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获CFDA注册批准 被引量:12
1
作者 仰东萍 蔡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45,共1页
2015年7月,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注册批准。该产品也是国际上首个通过临床验证后获得注册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假体,标志着我国3D... 2015年7月,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注册批准。该产品也是国际上首个通过临床验证后获得注册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假体,标志着我国3D打印植入物已迈进产品化阶段。本次获得CFDA注册的人工髋关节产品属于三类骨科植入物,是我国监管等级最高的医疗器械产品,是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克、刘忠军、蔡宏医生和国内最大的人工关节生产企业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 CFDA 医疗器械产品 药品监督 人工髋关节 临床验证 关节组 北京积水潭医院 寰枢椎 产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视觉假体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转化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1,共5页
视网膜变性疾病(RDD)虽然发病背景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年龄相关因素引起的RDD,最终均导致视功能的严重损害甚至致盲,因此,RDD是发达国家难治性的致盲眼病,其共同表现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或丧失.目前... 视网膜变性疾病(RDD)虽然发病背景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年龄相关因素引起的RDD,最终均导致视功能的严重损害甚至致盲,因此,RDD是发达国家难治性的致盲眼病,其共同表现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或丧失.目前临床上虽然采取很多措施以期望能够减缓其进展,但是光感受器细胞一旦丧失将无法再生,特别是目前严重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病变,尚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工视觉假体作为能够代替变性或死亡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功能的一类人工器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近20年的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一些代表性产品已通过了美国FDA的批准进入临床转化阶段,为RDD患者的视功能重建带来了新希望.中国目前也有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建议有志于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工作者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并进行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尤其是在该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方面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人类 假体和植入物/进展趋势 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手术 黄斑变性/手术 视觉障碍/修复 转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建 付中国 +8 位作者 张殿英 姜保国 王天兵 徐海林 薛峰 陈建海 党育 张培训 杨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远端LISS内固定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远端LISS内固定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对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1个月。8例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假体未见松动,至随访时骨折愈合好。患膝术后关节活动度平均为0~94°,患膝外翻角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膝关节功能平均HSS评分为79.38分,Lysholm评分为80.25分,优良率均为87.5%。结论:LISS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植骨及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和植入 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在步行周期载荷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姬涛 郭卫 +1 位作者 汤小东 董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步行周期动载荷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耻骨连接板对重建骨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时间-髋关节接触力曲线导入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 6.7中对载荷进行定义,计算步...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步行周期动载荷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耻骨连接板对重建骨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时间-髋关节接触力曲线导入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 6.7中对载荷进行定义,计算步行周期17%,36%,43%,86%共4个特征时间点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云图,明确假体系统不同时相下应力集中的位置。通过计算有耻骨连接板和无耻骨连接板两种重建情况下骨盆应力分布差别,计算特征时间点髂骨固定部件的位移、应力数值;比较横向固定螺钉应力,明确耻骨连接板对半骨盆假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整个步行周期下,假体系统应力及位移峰值均出现在单腿负重期,即步行周期的17%~36%。耻骨板可以使步行周期的17%(患侧站立中相)及86%(健侧站立中相)骨盆环应力分布更为均匀,髂骨固定部件在有、无耻骨板重建的情况下应力峰值平均为148.5 MPa及270.1 MPa(P=0.04);两种情况下,髂骨固定部件绝对位移平均为9.3 mm及11.7 mm(P=0.03),耻骨板可以降低髂骨固定部件应力水平50%,降低螺钉应力水平24%。半骨盆假体相对于截骨面的相对位移在两种情况下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半骨盆假体在整个步行周期中稳定性较好,可以满足日常行走功能要求。