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倒梯形巷道顶板全长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立虎
王雁冰
王敏
于冰冰
-
机构
山东能源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2,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902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934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23JCCXLJ02)。
-
文摘
针对长城五矿1902S回风巷倒梯形煤巷的高地应力产生的围岩稳定性差,支护体失效的问题,在实地调研施工现场后,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原方案的支护失效体制,并提出“全长锚固锚索+组合支撑钢墩柱+W型钢带+钢筋锚网+钢带”的联合支护技术,从顶板围岩的变形量和帮部相对移近量两方面来分析矿压显现规律。结论如下:原方案锚杆锚索的组合支护体应力偏分布,不能解决倾斜顶板帮角处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全长锚索支护对应顶板离层和应力集中位置,并采用支撑钢墩柱对顶帮角处进行补强支护,矿压监测数据显示,该技术明显改善了顶板的围岩稳定性,有效地减轻了帮部的压力和变形,锚索的承拉效果明显强于锚杆,为解决不规则巷道的顶板支护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
关键词
倒梯形
高地应力
全长锚固锚索
数值模拟
矿压显现规律
-
Keywords
inverted trapezoid
high ground stress
full length anchorage cabl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law of mine pressure appearance
-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主桁倾角对倒梯形钢桁梁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2
-
-
作者
滕培松
吴聪
向敏
刘小兵
-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313)。
-
文摘
针对主桁倾角变化对倒梯形钢桁梁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的问题,以某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为例,针对不同的主桁倾角,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建立简化的三维分析模型,对钢桁梁节段进行风场模拟,分析不同主桁倾角下的钢桁梁断面静风气动力系数、涡振性能以及流场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受主桁倾角变化影响明显,主桁倾角为10°时,钢桁梁的升力系数较优,此时钢桁梁承受较小的竖向风荷载;主桁倾角为0°时,钢桁梁的力矩系数较优,此时钢桁梁承受较小的扭转风荷载;主桁倾角对钢桁梁在0°和6°风攻角条件下的涡激性能影响明显,涡振性能在主桁倾角为2.5°和5°时较优;随着主桁倾角的增大,钢桁梁内部风速存在的减速现象减弱,有利于内部行车稳定;主桁倾角的变化对湍动能的分布影响明显,随着主桁倾角的增大,钢桁梁内部湍动能的增大效果减弱,而钢桁梁背风侧湍动能的增大效果加强;通过综合对比多类气动特性,主桁倾角为5°的钢桁梁的气动特性较优。研究得出了主桁倾角变化对倒梯形钢桁梁主梁气动特性和空间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可为后续钢桁梁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工程结构其他学科
铁路桥梁
主桁倾角
倒梯形钢桁梁
气动特性
CFD数值模拟
-
Keywords
other disciplines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
railway bridge
inclination angle of main truss
inverted trapezoidal steel truss
pneumatic characteristics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U442.5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8.21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斜向风作用下倒梯形桁梁桥气动力参数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郑史雄
张龙奇
张向旭
张俊明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443)~~
-
文摘
为研究气动力参数对倒梯形断面公铁两用桁梁桥在斜向风作用下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2种不同断面尺寸的倒梯形断面桁梁模型,针对成桥状态与施工状态,在大范围风偏角(0°-180°)与不同风攻角来流条件多种组合工况下进行风洞试验,测量其五分力系数,并将试验值与传统斜向风分解理论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横桥向力系数最大值均发生在风偏角为15°左右时,顺桥向力系数最大值发生在风偏角为60°左右时;对于此类断面桁梁桥,横桥向风致响应计算时,横桥向来风时不一定是最不利来流,且顺桥向力不能忽略。对比风洞试验结果与斜向风分解理论表明,两者得出的顺桥向力系数与横桥向力系数的比值有一定的偏差。
-
关键词
桁梁桥
倒梯形断面
斜向风
气动力参数
风偏角
风攻角
风洞试验
-
Keywords
truss girder bridge
inverted trapezoid section
skew wind
aerodynamic parameter
wind yawed angle
wind attack angle
wind tunnel test
-
分类号
U448.21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综放工作面倒梯形开采技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伟
贾坡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兖州矿业集团南屯煤矿
-
出处
《煤矿开采》
2008年第2期41-42,51,共3页
-
文摘
介绍了采区边界工作面采用倒梯形开采工艺及设备撤除方法,通过倒梯形开采,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为矿井边角煤的开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
关键词
综放
倒梯形
开采技术
-
