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倒刺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梦茹 邹婷 +3 位作者 陈颀超 李超婧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8-184,192,共8页
为深入研究倒刺缝合线并促进其高品质产品的开发,对目前国内外倒刺缝合线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回顾了倒刺缝合线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其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性能要求;其次,详细分析了倒刺缝合线的材料、倒刺的几何形状和排列方式、止... 为深入研究倒刺缝合线并促进其高品质产品的开发,对目前国内外倒刺缝合线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回顾了倒刺缝合线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其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性能要求;其次,详细分析了倒刺缝合线的材料、倒刺的几何形状和排列方式、止挡元件的结构及其与使用效果的相关性;此外,介绍了4种倒刺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切割、激光切割、模具注塑和外加倒刺并固定;最后,概述了倒刺缝合线在整形美容及骨科、泌尿科、消化科、妇产科等其他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倒刺缝合线性能优良但仍存在相关临床并发症,指出了倒刺缝合线在材料、制备工艺、性能提高方面的发展方向以期在未来提供更好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合线 倒刺结构设计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倒刺 医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PPDO倒刺缝合线的体外降解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梦茹 赵新哲 +5 位作者 邹婷 陈颀超 李超婧 张斌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
可降解倒刺缝合线的降解过程需要与伤口愈合时间相适应,为了深入研究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dioxanone),PPDO)倒刺缝合线的倒刺结构及缝合线规格对其降解情况的影响,采用多种规格的PPDO倒刺缝合线和PPDO光滑缝合线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试验... 可降解倒刺缝合线的降解过程需要与伤口愈合时间相适应,为了深入研究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dioxanone),PPDO)倒刺缝合线的倒刺结构及缝合线规格对其降解情况的影响,采用多种规格的PPDO倒刺缝合线和PPDO光滑缝合线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试验对比。结合不同降解时间点,对缝合线的形貌、直径、质量、热力学性能、红外光谱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倒刺缝合线在降解8星期(56d)内的各项性能较稳定,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为软组织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持,但8星期后缝合线发生碎裂且降解过程加快,倒刺结构和缝合线规格对PPDO缝合线的降解无明显影响。研究为后续PPDO倒刺缝合线体内降解试验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缝合线 倒刺缝合线 降解 聚对二氧环己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可吸收倒刺缝合线握持力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成悦 左涵 +3 位作者 安琪 李大伟 张伟 付译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1,共6页
握持力是评价非可吸收倒刺缝合线临床应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探究影响非可吸收倒刺缝合线握持力的因素,选择5种不同针型结构的实验室自制倒刺缝合线和1种商用倒刺缝合线,在硅胶仿真模拟皮肤组织上进行弯曲模型握持力测试,并利用显微... 握持力是评价非可吸收倒刺缝合线临床应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探究影响非可吸收倒刺缝合线握持力的因素,选择5种不同针型结构的实验室自制倒刺缝合线和1种商用倒刺缝合线,在硅胶仿真模拟皮肤组织上进行弯曲模型握持力测试,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握持力测试前后不同试样的微观形貌。实验结果显示:缝合线线材的外括角、剪切深度、剪切距离等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倒刺缝合线的握持力;缝合针的形状、弧形、弦长和曲率等结构参数对倒刺缝合线的握持力也有一定影响,相同条件下,圆形针比三角形针的握持力大,缝合针的弧形和弦长越大、曲率越小,倒刺缝合线的握持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合线 非可吸收 握持力 拉伸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与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应用
4
作者 张存 袁宇飞 +6 位作者 李冠军 刘文波 刘婷婷 颜珍珍 李媛媛 谢洋 苗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741-13746,共6页
为探讨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与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线... 为探讨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与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差异。结果表明:观察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皮下瘀斑、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术后7 d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Rasmussen评分、膝关节ROM、切口红肿、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降低术后皮下瘀斑和针刺伤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中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 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 全膝关节置换术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