耻骨板对于整个半骨盆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系统的应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和植入 有限元分析 步行 负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联合金属伪影削减算法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卓 魏拓 +2 位作者 洪楠 陈雷 张卓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通过体模研究,评价双能量CT扫描获得的虚拟单色谱图像(VMS)联合金属伪影削减(MAR)算法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的效果。方法:将人工股骨柄假体用细绳悬挂在水箱中心。以不同管电压(80、100、120、140 kVp)单能量CT(SECT)及不同管电... 目的:通过体模研究,评价双能量CT扫描获得的虚拟单色谱图像(VMS)联合金属伪影削减(MAR)算法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的效果。方法:将人工股骨柄假体用细绳悬挂在水箱中心。以不同管电压(80、100、120、140 kVp)单能量CT(SECT)及不同管电流(200、484 mA)下的双能量CT(DECT)扫描假体。扫描设备选择单球管,单层探测器CT扫描仪。利用单球管双电压快速切换的双能量扫描获得的数据重建40、90、140 keV单色谱图像(VMS),及经过金属伪影抑制算法处理的40、90、140 keV单色谱图像(VMS+MAR)。对全部图像(16组)进行质量评价,包括伪影面积(AA),伪影指数(AI)。结果:16组图像(140 kVp、120 kVp、100 kVp、80 kVp、40 keV 485 mA、40 keV 485 mA MAR、90 keV 485 mA、90 keV 485 mA MAR、140 keV 485 mA、140 keV 485 mA MAR、40 keV 200 mA、40 keV 200 mA MAR、90 keV 200 mA、90 keV 200 mA MAR、140 keV 200 mA、140 keV 200 mA MAR)伪影面积分别为787、1088、1499、2133、5664、650、665、172、279、157、7603、886、803、238、423、172 mm^2,伪影指数分别为22.75、33.65、58.58、92.55、195.18、3.53、23.38、0.35、7.88、0.05、230.28、4.95、24.83、1.43、10.98、0.10 HU。对于单能量扫描,随着管电压的降低,伪影逐步加重。对于双能量扫描单色谱图像,管电流越低伪影越严重;光子能量越低伪影越严重。经过金属伪影削减算法处理的单能量图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结论:与单能量扫描相比,双能量CT扫描高光子能量单色谱图像联合MAR算法能有效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光子能量越高,金属伪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伪影 金属植入 股骨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后路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庆水 吴增晖 +4 位作者 夏虹 潘刚明 昌耘冰 章凯 权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 总结和探讨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Raymedica公司提供的椎间盘髓核假体 (PDN) ,对 2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PDN置换术。男 2 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38岁。L4~ ... 目的 总结和探讨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Raymedica公司提供的椎间盘髓核假体 (PDN) ,对 2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PDN置换术。男 2 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38岁。L4~ 5间隙 18例 ,L5S1间隙 4例。结果 平均随访 12个月。 2 2例腰腿痛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 (- ) ,术后 1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前期 10例中有 2例假体移位 ,后期 12例中未发生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PDN置换术保留了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 ,有着传统手术不能替代的功能性外科干预的优势 ,其近期效果良好 ,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椎间盘 和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内植物植入术后局部软组织病变的超声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宇 高金妹 +1 位作者 郭林 谷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9-552,共4页
目的骨科手术后,进行CT或MRI检查时金属内植物的伪影常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局部软组织病变显示受限,本研究旨在探讨金属内植物植入术后超声检查对局部软组织病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0例各种骨科金属内植物植入术后手术区域进行超声... 目的骨科手术后,进行CT或MRI检查时金属内植物的伪影常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局部软组织病变显示受限,本研究旨在探讨金属内植物植入术后超声检查对局部软组织病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0例各种骨科金属内植物植入术后手术区域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包括病灶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缘情况、有无包膜及钙化、血流情况等声像图特征。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平片、CT、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超声检查与其他影像检查的敏感度。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血肿20例,脓肿5例,假性动脉瘤5例,骨化性肌炎3例,骨肿瘤复发15例,周围神经损伤12例。超声诊断对内植物植入术后周围软组织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4%、75.0%、88.6%,明显高于X线、CT、MRI检查(χ2=78.642、46.596、61.371,P<0.01)。血肿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的低至无回声区。脓肿为囊实性混合回声,囊腔内脓液点状回声可浮动,彩色多普勒显像示中心区无血流信号。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动脉周围囊性包块,囊内血流旋转流动,颈部可探及典型的双期双向频谱信号。骨化性肌炎表现为肌肉内出现不规则的强回声伴声影。骨肿瘤复发时可见低回声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多可探及血流信号,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外周神经损伤时可致神经肿胀增粗、回声减低。结论超声检查在对金属内植物植入术后的软组织等结构观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和植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肿 脓肿 动脉瘤 肌炎 骨化性 肿瘤复发 局部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多种移植物应用体会
