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倾角滤波和预测反演联合分离绕射波 被引量:36
1
作者 朱生旺 李佩 宁俊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0-288,共9页
地震绕射波源于介质非连续性,从地震记录中将绕射波分离出来并进行成像,其结果对研究诸如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这类复杂非均质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对炮集记录进行平面波分解,在地层倾角不大的假设下,反射波和绕射波同相轴在平面波分解剖面上... 地震绕射波源于介质非连续性,从地震记录中将绕射波分离出来并进行成像,其结果对研究诸如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这类复杂非均质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对炮集记录进行平面波分解,在地层倾角不大的假设下,反射波和绕射波同相轴在平面波分解剖面上存在较大的倾角差异.基于此,我们提出分步进行绕射波分离的方法:(1)利用局部倾角滤波方法将绕射波的较大倾角信息成分分离出来,此时,余下的部分包含有反射波和残留的低倾角绕射波信息;(2)利用频率-空间域预测反演方法从上述含有反射波和残留的低倾角绕射波信息中分离出残留绕射波成分;(3)将两次分离的绕射波信息相加得到最终的绕射波估计.用该方法能够得到相对完整的绕射波信息,有效地克服了靠单一的倾角差异进行绕射波分离时明显损失低倾角信息,从而影响绕射波成像结果横向分辨率这一问题.理论与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射波分离 倾角滤波 预测反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倾角滤波的精确对数DMO方法
2
作者 王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29-633,共5页
Liner精确对数DMO算法是一种优于其它对数拉伸DMO的算法,其脉冲响应具有保持DMO椭圆的良好特性。怛是,模型试验表明,用精确对数DMO算法处理陡倾角数据时,存在着严重的频散现象。本文在Liner给出的精确DMO计算公式中引入(Ω,k)域的倾角... Liner精确对数DMO算法是一种优于其它对数拉伸DMO的算法,其脉冲响应具有保持DMO椭圆的良好特性。怛是,模型试验表明,用精确对数DMO算法处理陡倾角数据时,存在着严重的频散现象。本文在Liner给出的精确DMO计算公式中引入(Ω,k)域的倾角滤波因子[1+(h^2/k^2)/Ω~2]^(1/2)后,这种频散可以得到很好的压制。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处理均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O 对数拉伸 频散 倾角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视速倾角滤波方法的应用
3
作者 刘世岳 罗抟翼 +2 位作者 程桂芬 张凤才 刘世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滤波来压制噪声、加强有用信号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时变滤波一般是采用分段时窗方法.在ClaerbeutJF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现速度逐点变化的滤波方法,并应用干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变视速倾角滤波 数字信号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应用于3D地震偏移的Butterworth和Chebyshev倾角滤波器 被引量:1
4
作者 Hongbo Zhou 马建波 +1 位作者 刘先荣 蒋先勇 《石油物探译丛》 2000年第5期29-35,共7页
倾角滤波器是一个精确的频率-空间域偏移所必需的,因此,可靠和高效的滤波器设计和应用在理论上及实际上都是同等重要的。频率-空间域倾角滤波器通过使用Butterworth和Chebyshev运算法则来实现。把滤波器转换函数的乘积项转换为计算求和... 倾角滤波器是一个精确的频率-空间域偏移所必需的,因此,可靠和高效的滤波器设计和应用在理论上及实际上都是同等重要的。频率-空间域倾角滤波器通过使用Butterworth和Chebyshev运算法则来实现。把滤波器转换函数的乘积项转换为计算求和,一个串接(一系列)的Butterworth和Chebyshev倾角滤波器能够并行以提高效率。对于一个给定阶次的滤波器的,Butterworth和Chebyshev滤波器的成本是相同的。然而,Chebyshev滤波器具有一个比相同阶次的Butterworth滤波器狭窄的过渡带,但是在一些以波数-依赖的振幅波动为代价下,使它对于相位补偿比Butterworth滤波器有更高的效率。对于耗散能量的消除和对于分割误差的相位补偿,两种实现的方法已经被3D单向的频率-空间深度域偏移合并在了一起;一个单一的滤波器完成了两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滤波 偏移 转移函数 3D地震偏移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角分解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锴 许士勇 +1 位作者 王华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8-1155,共8页
共反射面元(CommonReflection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剖面成像方法,传统的CRS叠加实现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属性参数进行自动搜索并对其进行优化合成相应的CRS叠加算子,通过该算子进行叠加能够得到信噪比和连... 共反射面元(CommonReflection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剖面成像方法,传统的CRS叠加实现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属性参数进行自动搜索并对其进行优化合成相应的CRS叠加算子,通过该算子进行叠加能够得到信噪比和连续性更高的零偏移距剖面.但是数据驱动的实现方式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倾角歧视现象”,它造成了弱有效反射信号损失和运动学特征失真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倾角分解CRS叠加方法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使CRS叠加方法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倾角歧视现象 倾角分解 倾角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角成像道集中反射波和绕射波特征分析及成像质量改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徐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岩性储层识别和评价是东部探区的重要勘探任务,高质量的成像道集是做好岩性储层识别和评价的基础数据。地层倾角成像道集是不同于张角成像道集的一种对成像结果的高维表征方法,与张角成像道集结合可以更好地表征有效反射能量在反射点处... 岩性储层识别和评价是东部探区的重要勘探任务,高质量的成像道集是做好岩性储层识别和评价的基础数据。地层倾角成像道集是不同于张角成像道集的一种对成像结果的高维表征方法,与张角成像道集结合可以更好地表征有效反射能量在反射点处的传播方向、分布范围及其随方位角的变化等。从张角和地层倾角成像道集中反射波和绕射波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反射波和绕射波在两种道集中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利用倾角成像道集的角度分布特征进行滤波器设计,可以滤除该成像道集中与反射界面倾角不相符的成分,达到提高成像质量,保真反射特征的目的。最后,通过理论模型数值试验证明这一成像质量改善方法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角成像道集 倾角成像道集 倾角滤波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O校正技术在深层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娜 王建民 +2 位作者 王元波 任林伟 王春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3-64,共2页
