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假冒商标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泗汉
-
机构
国家法官学院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36,共6页
-
文摘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侵权行为包含三个要素:即在"同一种商品"上、"相同的商标"和对商标的使用。正确理解和界定这三个要素,是定罪的前提和关健。只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人意识到其销售的可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就有认知的一面,尽管还不是确知,也应认定为"明知"。"两高"的司法解释确立的入罪"门槛"是适宜的,所确定的数额较大与巨大的比例也较为合理,既明确了侵权与犯罪的界限,又注意了定性与定量的协调统一。应当将既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又销售伪劣商品的这种情况视为法条竞合犯罪形态,按照重法优于轻法原则,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
关键词
假冒商标犯罪
侵权行为
主观责任
罪量要素
犯罪形态
-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略论刑法对商标权的保护
- 2
-
-
作者
莫凌侠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2-84,共3页
-
文摘
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独占使用权,是搞活经济、保护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然要努力创名牌产品,树商标信誉。因此保护商标权,就是保护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促使企业重视和爱护商标信誉,提高产品质量。促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对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制度,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制裁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我国同样也采取了民事法律手段、行政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对商标权予以保护。通常民事法律保护是商标权被侵犯时的主要保护手段,但由于民事保护仅是以补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假冒商标犯罪日益猖獗的情况下,它显得苍白无力。在现实面前,刑法已成为保护商标权的最后手段和最有力的手段。
-
关键词
注册商标标识
商标权的保护
假冒商标罪
假冒商标犯罪
刑法
保护商标
商标法
专用权
个体工商业者
最后手段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