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7度设防等跨RC框架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陆新征 唐代远 +1 位作者 叶列平 施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0,共8页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主要采用基于小震下的构件承载力计算保证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配合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变形能力,缺乏大震抗倒塌定量计算。而实际地震震害表明,即使是同类结构,其结构体系参数对其抗地震倒塌能力也有很大影响。...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主要采用基于小震下的构件承载力计算保证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配合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变形能力,缺乏大震抗倒塌定量计算。而实际地震震害表明,即使是同类结构,其结构体系参数对其抗地震倒塌能力也有很大影响。为此,本文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按照7度抗震设防设计了24个不同跨度、层数和层高的RC框架结构,采用多个地震输入下的逐步增量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IDA方法),对其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参数对其抗地震倒塌能力有重要影响,其中跨度和层数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倒塌能力 增量动力分析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倒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轴压比对我国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唐代远 陆新征 +1 位作者 叶列平 施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5,共10页
首先用纤维模型和美国ATC-63委员会推荐的IDA方法,对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24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度设防,跨度、层高、层数不同)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框架柱轴压比是影响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轴压比... 首先用纤维模型和美国ATC-63委员会推荐的IDA方法,对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24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度设防,跨度、层高、层数不同)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框架柱轴压比是影响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轴压比和结构的倒塌储备系数CMR具有一定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现行规范轴压比限值偏高是导致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框架柱截面尺寸调整轴压比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控制轴压比可有效改善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倒塌能力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概率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性能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文侠 孙国华 +2 位作者 顾强 万家福 方有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839,共11页
按结构影响系数R=3.4设计了4个不同层数的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算例,利用ATC推荐的44条远场地震波,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对各算例进行了抗震易损性分析,采用基于结构抗倒塌富裕度(collapse margin rat... 按结构影响系数R=3.4设计了4个不同层数的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算例,利用ATC推荐的44条远场地震波,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对各算例进行了抗震易损性分析,采用基于结构抗倒塌富裕度(collapse margin ratio,CMR)的性能评估方法,评估了结构在罕遇地震和特大地震下的倒塌概率.研究发现:按结构影响系数R=3.4设计的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倒塌富裕度CMR随结构总层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所有算例在罕遇地震下的倒塌概率不超过10%(在5%~10%之间),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基于性态设计时结构影响系数R可取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 结构影响系数 易损性分析 倒塌富裕度 倒塌概率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均值谱选取记录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建华 冀昆 +1 位作者 任叶飞 温瑞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以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中的强震记录选取环节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体现不同场址的地震动危险性差异,利用目标地区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的设定地震解耦结果构建条件均值谱(CMS),进而将其进行多次调幅得到对应的目标谱,将匹配选波结果作为... 以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中的强震记录选取环节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体现不同场址的地震动危险性差异,利用目标地区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的设定地震解耦结果构建条件均值谱(CMS),进而将其进行多次调幅得到对应的目标谱,将匹配选波结果作为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的输入.以自振周期为0.5、1.0和1.5 s的3个平面框架为算例,在中国两个城市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构建CMS谱,进行IDA分析,并将与当地一致概率谱、罕遇地震规范谱以及ATC63数据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结果表明基于规范目标谱得到的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最陡峭,基于一致概率谱与ATC63数据集得到的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次之,CMS对应的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最平缓.同时,对于较长周期的1.5 s结构,本文建议采用包络CMS谱来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否则采用单点周期CMS谱会使得倒塌易损性计算结果显著低估实际的倒塌超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记录选取 IDA 地震危险性 条件均值谱 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支座布置形式对坡地吊脚楼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瑞锋 刘立平 +2 位作者 尹力 韩树旺 李英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以坡地吊脚楼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不等高嵌固的特点,分别设计了无隔震、基础隔震和第二层柱底隔震(层间隔震)这3种三维吊脚框架结构算例。开展算例模型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隔震支座布置形式对吊脚框架结构动力响... 