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之刑法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文远 唐子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反向假冒商标问题近年来成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对其是否应当入罪争议较大。可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典型案例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考察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国外的立法例,可将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分类。对反向... 反向假冒商标问题近年来成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对其是否应当入罪争议较大。可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典型案例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考察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国外的立法例,可将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分类。对反向假冒商标的社会危害性的厘定问题,应从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秩序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部分学者将反向假冒商标入罪的观点既不符合犯罪行为本身应当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要求,也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假冒商标 社会危害 道德风险 犯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猪博弈与假冒商标控制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新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8,共6页
"智猪博弈"是一种著名的博弈游戏,博弈双方分别是聪明的大猪与小猪,博弈利益是以最有利的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食物。针对该游戏设计的缺点,人们提出了改进方案,采用增量方案或者减量加移位方案,以调动大猪小猪的积极性。商标... "智猪博弈"是一种著名的博弈游戏,博弈双方分别是聪明的大猪与小猪,博弈利益是以最有利的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食物。针对该游戏设计的缺点,人们提出了改进方案,采用增量方案或者减量加移位方案,以调动大猪小猪的积极性。商标假冒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来看,都难以彻底消除假冒商标现象,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这种侵权行为。利用"智猪博弈"游戏中的增量方案以及减量加移位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假冒,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同时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猪博弈 假冒商标 增量方案 减量加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商标的特征与检验
3
作者 吕建中 《公安应用技术通讯》 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
本文以假冒商标印刷的4个环节:画墨稿,制版,印刷和模切的检验比对疵点及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疵点特征的检验,从而达到区分真伪商标的鉴定目的,对公,检,法,司,工商和技监机关实际检案均具有一定参考,实用价值。
关键词 假冒商标 特征 检验 注册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商标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泗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36,共6页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侵权行为包含三个要素:即在"同一种商品"上、"相同的商标"和对商标的使用。正确理解和界定这三个要素,是定罪的前提和关健。只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人意识到其销售的可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侵权行为包含三个要素:即在"同一种商品"上、"相同的商标"和对商标的使用。正确理解和界定这三个要素,是定罪的前提和关健。只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人意识到其销售的可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就有认知的一面,尽管还不是确知,也应认定为"明知"。"两高"的司法解释确立的入罪"门槛"是适宜的,所确定的数额较大与巨大的比例也较为合理,既明确了侵权与犯罪的界限,又注意了定性与定量的协调统一。应当将既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又销售伪劣商品的这种情况视为法条竞合犯罪形态,按照重法优于轻法原则,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犯罪 侵权行为 主观责任 罪量要素 犯罪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商标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及法律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博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14-16,共3页
一、假冒商标屡禁不止的原因 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为法律和政策所禁止。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地的消费者协会接受消费者举报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注册商... 一、假冒商标屡禁不止的原因 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为法律和政策所禁止。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地的消费者协会接受消费者举报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注册商标的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坚壁”行动但仍是屡禁不止。这是什么缘故?根据我们调查的材料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假冒注册商标具有一定的市场 假冒注册商标具有以营利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假冒注册商标 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 法律对策 商标注册人 工商行政管理 商标标识 商标侵权行为 司法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法制、制裁假冒商标
6
作者 徐祝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3,共4页
改革、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的推行,给我国经济生活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消极因素也在滋生蔓延,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商品生产者的信誉,广大... 改革、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的推行,给我国经济生活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消极因素也在滋生蔓延,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商品生产者的信誉,广大的消费者也困扰于此,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商品经济 商标 注册商标专用权 商标注册 消费者 刑法 驰名商标 违法犯罪活动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假冒商标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制止对策
7