8
作者 赵珺 景在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83-683,共1页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植入 夹层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金属内植物表面抗菌肽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赫荣智 迪力夏提·安外尔 +3 位作者 徐凯航 秦升 章浩 纪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1026,共6页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还具有介导催化、凋亡、免疫调节活性、促进伤口愈合和促成骨等作用,是钛金属内植物表面抗菌涂层...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还具有介导催化、凋亡、免疫调节活性、促进伤口愈合和促成骨等作用,是钛金属内植物表面抗菌涂层研究的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应用于钛金属内植物表面的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加载方式和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植入 抗菌肽 抗菌机制 加载方式 抗菌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优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金属内植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湘源 郑秋宝 +3 位作者 詹潇锐 王华 樊仕才 唐毓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5-748,共4页
当今医用金属内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尤其是骨与关节损伤手术中使用各式内固定物、人工假体及骨缺损填充物等。传统内固定包括使用合金材料设计的高刚度金属植入物,与骨特性相比,这些植入物具有较高的机械不匹配性,由于内固定板的高弹... 当今医用金属内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尤其是骨与关节损伤手术中使用各式内固定物、人工假体及骨缺损填充物等。传统内固定包括使用合金材料设计的高刚度金属植入物,与骨特性相比,这些植入物具有较高的机械不匹配性,由于内固定板的高弹性模量所造成的应力遮挡或应力集中,容易导致骨质吸收或内固定失效[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损伤 人工 金属植入 骨质吸收 应力遮挡 高弹性模量 固定板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探测人工植入物相关感染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赵斌 王剑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2,F0003,共6页
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研发及其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外科开展新材料置换手术提供了可能,但人工植入物相关的术后感染是影响手术是否成功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早期发现相关感染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植入物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 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研发及其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外科开展新材料置换手术提供了可能,但人工植入物相关的术后感染是影响手术是否成功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早期发现相关感染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植入物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程较长、发病隐匿,传统影像学检查的检出效果不理想。^(18)F-FDG PET/CT作为融合分子影像技术,已用于评估发热待查等炎症或感染性疾病。本文对^(18)F-FDG PET/CT检出人工血管感染、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和骨关节假体相关感染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植入 感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柄涂层失效的翻修取出物分析
12
作者 杨晴晴 郑诚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46-546,共1页
目的从翻修取出的股骨柄植入物入手,分析假体失效原因,以及其中与涂层性能相关的因素,为涂层测试标准的改进与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39例髋关节翻修术资料,结合取出物表面损伤情况、影像资料和患者信息从产品因素、手术因... 目的从翻修取出的股骨柄植入物入手,分析假体失效原因,以及其中与涂层性能相关的因素,为涂层测试标准的改进与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39例髋关节翻修术资料,结合取出物表面损伤情况、影像资料和患者信息从产品因素、手术因素、患者因素分析假体失效原因。取10例带涂层股骨柄与1例全新的带涂层股骨柄进行涂层形貌(厚度、孔隙率、平均孔隙截距)和涂层结合强度(拉伸、剪切)检测。涂层结合强度测试参照标准进行了改进,使其可在完整股骨柄上测试。结果假体失效的原因主要为产品因素,占67%,包括PE内衬磨损、双动杯功能受限,其中多为PE内衬磨损导致骨溶解;患者摔伤导致假体周围骨折占15%;手术因素占13%,假体尺寸选择偏小或者髋臼杯固定不足。涂层平均厚度:69.46~458.44μm,孔隙率:20.93%~40.53%,平均孔隙截距:44.14~285.33μm,在国内外临床主流产品范围内。测试结果发现拉伸强度均未达规定值,剪切强度仅1例满足要求,全新的股骨柄拉伸、剪切强度也仅为16.8、11.7 MPa,低于使用标准样块的测试值。结论PE内衬磨损为假体失效的首要原因,还需提高PE的耐磨损性。现有的涂层结合强度测试方法并不能反映出成品股骨柄的涂层结合强度,存在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柄 失效 手术因素 参照标准 骨溶解 耐磨损性 剪切强度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钠对假膜组织细胞介导的骨溶解的抑制作用观察
13