分类号
TD823.4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倒梯形桁架桥断面气动参数研究
被引量:9
- 5
-
-
作者
邹明伟
郑史雄
唐煜
郭夏
张龙奇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43)
国家自然科学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434205)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15G002-A)
-
文摘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倒梯形桁架主梁断面二维等效模型和气动导纳函数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外轮廓和实面积比不变的原则,建立斜腹杆位置不同的二维模型,识别其静力三分力系数并与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二维等效模型。随后基于二维SST k-ω湍流模型和2D LES模拟,对二维等效模型分别进行气动导纳数值识别,识别结果与风洞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RANS的SST湍流模型还是2D LES模拟,二维等效模型气动导纳识别结果均与Sears函数较为接近,而SST k-ω模型气动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吻合良好;采用文章所用模型简化和数值识别方法,可对桁梁的气动参数进行有效识别。
-
关键词
倒梯形桁架梁桥
静力三分力系数
气动导纳
数值模拟
二维等效模型
-
Keywords
Inverted trapezoid truss girder
Static coefficients
Aerodynamic admitt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Two-dimensional equivalent model
-
分类号
TU973.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U441.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大倾角倒梯形煤巷新型配套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9
- 6
-
-
作者
孙立虎
王敏
于冰冰
高正华
-
机构
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34001)。
-
文摘
针对长城五矿1902S回风巷大倾角倒梯形巷道机械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巷道地质环境和巷道设计断面,对掘进支护配套装备进行优化改进,形成“大功率综掘机+单轨吊四臂液压锚杆钻车+自移机尾+小型柴油单轨吊+皮带集控”的自动化快速掘进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工艺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人员的数量,同时该工艺有效利用巷道的上部空间,实现掘进机与单轨吊锚杆钻车之间“上下行走,掘支衔接”的协同作业目标。对比于原人工风钻工艺,新型配套快速掘进工艺可以根据顶板状况进行双排距(单排距为0.8 m)和三排距的掘进进尺施工,日进尺从原工艺的7.8 m(双排距三班)提高到15.6 m(三排距4班),新型配套快速掘进工艺现场应用的双排距施工月平均进尺达到368 m,三排距的施工月平均进尺达到392 m,最大提高42.03%。为解决倒梯形(倾斜顶板)等特殊断面形状巷道的快速掘进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
关键词
大倾角
倒梯形巷道
智能化
快速掘进
掘进工艺
-
Keywords
large dip angle
inverted trapezoidal roadway
intelligentization
rapid excavation
excav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D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倒梯形单脊波导缝隙行波阵的设计
- 7
-
-
作者
黄庆福
陈小强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出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67009/E0703)
铁道部重点项目基金资助(2011X008-D)
-
文摘
为了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的要求,应用FEM(有限元法)编程计算出倒梯形单脊波导的截止波长和损耗系数,在考虑缝隙间互耦的情况下,采用行波近似计算了倒梯形脊波导缝隙阵的有源导纳,结合HFSS(三维高频结构电磁场仿真)软件提取了缝隙的归一化有源导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26元X波段倒梯形单脊波导缝隙行波阵。仿真结果表明,副瓣电平<-25dB,具有良好的驻波特性。
-
关键词
互耦
倒梯形单脊波导
有源导纳
行波阵
-
Keywords
mutual coupling
inverted trapezoidal single-ridge waveguide
active admittance
traveling-wave slot array
-
分类号
TN820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
-
题名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设计
- 8
-
-
作者
杜春林
周倩
邓宇
涂莹莹
奚绉画
-
机构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四川交通技师学院
-
出处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
基金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城科字2023第1-10号)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661)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304301)。
-