作者 孙德义 李建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43-47,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商品经销者指牌进货,消费者认牌购货,商品的商标已成为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消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商标侵权行为,尤其是假冒商标的行为也随之产生和发展,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商品经销者指牌进货,消费者认牌购货,商品的商标已成为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消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商标侵权行为,尤其是假冒商标的行为也随之产生和发展,并且均以名牌商品的商标为对象。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扰乱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也给工农业生产和国家声誉造成严重损失。尽管《商标法》实施已有六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利益 假冒商标 商标 假冒行为 未注册商标 有计划商品经济 假冒商品 市场经济秩序 商标侵权行为 商品生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商标罪的主体
8
作者 常凤琳 《政治与法律》 1986年第4期23-24,共2页
假冒商标罪是指工商企业的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必须是工商企业部门的直接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假冒商标负有直接、主要责任的人员,一般是企... 假冒商标罪是指工商企业的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必须是工商企业部门的直接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假冒商标负有直接、主要责任的人员,一般是企业的经理、厂长、设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只有对直接责任人员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对非直接责任人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直接责任人员 工商业者 我国刑法 商标管理法规 刑事责任 工商企业 主体 注册商标 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商标的认定
9
作者 韩家成 《知识产权》 1988年第3期8-10,共3页
假冒商标的形式多种多样,对假冒商标的认定也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凡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仿冒、仿造、影射、盗用和剽窃等手段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并足以使人们产生误认的,即为假冒商标。假冒商标还应... 假冒商标的形式多种多样,对假冒商标的认定也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凡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仿冒、仿造、影射、盗用和剽窃等手段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并足以使人们产生误认的,即为假冒商标。假冒商标还应当包括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和故意为直接假冒商标人提供各种“方便”条件的行为。假冒商标的主观要件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下面分析十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人 商标专用权 消费者 行为人 商标标识 认定 商标侵权 商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兼与常凤琳同志商榷
10
作者 张耀斌 《政治与法律》 1987年第3期56-57,共2页
《政治与法律》1986年第4期发表常凤琳同志所写《假冒商标罪的主体》一文(以下简称《常文》),读后获益匪浅。但对《常文》“对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应该做扩大解释,即由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推广为一般主体”的观点,不敢苟同。现略陈管见,以... 《政治与法律》1986年第4期发表常凤琳同志所写《假冒商标罪的主体》一文(以下简称《常文》),读后获益匪浅。但对《常文》“对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应该做扩大解释,即由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推广为一般主体”的观点,不敢苟同。现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业者的直接责任人员。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致的。问题在于没有营业执照的个人,能否成为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呢?我认为,回答应当是否定的。第一,对假冒商标罪的主体做扩大解释,不符合法律规定。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工商企业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直接责任人员 营业执照 扩大解释 商标管理法规 工商业者 刑事责任 特殊主体 事业单位 投机倒把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对假冒商标行为的认定
11
作者 谢方儿 《知识产权》 CSSCI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很重视,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认定和处罚都作了法律规定。如美国1984年商标假冒法从刑事的角度对假冒商标作了严格的限定,对构成假冒商标行为人除规定处几十万甚至于几百万美元罚金外,还规定对初...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很重视,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认定和处罚都作了法律规定。如美国1984年商标假冒法从刑事的角度对假冒商标作了严格的限定,对构成假冒商标行为人除规定处几十万甚至于几百万美元罚金外,还规定对初犯可判处5年以下、再犯可判处15年以下的徒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侵犯商标专用权 商标侵权行为 行为人 注册商标专用权 商标法》 驰名商标 商标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假冒商标罪
12
作者 李金声 《企业经济》 1985年第4期60-61,共2页
商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对于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开展对外贸易、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监督生产和保证商品质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商标管理至今仍存在比... 商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对于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开展对外贸易、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监督生产和保证商品质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商标管理至今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少企业认识不到商标的作用,把自己的商标随便转让,几个生产单位共同使用一种商标,分不清货好货坏。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假冒他企业商标,有的企业长期将没有商标的商品上市,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一九八二年五届人大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法》具体规定了商标注册和管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商标 注册商标 商标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健康发展 商标 促进生产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生产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假冒商标侵权
13