以坡地吊脚楼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不等高嵌固的特点,分别设计了无隔震、基础隔震和第二层柱底隔震(层间隔震)这3种三维吊脚框架结构算例。开展算例模型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隔震支座布置形式对吊脚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破坏模式以及地震倒塌概率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将隔震技术运用于坡地吊脚框架结构中可以控制结构动力响应,为改善吊脚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提供了新途径;设置基础隔震可改善结构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降低吊脚柱之间剪力差异,提高吊脚短柱安全储备,但不同标高处隔震支座的变形存在差异;与基础隔震相比,层间隔震对结构损伤控制的能力更优,层间隔震模型上部楼层变形更为均匀,地震倒塌概率更低,但在层间隔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适当减小吊脚柱间侧向刚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脚框架结构 隔震支座 抗震性能 动力响应 地震倒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巨震的四级地震设防水平一致风险导向定义与决策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吕大刚 周洲 +1 位作者 王丛 于晓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52,共12页
防止结构倒塌、保障生命安全是确定抗震设防标准的首要目标。抗震设防水准的决策应该从只考虑地震危险性的"一致危险"原则向考虑地震危险性区域差异和工程结构抗倒塌能力不确定性的"一致风险"原则过渡。新颁布的第... 防止结构倒塌、保障生命安全是确定抗震设防标准的首要目标。抗震设防水准的决策应该从只考虑地震危险性的"一致危险"原则向考虑地震危险性区域差异和工程结构抗倒塌能力不确定性的"一致风险"原则过渡。新颁布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提出第四级设防水准"极罕遇地震"(或"巨震"),但是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抗震设计从当前的三水准设防原则向四水准设防原则转变已成为当前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各国对巨震的定义还比较混乱。该文阐述四级地震设防水平决策的风险导向原理,提出确定风险导向地震设防水平的解析方法。针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环境和抗震设防情况,给出目标倒塌风险以及相应于巨震、大震和中震的目标条件倒塌概率的建议值。采用这些建议值以及地震危险性参数的简化确定方法,初步计算并得到了相应于四级地震设防水准的风险导向地震动参数PGA值。通过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最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我国学者对各级设防水准地震定义的PGA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文得到的巨震PGA值大于最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定义的巨震PGA值,而小震、中震和大震的PGA值则小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PGA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震 设防水平 一致风险 风险导向 目标倒塌风险 目标条件倒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路桥梁风险法确定设防船撞力评述 被引量:23
7
作者 姜华 王君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前桥梁设防船撞力问题在国内深受关注,国内规范将船撞力看作偶然荷载指导桥梁设计和美国联邦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基于风险设防船撞差距较大。通过总结美国联邦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在确定桥梁设防船撞力时的总体思想和技术方法,在对其推荐方... 目前桥梁设防船撞力问题在国内深受关注,国内规范将船撞力看作偶然荷载指导桥梁设计和美国联邦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基于风险设防船撞差距较大。通过总结美国联邦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在确定桥梁设防船撞力时的总体思想和技术方法,在对其推荐方法——方法Ⅱ进行深入解释和推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各关键部分的内在联系,以供国内今后桥梁船撞设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船撞桥概率 倒塌概率 设计船只 船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冷却塔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长东 王朋国 +1 位作者 张许 田苗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人字支柱是RC双曲冷却塔结构的薄弱部位,在大震作用下,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为了提高RC双曲冷却塔的抗震能力,本文选用4种方案对该结构进行加固,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各方案下冷却塔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及顶点位移包络线。采用ABAQU... 人字支柱是RC双曲冷却塔结构的薄弱部位,在大震作用下,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为了提高RC双曲冷却塔的抗震能力,本文选用4种方案对该结构进行加固,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各方案下冷却塔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及顶点位移包络线。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分析模型,选择合理的地震动记录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选取材料应变和地面峰值加速度PGA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和强度参数并依次定义了四个极限状态。得到各方案下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和倒塌概率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各方案下结构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分析结果表明:4种加固方案对减弱结构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中增设橡胶支座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冷却塔 抗震加固 易损性 倒塌概率 损伤指标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高层建筑地震安全指数判定系统
9
作者 乔妙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以深圳市高层建筑为研究实例,介绍了香港大学的城市灾害损失评估及应急反应管理系统,并采用此系统内置的建筑易损性分析模块,结合泛珠三角地区灾害危险性概率模式,场地特征及高层建筑实地调查分析结果,从建筑安全性角度对深圳市的标志... 以深圳市高层建筑为研究实例,介绍了香港大学的城市灾害损失评估及应急反应管理系统,并采用此系统内置的建筑易损性分析模块,结合泛珠三角地区灾害危险性概率模式,场地特征及高层建筑实地调查分析结果,从建筑安全性角度对深圳市的标志性建筑进行危险性分析,进而对深圳市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管理建设提出建议。作为应用实例,模拟一定概率条件下的灾难事件发生时的建筑物损坏情况,归纳出高层建筑的损坏模式,总结深圳市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隐患,提出目前防灾减灾急需实施的相应步骤:建议在一元化的城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下,整合各个灾种防灾减灾管理部门的资源,以科学分析软件为灾情模拟和决策预案制定的工具,使危机处理的理念由领导决策型转向科学分析型,加强城市应对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评估 应急反应 高层建筑破坏模式 地震安全指数 倒塌概率 转换层结构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