作者 孙嗣国 范清宇 +2 位作者 周勇 孙宏惠 马保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检验松动假体周围假膜组织中的细胞是否能够分化为破骨细胞并观察唑来膦酸钠(ZOL)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假膜组织中分离细胞,应用免疫磁珠法将细胞分离成CD14+和CD14-细胞并在各种条件下分别培养。将CD14+细胞分为5... 目的检验松动假体周围假膜组织中的细胞是否能够分化为破骨细胞并观察唑来膦酸钠(ZOL)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假膜组织中分离细胞,应用免疫磁珠法将细胞分离成CD14+和CD14-细胞并在各种条件下分别培养。将CD14+细胞分为5组,其中A组培养液中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B组培养液中加入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C组培养液中加入M-CSF+RANKL,D组培养液中加入M-CSF+RANKL+ZOL(于培养开始时加入),E组培养液中加入M-CSF+RANKL+ZOL(于培养第10天时加入)。CD14-细胞分为3组,其中F组培养液中加入M-CSF,G组培养液中加入RANKL,H组培养液中加入M-CSF+RANKL。CD14+和CD14-混合细胞分为I-M共5组,其培养液中加入的成分分别同A-E组。细胞分别接种于玻璃盖玻片(培养10d)及皮质骨磨片(培养14d)上,培养结束后检测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的表达及骨吸收陷窝的形成,以骨吸收陷窝面积为指标比较各组细胞的骨吸收活性。结果 CD14+细胞在缺乏RANKL(A组)或M-CSF(B组)时不能形成TRAP阳性多核细胞及骨吸收陷窝,在M-CSF和RANKL均存在的条件下(C组)可形成TRAP阳性多核细胞,并在皮质骨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面积为8.10%±1.58%);于培养开始时加入ZOL(D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6.28%±1.40%)减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于培养第10天加入ZOL,骨吸收陷窝面积(7.92%±1.64%)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CD14-细胞在各种条件下培养均未观察到TRAP阳性多核细胞或骨吸收陷窝的形成。混合细胞在M-CSF和RANKL均存在的条件下(K组)可形成TRAP阳性多核细胞,并在皮质骨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面积为3.30%±1.21%);于培养开始及第10天时加入ZOL(L组及M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分别为1.67%±0.46%、2.02%±0.45%)均减少,与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23)。结论假膜组织中的CD14+巨噬细胞能够分化成为具有骨吸收活性的破骨细胞;ZOL可抑制假膜组织介导的溶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钠 破骨细胞 和植入 骨质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骨内种植体上部修复体设计
14
作者 李彦 曾融生 米乃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3-56,共4页
将3种国产骨内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二段式种植体(HA-Ti)、纯钛叶状种植体(Ti-Blade)、纯钛螺旋状种植体(Ti-Screw)共35枚植入21个病员上下颌骨内,均已作永久性修复。观察时间19个月~4... 将3种国产骨内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二段式种植体(HA-Ti)、纯钛叶状种植体(Ti-Blade)、纯钛螺旋状种植体(Ti-Screw)共35枚植入21个病员上下颌骨内,均已作永久性修复。观察时间19个月~48个月不等,除4枚已取出外,其余尚留于口中行使功能。作者认为,适当选择适应征,合理设计上部修复体对3种国产种植体的成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 人工 植入 植入 骨内 镶牙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偏心距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锦青 王健 唐康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偏心距的方法。方法收集51根干肱骨标本、50根肩关节防腐湿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用厚层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偏心距,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肱骨头向内侧偏心距MPR测量值(4.4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偏心距的方法。方法收集51根干肱骨标本、50根肩关节防腐湿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用厚层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偏心距,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肱骨头向内侧偏心距MPR测量值(4.42±1.27)mm(1.00~8.50mm),VRT测量值(4.36±1.43)mm(0.50~8.80mm);向后偏心距MPR测量值(3.32±1.38)mm(-1.00~7.50mm),VRT测量值(3.59±1.42)mm(0.00~7.20mm)。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测量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偏心距是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和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伟 刘振 +3 位作者 刘军 甄平 李旭升 宋明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19,共7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病痛,重塑关节完整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国内外学者一直有所争论。近年来,保留后交叉韧带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假体(CR假体和PS假体)在临床上均广... 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病痛,重塑关节完整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国内外学者一直有所争论。近年来,保留后交叉韧带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假体(CR假体和PS假体)在临床上均广泛应用。一般认为,采用CR假体或PS假体在术后满意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假体存留率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CR假体更加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生物力学性能,患者术后上下楼梯时的步态更加均衡,本体感觉也更好,但关节在屈曲时,股骨对胫骨产生反常后移,可导致反常运动;而PS假体能够纠正膝关节严重畸形,更好地平衡膝关节屈伸间隙,但存在发生髌骨弹响综合征的风险。建议同等条件下,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患者优先选择CR假体,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则优先考虑PS假体。本文结合后交叉韧带的作用及其处理技术,分析CR假体和PS假体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利弊,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植入 后交叉韧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