文摘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震挡块,桥塔处设置大吨位纵向抗震粘滞阻尼器。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采用2片主桁倒梯形断面,三角形桁式,主桁横向间距18 m、高12.606 m,节间长15 m。桥塔采用水滴形混凝土结构,总高236 m,设3道横梁。斜拉索采用∅7.0 mm镀锌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HDPE护套成品索,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梁端采用创新型双锚拉板锚箱式索梁锚固,塔端采用环向预应力锚固。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整体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轨道+汽车荷载共同作用下,主桥结构挠跨比为1/1204;最大双悬臂状态和单悬臂状态下结构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7.8和23.4,结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倒梯形断面
双锚拉板锚箱
水滴形桥塔
有限元法
桥梁设计
-
Keywords
road-light rail bridge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truss
inversed trapezoidal cross-section
anchor box with double tensile anchor plate
water-drop-shaped pyl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bridge design
-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深江铁路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主桥方案构思与总体设计
- 9
-
-
作者
刘振标
夏正春
印涛
文望青
严爱国
-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桥梁工程实验室
-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2,共9页
-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N2021G034)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计划课题(2021-B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项目(2021K015)。
-
文摘
深江铁路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3×100+808+3×100)m超短边跨钢-混组合混合梁斜拉桥,一跨跨越通航水域。该桥公铁分层布置,上层布置8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布置4线铁路。主梁采用倒梯形双主桁截面,桥面布置紧凑、受力明确、经济性好。中跨主梁采用板桁-箱桁组合结构钢梁,桥面结构参与主桁受力,具有高效综合性能。边跨主梁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叠合板-桁组合梁,融结构受力和锚固压重于一体,叠合板采用32 cm厚预制板+40 cm厚现浇层。钢-混结合段采用“钢格室+承压板”构造,钢-混结合面位于桥塔向中跨侧4.6 m。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基础采用35根直径4.0 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2000 MPa的平行钢丝成品索,最大规格为PES(C)7-547。索梁锚固采用副桁弦杆节点兜底钢锚箱结构,传力可靠、抗疲劳性能好。索塔锚固创新地采用自平衡交叉混合锚固技术,以适应大规格斜拉索锚固。钢桁梁采用“纵向分段、横向分区”制造、运输、现场吊装的施工方案。
-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超短边跨多辅助墩体系
倒梯形双主桁截面
混合梁
钢-混组合梁
自平衡交叉锚固
桥梁设计
-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rail-cum-road bridge
a system of very short side span and multiple auxiliary piers
inverse-trapezoidal cross-section of two planes of trusses
hybrid girder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
self-balancing cross-over anchor
bridge design
-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8.1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高层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剪力墙合理刚度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刘小换
余尚
刘彦辉
-
机构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1,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22KQNCX148)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校级课题(2024LG01)。
-
文摘
针对高层框架剪力墙隔震体系,基于隔震层上部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原理,建立了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在倒梯形荷载作用下的简化模型,推导了倒梯形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表达式。采用弯剪型三质点模型,进一步推导了三质点模型的质量矩阵和柔度矩阵,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根据底部剪力相等原理,得到了以层间位移角为限值约束条件下的剪力墙合理刚度表达式。提出了高层框架剪力墙隔震体系的剪力墙合理刚度交互设计方案。最后以一栋12层的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为数值算例,按照剪力墙合理刚度的理论推导和交互设计方案,进行剪力墙合理刚度的计算和设计,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和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高层框架剪力墙
隔震结构
倒梯形荷载
合理刚度
协同工作
-
Keywords
high-rise frame-shear wall
isolation structure
inverted trapezoidal load
reasonable stiffness
collaborative work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分区内排露天煤矿压帮留沟模式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马力
