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梦雯
刘传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双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重维度的检验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产业在地区间的布局和对要素吸引力改变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嵌入各个行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倒
“
n”
型
曲线
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集聚与碳排放: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
21
2
作者
孙猛
费不凡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5,共14页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在集聚效率与节能减排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探讨人口集聚与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分析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非...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在集聚效率与节能减排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探讨人口集聚与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分析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系统而稳健的实证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当前大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减排效应的第一阶段,发挥城镇人口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碳排放、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临近省份的人均碳排放增加会加剧本地排放水平提升,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扩散效应有利于提高发展效率、促进全局减排。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以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为作用渠道,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价格的非线性机制决定了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的“倒N”型曲线关系。应推动以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为特征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以大城市为辐射中心、以周边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联动机制,进而助力人口集聚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碳排放
空间溢出效应“
倒n”型曲线
作用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梦雯
刘传明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CJL004)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数字经济推动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DJJJ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计量检验”(项目编号:202230)。
文摘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双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重维度的检验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产业在地区间的布局和对要素吸引力改变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嵌入各个行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倒
“
n”
型
曲线
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
型
Keywords
digital eco
n
omy
e
n
ergy savi
n
g a
n
d emissio
n
reductio
n
i
n
dustrial agglomeratio
n
i
n
verted
n
-shape curve
spatial correlatio
n
n
etwork
Spatial Dubi
n
Model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集聚与碳排放: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
21
2
作者
孙猛
费不凡
机构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5,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省域碳生产率增长潜力研究(17CJY023)。
文摘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在集聚效率与节能减排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探讨人口集聚与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分析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系统而稳健的实证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当前大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减排效应的第一阶段,发挥城镇人口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碳排放、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临近省份的人均碳排放增加会加剧本地排放水平提升,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扩散效应有利于提高发展效率、促进全局减排。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以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为作用渠道,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价格的非线性机制决定了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的“倒N”型曲线关系。应推动以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为特征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以大城市为辐射中心、以周边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联动机制,进而助力人口集聚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碳排放
空间溢出效应“
倒n”型曲线
作用渠道
Keywords
Populatio
n
Agglomeratio
n
Carbo
n
Emissio
n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I
n
verted
n
-Shaped Curve
Actio
n
Cha
n
n
el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周梦雯
刘传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口集聚与碳排放: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孙猛
费不凡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