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都市爱情的孤独——评王家卫《东邪西毒》终极版 被引量:2
1
作者 弓太生 平菁菁 《电影评介》 2013年第4期34-35,86,共3页
20世纪90年代的《东邪西毒》,是王家卫导演耗费两年心血完成的作品。14年过去了,王导再一次让这部经典之作登上银幕。这是一部有别于之前西方表达式的电影,导演采用中国传统的意境来表达主题思想。《东邪西毒》颠覆了传统武侠片的格局,... 20世纪90年代的《东邪西毒》,是王家卫导演耗费两年心血完成的作品。14年过去了,王导再一次让这部经典之作登上银幕。这是一部有别于之前西方表达式的电影,导演采用中国传统的意境来表达主题思想。《东邪西毒》颠覆了传统武侠片的格局,它以武侠为壳,借古讽今,表述的却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孤独、疏离和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邪西毒》借古讽今 都市 情感 孤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题材来源及其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谭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7,共5页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是元杂剧中以佛教居士为主人公 ,赞美疏财仗义、扶困济贫 ,批判金钱罪恶、世风衰微的典型作品 ,堪称元曲中之《钱神论》。明清亦有多种以庞居士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和传奇 ,但学者们很少注意到它。对剧中题材之来源及...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是元杂剧中以佛教居士为主人公 ,赞美疏财仗义、扶困济贫 ,批判金钱罪恶、世风衰微的典型作品 ,堪称元曲中之《钱神论》。明清亦有多种以庞居士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和传奇 ,但学者们很少注意到它。对剧中题材之来源及其价值情况作一些探讨 ,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借古讽今 古代戏曲 居士 元杂剧 题材来源 价值 主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留的区域环境和士风对阮籍及其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亚铮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24-130,共7页
目前学界的阮籍研究多从政治背景和玄学思潮两方面着手,但笔者发现其故乡陈留的区域环境和士风对阮籍及其创作亦有很大影响,学界却鲜有论及。首先,陈留多山林、沼泽的自然环境,使得阮籍在创作时多选用旷野、山林、飞鸟等意象;其次,陈留... 目前学界的阮籍研究多从政治背景和玄学思潮两方面着手,但笔者发现其故乡陈留的区域环境和士风对阮籍及其创作亦有很大影响,学界却鲜有论及。首先,陈留多山林、沼泽的自然环境,使得阮籍在创作时多选用旷野、山林、飞鸟等意象;其次,陈留厚重的历史、古迹众多的人文环境,使得阮籍颇怀兴亡之叹,故其诗歌多借古讽今之作;最后,汉末陈留地区任情不羁、崇尚文艺的风气影响到以阮籍为代表的汉魏士人,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魏晋风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留 地域环境 阮籍 借古讽今 任情不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画皮》三度改编看IP发展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国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75,共3页
作为《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画皮》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深入人心的形象塑造和对封建社会中两性关系的讽喻广为人知,并颇具当代文本作品的气质。也许正因于此,在1966年、2008年与2012年,《画皮》被三度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尽... 作为《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画皮》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深入人心的形象塑造和对封建社会中两性关系的讽喻广为人知,并颇具当代文本作品的气质。也许正因于此,在1966年、2008年与2012年,《画皮》被三度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尽管三部影片皆以《画皮》为名,但它们的影像内容却相差甚远。在1966年的最初版本中,影片基本遵循了原著中的大部分内容,颇具志怪小说的风范,贴近于借古讽今的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皮》 形象塑造 两性关系 借古讽今 志怪小说 《聊斋志异》 三度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
5
作者 王育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宫怨诗是唐诗的精华,诗人寄情于宫怨,拟古乐府仿写,表达了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除了表达原有的失宠幽怨与希翼复宠的宫怨意味外,借古讽今与借宫怨以自况两层含义较为明显。而其他不入乐府的宫怨诗,其本旨即是借宫怨所包含的君妃关... 宫怨诗是唐诗的精华,诗人寄情于宫怨,拟古乐府仿写,表达了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除了表达原有的失宠幽怨与希翼复宠的宫怨意味外,借古讽今与借宫怨以自况两层含义较为明显。而其他不入乐府的宫怨诗,其本旨即是借宫怨所包含的君妃关系以寄寓诗人君臣遇合的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怨 怨入骨髓 借古讽今 托古自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欠严密的《六国论》 被引量:3
6
作者 董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8-39,共2页
苏洵的《六国论》无疑是一篇经典的史论,它借古讽今,直陈时弊,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极具现实的针对性。不过,从论证的严密性角度加以审视,它是有缺陷的,解读时有必要向学生指出。因为有些老师在教议论文写作时,把它作为范本向初... 苏洵的《六国论》无疑是一篇经典的史论,它借古讽今,直陈时弊,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极具现实的针对性。不过,从论证的严密性角度加以审视,它是有缺陷的,解读时有必要向学生指出。因为有些老师在教议论文写作时,把它作为范本向初学写作议论文的学生推荐。笔者认为,这样做值得慎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国论》 论证 借古讽今 议论文 严密性 学生 苏洵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鹅的“最后一歌”——《亚瑟王朝廷上的美国佬》评析
7
作者 林文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52-55,共4页
《亚瑟王朝廷上的美国佬》一书在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详细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指出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借古讽今而其艺术价值则是多方面的,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借古讽今 幽默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武林外传》
8
作者 吕瑞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8-69,共2页
80集的大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狂潮,它颠覆了以往情景喜剧的模式,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郭芙蓉""佟湘玉"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5年之后,电影版的《武林外传》带着观众们的期待... 80集的大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狂潮,它颠覆了以往情景喜剧的模式,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郭芙蓉""佟湘玉"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5年之后,电影版的《武林外传》带着观众们的期待亮相于银幕,围绕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纵观武林中的人生百态,它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嬉笑怒骂中给我们揭示了事情的本质,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引起了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林外传》 借古讽今 房子 股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工作中要善用“借”的艺术
9
作者 闫治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领导艺术 领导工作 “借” 借题发挥 借古讽今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修诋毁“焚书坑儒”就是攻击我国文化大革命
10
作者 腾山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一九六六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点燃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这埸革命声势浩大,威力猛烈,震撼了整个世界。我国和全世界革命人民欢欣鼓舞,热烈赞扬。但是,帝、修、反却一片惊慌,百般诽谤,其中苏修叛徒集团的嗓门最... 一九六六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点燃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这埸革命声势浩大,威力猛烈,震撼了整个世界。我国和全世界革命人民欢欣鼓舞,热烈赞扬。但是,帝、修、反却一片惊慌,百般诽谤,其中苏修叛徒集团的嗓门最高,叫得最响。他们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对这埸革命进行了全面的、赤裸裸的攻击。同时,采取“借古讽今”的手法,反法骂秦,诋毁“焚书坑儒”,借以攻击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焚书坑儒 攻击 无产阶级 世界革命 借古讽今 毛主席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