王恒荣
罗科
李瑞行
靳新宇
常治国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山西焦煤集团山煤国际河曲露天煤业有限公司
新疆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4-1844,共11页
-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4JC-YBMS-364)。
-
文摘
大型露天煤田安全高效集约化开发是露天煤炭开发的发展趋势,以分区开采为主要开发模式的大型露天煤田具有安全高效、回采率高、投资回收期短的显著优势,同时可以利用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回填剥离物料形成内排土场,并降低剥离物料对土地的压占及破坏。针对大型露天煤矿分区开采衍生出相邻采区间二次剥离量大的问题,在考虑压帮内排留沟模式影响基础上,结合外排空间受限条件,以内排加高分析不同压帮留沟模式对剥采与运输系统的影响,建立全压帮及半压帮内排总费用模型,并对半压帮倒三角和倒梯形留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费用补偿法,以全压帮内排为参照,在剥离物料不外排的条件下,综合考虑内排容量,构建压帮内排倒三角留沟模式与倒梯形留沟模式的留沟高度优化模型以及内排搭桥移设步距优化模型。对山西河曲露天煤矿首采区与二采区间留沟高度及运输系统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半压帮内排经济效益显著,压帮内排倒三角留沟总费用随着留沟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总经济效益先减小后增大,最佳留沟高度为110 m,内排搭桥最佳移设步距为104 m,相对全压帮内排节约10080万元;压帮内排倒梯形留沟总费用随着留沟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总收益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留沟高度为67 m,内排搭桥最佳移设步距为264 m,相对全压帮内排节约24540万元。留沟面积相等的条件下,倒三角留沟模式留沟深度较大,对单侧剥离物料运输系统影响较大,内排土场工作线长度较长,一般适用于内排空间紧张的露天煤矿;倒梯形留沟模式留沟深度较小,内排容量受到一定限制,一般适用于内排空间较大的露天煤矿。
-
关键词
全留沟内排
全压帮内排
倒三角留沟
倒梯形留沟
内排搭桥
-
Keywords
full ditch inner row
inner dumping with end-wall fully covered
remaining ditch of inverted triangle
remaining ditch of inverted trapezoidal
inner row bridge
-
分类号
TD804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
-
题名沙-草-河的自然地景复现——鄂尔多斯智慧体育公园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无
-
机构
PLAT ASIA建筑设计
-
出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7,共7页
-
文摘
PLAT ASIA建筑设计获委托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占地19.7 hm2的视界广场公园更新为满足全年龄层人群使用需求的智慧体育公园。视界广场公园地块被4条城市道路清晰围合为倒梯形,周边分布有住宅区、办公楼、学校、会展中心等;原公园南北轴线上分别矗立着视界之眼和鄂尔多斯之眼两个主题雕塑;全园仅北侧设有两个公共卫生间,南侧设有门球场地,园路多为砖铺,中轴上仅设有单段跑道;园内密植林在近10年因自然演替和疏于管理逐渐荒野化。
-
关键词
公共卫生间
南北轴线
建筑设计
会展中心
智慧体育
园路
住宅区
倒梯形
-
分类号
TU986.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黑斑蛙蝌蚪培育技术
- 13
-
-
作者
吴婷
汤建
姚红艳
陈敦学
-
机构
黄平县水产站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269号)。
-
文摘
黑斑蛙俗称青蛙,现将黑斑蛙蝌蚪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繁殖设施的建设种蛙池可以设计为沟垅结构,面积以300米^(2)左右为宜,整体呈长方形。其中沟为倒梯形,下底宽50厘米、上底宽100厘米,而垅结构则为梯形,与沟相对应。其中沟内主要用于受精卵的孵化和蝌蚪培育、变态等,而垅结构则主要用于种蛙摄食食台和幼蛙变态上岸开展食性驯化场所。
-
关键词
倒梯形
培育技术
黑斑蛙
长方形
底宽
变态
-
分类号
S966.3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跨567m钢桁梁斜拉桥设计
被引量:19
- 14
-
-
作者
李卫华
杨光武
徐伟
-
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5,共6页
-
文摘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采用(81+243+567+243+81)m连续钢桁梁双塔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上层布置4车道高速公路,下层布置双线铁路。主梁采用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截面,腹杆倾斜设置(斜率达1∶2.7),主桁采用正N形桁式结构。公路桥面采用纵、横梁支撑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铁路桥面采用多横梁支撑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每个主桁上弦节点处均设有横向联结系。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桥面锚固系统内置于主桁上弦杆内。该桥采用悬臂散拼法架设,为解决斜主桁悬臂架设的技术难题,腹杆在节点外拼接。
-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钢桁梁
倒梯形截面
钢锚箱
桥梁设计
-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rail-cum-road bridge
steel truss girder
inverted trapezoidalsection
steel anchor box
bridge design
-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图形反转工艺制作OLED器件的阴极分离器
被引量:5
- 15
-
-
作者
王军
杨刚
蒋亚东
于军胜
林慧
成建波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
基金
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阳光集团联合OLED器件研发资助项目(W050317)