深层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油气勘探与地震资料处理工作者始终致力于其油、气资源的勘探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力求在深层地震勘探中有所突破。由于常规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精度要求,因此进行了倾角时差(DMO)... 深层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油气勘探与地震资料处理工作者始终致力于其油、气资源的勘探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力求在深层地震勘探中有所突破。由于常规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精度要求,因此进行了倾角时差(DMO)校正技术研究。该技术是将动校正后的数据偏移到倾斜反射界面零偏移距位置上,能够解决深层构造成像问题。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在采用合适的叠前去噪及合理的静校正方法基础上,通过精确的DMO速度分析实现DMO校正处理后,能够使来自不同方向的反射波有效叠加,从而提高横向分辨率,不仅消除了速度分析过程中不同倾角带来的影响,而且使统射波得到加强。经DMO校正技术处理后,能够获得水平层和倾斜界面同时存在的高信噪比资料,使倾斜地层及复杂断裂等深层地质构造正确成像,确保更加真实地反映地下构造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滤波 正常时差(NMO)校正 倾角时差(DMO)校正 共炮检距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噪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苑益军 牛滨华 +1 位作者 王焕弟 刘爱香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讨论了目前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方法及应用技术。通过对原始地震记录中普遍存在的噪声进行了分析。对于无规则噪声,应采用f x域随机噪声衰减或多项式拟合的办法;对于有规则噪声,倾角滤波或FK滤波手段则更为有效。强调了在去噪过程中选... 讨论了目前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方法及应用技术。通过对原始地震记录中普遍存在的噪声进行了分析。对于无规则噪声,应采用f x域随机噪声衰减或多项式拟合的办法;对于有规则噪声,倾角滤波或FK滤波手段则更为有效。强调了在去噪过程中选择去噪参数的重要性。阐明了同相叠加技术也是一种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总之,针对不同的噪声,应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上述几种去噪方法对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去噪技术 去噪方法 多项式拟合 信噪比 应用技术 地震记录 噪声衰减 F-X域 倾角滤波 叠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EDF技术在复杂断块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隋波 陈珂磷 +2 位作者 彭军 李达 李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复杂断块构造具有断层复杂,小断层广泛发育,断层识别难度大,储层分布及连通性复杂,地震成像不清、资料品质较差等特征。对于此类问题,常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断层解释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断层EDF解释性处理技术,将地震资料处理与解... 复杂断块构造具有断层复杂,小断层广泛发育,断层识别难度大,储层分布及连通性复杂,地震成像不清、资料品质较差等特征。对于此类问题,常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断层解释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断层EDF解释性处理技术,将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融为一体,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断层的识别能力。断层EDF解释性处理技术是利用扩散滤波和中值倾角滤波相结合的断层增强滤波方法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突出断层和地层的接触关系,再在滤波后的地震资料数据体上进行分频处理,选择最佳成像频带,突出识别不同规模的断层。通过在涠洲A油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解释性处理 EDF 扩散滤波 中值倾角滤波 分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低频电磁法在河南省竹园铜矿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令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25-28,共4页
简要叙述了甚低频电磁法的方法技术,并以河南省西峡县竹园铜矿为例,介绍了甚低频法寻找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显著效果。结合工作效果,对甚低频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3点看法。
关键词 滤波倾角 零交点 铜矿床 甚低频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似然法断层识别技术在秦皇岛28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娅 边立恩 +2 位作者 王国强 王军 张京思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8期67-72,共6页
渤海地区新近系断裂体系复杂,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渤海油田的构造非常的破碎。在秦皇岛28构造的勘探评价过程中,发现局部地区断裂在平面呈现羽状分布,且存在掉向相反断裂带,这种特征是走滑断裂的依据之一,但仅依靠地质理论来确定... 渤海地区新近系断裂体系复杂,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渤海油田的构造非常的破碎。在秦皇岛28构造的勘探评价过程中,发现局部地区断裂在平面呈现羽状分布,且存在掉向相反断裂带,这种特征是走滑断裂的依据之一,但仅依靠地质理论来确定是否存在走滑断裂是不客观的,需利用地震属性验证其客观存在性。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技术的组合应用及对比分析,发现常规的边缘检测、相干属性等技术很难对该区复杂断层进行有效识别。基于倾角中值滤波技术去除部分噪音的干扰,凸显断裂信息,应用最大似然属性技术识别出了较为清晰的'隐性走滑'断裂,结合平面特征,进一步落实构造,直接新增资源量约300万t。为扩大秦皇岛28油田的储量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今精细勘探阶段,推广应用微断裂识别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复杂断块区断层系统解释的可靠性和精细程度,提高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钻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中值滤波 最大似然属性 隐性走滑断层 秦皇岛28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