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陶人川 陈波 +1 位作者 李雅灵 马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密切相关的指标,建立预测方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及系统并发症(包...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密切相关的指标,建立预测方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及系统并发症(包括肾病、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并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情况及义齿修复情况。运用标准含漱浓缩法检测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和负载量,并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初步生物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与上述11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69例检出口腔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49.3%,检出的假丝酵母菌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以上述11项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方程的总判断率为82.1%。经回归分析,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和黏膜干燥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黏膜干燥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回归方程得出的概率值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预测及口腔护理保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指数对于监测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晨 李贞 +4 位作者 何羽童 姚天悦 陈铖 王偲鉴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型标本,通过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ITS1/ITS4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CI对监测IC发生的临床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11 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IC,其中8例在感染前已有假丝酵母菌定植。CI≥0.5组与0<CI<0.5组和CI=0组的患者相比,其IC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结论·EICU患者发生IC与假丝酵母菌定植有关,可用CI来反映患者假丝酵母菌的定植情况,且CI≥0.5组的患者更易发生IC感染。抗真菌药物及一些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机械通气、肾脏替代疗法、手术)均是影响假丝酵母菌定植和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指数 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诊治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泓 濮德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0-460,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67岁,绝经10年,G4P2。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1周,于2009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1周前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于当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示:宫腔底部可见0.6cm×0.3cm液性暗区,当地医院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癌可能,故患者遂来... 1病例报告 患者,67岁,绝经10年,G4P2。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1周,于2009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1周前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于当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示:宫腔底部可见0.6cm×0.3cm液性暗区,当地医院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癌可能,故患者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内可见暗褐色血迹,宫颈尚光滑,子宫前位,稍小,质软,双侧附件触诊未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尿隐血(+);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感染 宫腔 阴道分泌物 子宫内膜癌 医院就诊 诊治 超声检查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美兰 刘金星 陈美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接种小鼠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效果。方法: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悬液致敏小鼠DC经小鼠行尾静脉接种3次,后造系统性白念珠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眼球取血检测CD4+、CD8+T... 目的:观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接种小鼠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效果。方法: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悬液致敏小鼠DC经小鼠行尾静脉接种3次,后造系统性白念珠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眼球取血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DC能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期、保护小鼠肾脏、增强小鼠的免疫力。结论:DC能很好地抵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这为研究DC作为佐剂对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新型联合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枢神经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毛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7-809,共3页
全身播散性假丝酵母菌感染已成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其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病理学的多样性使得脑脊液微生物学和常规细胞学分析不能除外特殊的损伤类型,特别是微小脑脓肿。... 全身播散性假丝酵母菌感染已成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其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病理学的多样性使得脑脊液微生物学和常规细胞学分析不能除外特殊的损伤类型,特别是微小脑脓肿。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必须结合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微小脓肿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假丝酵母菌感染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2蛋白与树突状细胞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性
6
作者 徐美兰 刘金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小鼠进行重组蛋白与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观察其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原核表达并诱导表达白假丝酵母菌Sap2蛋白;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混悬液致敏小鼠DC后,分5组小鼠行3次免疫接种重组蛋白及致敏DC、致敏DC... 目的小鼠进行重组蛋白与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观察其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原核表达并诱导表达白假丝酵母菌Sap2蛋白;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混悬液致敏小鼠DC后,分5组小鼠行3次免疫接种重组蛋白及致敏DC、致敏DC、DC、Sap2、PBS,再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肾负菌量、检测CD4+、CD8+百分率观察保护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2a-Sap2原核表达载体,目的蛋白被诱导表达并收集纯化。重组蛋白与致敏DC、DC、Sap2蛋白均能有效延长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生存期、保护小鼠肾脏、增强小鼠的免疫力,其中多组分联合免疫效果更佳。结论多组分联合免疫能很好地抵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这为研究新型多组分联合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蛋白酶2 树突状细胞 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牙假丝酵母菌感染致化脓性膝关节炎CT表现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寇文超 邹文远 刘玥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79-1279,共1页
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因右膝关节疼痛3年余,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10天入院。
关键词 化脓性膝关节炎 假丝酵母菌感染 CT表现 葡萄牙 膝关节疼痛 病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谢朝云 熊芸 +1 位作者 覃家露 孙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36,共2页
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假丝酵母菌属真菌存在于正常人体消化道和口腔黏膜中,通常情况下不致病,在建康人群口腔中,非致病性假丝酵母菌占20%~50%,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及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免疫功能低... 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假丝酵母菌属真菌存在于正常人体消化道和口腔黏膜中,通常情况下不致病,在建康人群口腔中,非致病性假丝酵母菌占20%~50%,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及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其是新生儿和高龄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口腔是假丝酵母菌定植与院内感染最常见部位,也是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初发部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并发症,如控制与治疗不及时,将会引起感染播散而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感染 新生儿重症肺炎 口腔黏膜 相关危险因素 酵母菌 免疫功能低下 高龄患者 广谱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致踝关节感染1例
9
作者 叶晓烁 韩镜明 徐江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3-63,共1页
深部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健康人感染罕见,关节真菌感染报道尚不多。本院近日收治1例踝关节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关节感染 酵母菌 踝关节 深部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健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被引量:13
10
作者 韩姹 薛凤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是一种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以白色、稠厚分泌物为特征的外阴阴道炎症,在育龄期女性中十分常见。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状态的改变,
关键词 外阴阴道酵母菌 妊娠期 假丝酵母菌感染 育龄期女性 阴道炎症 生理状态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性小儿腹泻的菌种分布特点及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珍 王忠诚 +2 位作者 王世芬 过巧珊 刘乃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30-331,共2页
目的:了解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性小儿腹泻的菌种分布特点,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将120例0~6岁腹泻患儿的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对有菌群比例失调,同时查见较多真菌孢子和菌丝者,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并采用微生态调... 目的:了解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性小儿腹泻的菌种分布特点,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将120例0~6岁腹泻患儿的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对有菌群比例失调,同时查见较多真菌孢子和菌丝者,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并采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结果:120例0~6岁腹泻患儿粪便检出菌群比例失调者69例,其中查见真菌孢子及菌丝者45例,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4.4%,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6.7%,克柔氏假丝酵母菌占15.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4.4%,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占4.4%。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小儿真菌性腹泻总治愈率为93.3%。结论: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迁延性小儿真菌性腹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失调 真菌 小儿腹泻 微生态调节剂 菌种分布特点 真菌性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热带酵母菌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介导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苏涛 臧光祥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5期390-392,共3页
基因治疗是当今医学研究中最具有前景的研究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哺乳动物大唾液腺是基因治疗很有应用价值的靶位。本文就唾液腺介导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唾液腺 基因治疗 放射性损伤 自身免疫损伤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