-
文摘
应用AZ5214光刻胶的反转特性,在玻璃基板上制作OLED器件的阴极分离器。指出影响倒梯形形状的主要因素为涂胶厚度、曝光量和反转烘烤。SEM测试表明分离器的断面呈倒梯形,倾角约为45°,胶厚3μm。得到了优化的制备分离器工艺参数:匀胶转速1200r/min,烘烤温度100℃,时间90s,曝光时间0.8s,反转烘温度125℃,时间45s,泛曝光时间5.5s,显影时间40s。
-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阴极分离器
图形反转
光刻
倒梯形
-
Keywords
OLED
cathode separator
image reverse
photolithography
reverse trapeziform shape
-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873.3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
-
题名适用于厚膜剥离的图形反转双层胶光刻技术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郭喜
支淑英
杨春莉
巩爽
-
机构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59,共3页
-
文摘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厚膜剥离的图形反转双层胶光刻技术,采用图形反转胶和正型光刻胶,选择合适的光刻工艺形成了光刻胶"倒梯形"的剖面结构,可以成功剥离与胶层厚度相同的膜层,厚度可达13μm。同时对一些技术机理和关键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图形反转
双层光刻胶
厚膜剥离
倒梯形
-
Keywords
image-reversal
dual layer resist
thick film lift-off
reverse trapeziform shape
-
分类号
TN20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用于磁控溅射膜的一种剥离技术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刘娅
杨正兵
蒋欣
李磊
何西良
徐阳
-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1-333,336,共4页
-
文摘
为了解决磁控溅射膜的剥离问题,该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双层胶剥离技术。通过调整双层光刻胶的坚膜时间、坚膜温度和显影时间,制备出好的光刻胶倒梯形形貌,得到磁控溅射膜较好的剥离效果。为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研制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
关键词
磁控溅射
剥离工艺
双层胶
倒梯形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
-
Keywords
magnetron sputtering
lift-off process
bi-layer glue
T-top
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FBAR)
-
分类号
TN65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
-
题名大断面煤巷底鼓和巷帮控制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刘新河
赵天佑
崔石磊
于海洋
-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6,共3页
-
文摘
针对中平能化三环公司5#煤层采区下山大断面矩形煤巷煤壁易松动脱落、锚杆外露,造成片帮空顶、底鼓等问题,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计算,以及矿山压力观测,结果表明巷道断面形状应由矩形改为倒梯形,同时施工程序从一次成巷改为台阶式掘进。对已施工巷道进行实测和观察,采用倒梯形断面的巷道变形量小,煤壁稳定,易维护,底鼓量小,安全和经济效果相当明显。
-
关键词
大断面煤巷
顶底板管理
倒梯形煤巷
台阶式掘进
-
Keywords
large cross-sectional coal drift
coal drift support
roof and floor control
inversed trapezoid cross-section
stepped drift heading
-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厚壁烟囱的定向爆破
- 19
-
-
作者
刘宏刚
白立刚
张俊兵
-
机构
铁道部第三工程局
-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3年第3期119-125,共7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和工厂的改造工程中,经常需要拆除旧有建筑物,如厂房、水塔、烟囱等,尤其是烟囱的拆除更多。几年来我们定向爆破烟囱、水塔13座,其中壁厚在80厘米以上的有三座(我们定义壁厚大于80厘米为厚壁烟囱),见表1。
-
关键词
旧有建筑
爆破切口
倒塌过程
爆破拆除
中壁
爆破参数
周围环境
倒梯形
切口长度
八字型
-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基于微测辐射热计读出电路的DAC设计
- 20
-
-
作者
蔡泓
唐祯安
谢冬雪
黄伟奇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6113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274076)
-
文摘
微测辐射热计受制作材料、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导致探测信号失真。基于CSMC 0.18μm Mix Singal RF 1P6M工艺设计了一个10位精度的R-2R倒梯形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DAC),为微测辐射热计读出电路提供可调节的偏置电压,补偿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提高成像质量。电路仿真结果显示,在3.3 V电源电压下,DAC满量程功耗小于2 m W。当采样频率为2 MHz、输入频率为5.86 k Hz时,无杂散动态范围为75.9 d B。微分非线性误差小于0.32 LSB,积分非线性误差小于0.21 LSB。
-
关键词
微测辐射热计
读出电路
非均匀性
R-2R倒梯形电阻网络DAC
-
Keywords
microbolometer
readout circuit
heterogeneity
R-2R trapezoidal resistance network DAC
-
分类号
TN43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