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站台环境与候车行为对感知候车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祥龙 冯树民 吴海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改善公交候车乘客感知状态,增强常规公交吸引力,调查9种不同类型常规公交站台的设施以及1 024位乘客的行为和感知状态,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乘客候车行为与站台设施、候车行为与感知时间偏差、站台设施与感知时间偏差之间的关... 为改善公交候车乘客感知状态,增强常规公交吸引力,调查9种不同类型常规公交站台的设施以及1 024位乘客的行为和感知状态,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乘客候车行为与站台设施、候车行为与感知时间偏差、站台设施与感知时间偏差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感知时间偏差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长椅、顶棚、实时信息提示、Wi-Fi等站台设施与上网、走来走去、无行为等候车行为显著相关,任一设施都会增加上网人数,有Wi-Fi使得走来走去和无行为候车乘客的数量减少,有长椅的站台选择走来走去这一候车行为的乘客数量减少.这些站台设施的提供都可以降低感知偏差,乘客采取打电话、上网和读报刊杂志等行为也可以降低自身的感知偏差,而抽烟、走来走去和无行为的候车状态会导致感知偏差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站点 站点设施 候车行为 感知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屏蔽门的岛式地铁车站站台宽度设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娇蓉 马山 刘学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0-1515,共6页
通过视频识别和实地观测,基于乘客候车行为提出岛式站台乘客候车6个阶段站台功能区域转变的方式,遵循乘客安全候车和顺利流通的原则,提出上、下行列车等待区和流通区互不重叠、相互独立的要求,确定考虑等待区长度和流通区宽度的站台宽... 通过视频识别和实地观测,基于乘客候车行为提出岛式站台乘客候车6个阶段站台功能区域转变的方式,遵循乘客安全候车和顺利流通的原则,提出上、下行列车等待区和流通区互不重叠、相互独立的要求,确定考虑等待区长度和流通区宽度的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并与现行规范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对比,说明现行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新方法符合加设屏蔽门的站台运行特点,可以为轨道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式站台 屏蔽门 站台宽度 候车行为 等待区 主要流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