作者 朱军华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反向假冒商标侵权 注册商标专用权 商标法》 构成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探析——以TRIPS协议审视刑法第213条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乾利 季理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3,共3页
较之TR IPS协议和许多国家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我国刑法尚有明显缺漏,不利于履行WTO所赋予的义务。笔者建议:采用行为犯立法模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加大对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将情节严重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犯罪化... 较之TR IPS协议和许多国家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我国刑法尚有明显缺漏,不利于履行WTO所赋予的义务。笔者建议:采用行为犯立法模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加大对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将情节严重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犯罪化;完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注册商标 TRIPS协议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司法疑难与理论解答 被引量:18
15
作者 涂龙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5-61,共7页
《刑法》第213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司法认定上还存在诸多的疑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基本相同"的判断标准为两个商标的结构要素在实质上相同;司法解释确立的"相同商标"的判断主体为"司法审查人员+公众&... 《刑法》第213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司法认定上还存在诸多的疑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基本相同"的判断标准为两个商标的结构要素在实质上相同;司法解释确立的"相同商标"的判断主体为"司法审查人员+公众"。当前司法实践中,应建立相关公众混淆度调查制度;注册商标数量的判断依据为注册商标证的数量;"同一种商品"的理解,关键在于通常情况下相关公众是否认为两者为同一种商品,司法上不宜扩大对"同一种商品"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注册商标 相同商标 同种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被告人“刷单”辩解的证明模式和证明标准——以第87号指导案例及相关案例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8
16
作者 姜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44,共11页
针对网络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被告人提出的"刷单"辩解,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87号指导案例表达了"被告人无证据证实其‘刷单’辩解时不予采纳"的裁判要旨,另有司法机关依据被告人提供的某一证据(线索)甚... 针对网络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被告人提出的"刷单"辩解,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87号指导案例表达了"被告人无证据证实其‘刷单’辩解时不予采纳"的裁判要旨,另有司法机关依据被告人提供的某一证据(线索)甚至是被告人就"刷单"过程的说明而采纳了"刷单"辩解。从学理上来看,被告人"刷单"辩解是对指控犯罪数额的消极抗辩而非"幽灵抗辩",被告人于理论上不应对这一辩解承担证明责任。然而,这一理论论断受制于"网络犯罪数额认定困境"、"被告人了解刷单情况之常情"以及"法官对电商领域刷单状况的确信度差异"等现实因素,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达到其理想状态。从刑事政策上进行把握,司法实践中的理性证明模式应当是辩方自由证明模式以及"合情确信"标准,即被告人通过提供某一证据(线索)或口头说明"刷单"过程都可以影响法官的内心确信,且这种内心确信无须达到完全客观的保证,而仅需在情理上具有可接受性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注册商标 刷单 87号指导案例 刑事证明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多才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根据我国新《商标法》的规定,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文章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性质、有关国家和我国对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商标 商标 商标 假冒注册商标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39,共3页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张耕我国的假冒注册商标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仅假冒“红塔山”香烟就导致国家一年减少税收57亿多元人民币。为有效扼制这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及时修订了《商标法》,并颁发了《关...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张耕我国的假冒注册商标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仅假冒“红塔山”香烟就导致国家一年减少税收57亿多元人民币。为有效扼制这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及时修订了《商标法》,并颁发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注册商标 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标法》 商标侵权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未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标识 注册商标专用权 《实施细则》 擅自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假冒注册商标罪
19
作者 张成立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0-151,共2页
根据我国目前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现状较详细论述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内涵、法律特征,以及自然人、法人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应负的法律责任,并就犯罪的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治理犯罪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商标 注册商标 单位犯罪 假冒注册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之未遂形态争议问题探析
20
作者 李晓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37,共6页
作为数额犯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存在未遂形态,并且既遂与未遂可以并存。《意见》对本罪停止形态的相关规定体现了刑法的谦抑精神以及有利于被告原则的要求,但其规定也明显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采用合理的解释方法予以克服。学界... 作为数额犯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存在未遂形态,并且既遂与未遂可以并存。《意见》对本罪停止形态的相关规定体现了刑法的谦抑精神以及有利于被告原则的要求,但其规定也明显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采用合理的解释方法予以克服。学界基于货值金额与销售金额所形成的"三倍"关系提出的折算说并不妥当,将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计入已经销售的金额以犯罪既遂论处的观点亦不可取。当按此处理会造成罪刑明显失当时,将已经销售的金额计入尚未货值金额以犯罪未遂定罪处罚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未遂 既遂 销售数额 货值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