、“都尉之印章”《考释》认为此印属西汉时,这一点是正确的。此印印文为五字,且印章二字并用,更有时代特点。按《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颜师古注:“张晏曰:汉据土德,上数五,故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
-
关键词
印文
几方
汉印
守相
假司马
陕西省博物馆
武帝纪
正历
二字
一茎六穗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咸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几枚官印
- 4
-
-
作者
张旭
景明臣
-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1期84-86,共3页
-
文摘
在秦的故都和汉、唐京畿之地的咸阳,经常出土和发现历代印章,这些印章多收藏于咸阳博物馆。现将馆藏部分官印作一介绍和初步研究,其中不妥之处,敬希专家指正。“伏波将军章”“伏波将军章”一枚(拓片一,1),红铜质,龟纽方形,高7厘米,印面2·2厘米见方,
-
关键词
伏波将军
咸阳市博物馆
龟纽
咸阳博物馆
印面
车骑将军
假司马
印文
百官公卿
元狩
-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河北围场馆藏的两颗铜印
- 5
-
-
作者
石屹峰
-
机构
围场县博物馆
-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2期78-78,共1页
-
文摘
一、“别部司马”印(图一),铜质,正方形。边长2.4、厚0.9厘米。有孔桥形钮,钮高1厘米。1978年围场县北道乡出土。《后汉书·百官志》中记载:“
-
关键词
部司马
百官志
桥形
军司马
行军万户所印
九叠篆
北道
假司马
坎乡
天字号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于几方汉印的考释
- 6
-
-
作者
郑洪春
宋银秀
-
出处
《文博》
1984年第1期30-32,共3页
-
文摘
按印,《说文解字》印字注曰:执政所持信也。《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汉旧仪》云: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铜印,文日印。自战国以来,随着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封建统治阶级在国家机器范围内。
-
关键词
百石
汉印
百官公卿
假司马
几方
封建统治阶级
汉旧仪
后将军
西汉初期
比二千石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平安县发现一枚汉代铜印
- 7
-
-
作者
许显成
-
出处
《文博》
1994年第3期56-56,共1页
-
文摘
一九九一年十月九日,青海省平安县文物管理所在平安镇东村进行文物调查时,于该村村民孙明禄家征集到一枚铜印。据本人回忆,铜印于七十年代末在东村砖瓦厂内出土,此处原为一处汉代墓葬群,曾出土汉代陶器、铜器等文物,县文物管理所从部分群众中征集到陶灶、陶甑、陶罐、陶盒、铜印等文物10多件。
-
关键词
平安县
文物调查
汉代墓葬
七十年代末
军假司马
平安地区
西汉王朝
珍贵史料
管理所
南北朝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