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种质资源茎杆抗倒伏性状的评价与分析 |
王泓超
凌波
陈小玲
谢展文
张玉婷
李相宜
梁莹莹
程祖锌
林荔辉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水稻籼粳交后代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及配合力分析 |
梁莹莹
钱子燕
肖长春
李相宜
谢展文
王泓超
凌波
张玉婷
程祖锌
林荔辉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东北地区超级杂交粳稻倒伏性状的研究 |
华泽田
郝宪彬
沈枫
张忠旭
王岩
王彦荣
马秀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3 |
76
|
|
4
|
水稻抗倒力及相关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
胡江
藤本宽
郭龙彪
曾大力
张光恒
董国军
王小虎
朱立煌
钱前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5
|
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
张经廷
陈青云
吕丽华
李谦
梁双波
贾秀领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6
|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
李得孝
员海燕
武玉华
周联东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4 |
31
|
|
7
|
叶面喷施烯效唑对谷子抗倒伏性状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高杨
王杰
石丽娟
葛家康
李昱樱
宋喜娥
|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
23
|
|
8
|
水稻根基粗适宜取样量及其与抗倒伏性状的相关分析 |
王小虎
方云霞
张栋
祝阳舟
余海平
胡江
钟卫国
潘斌清
俞良
端木银熙
梁国华
钱前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9
|
江汉鸡A系鸡冠直立/倒伏性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申杰
黄涛
潘爱銮
吴艳
皮劲松
梁振华
孙静
张昊
蒲跃进
谢子晗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
2
|
|
10
|
钾肥施用量对糜子产量 农艺性状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王显瑞
赵敏
张立媛
赵禹凯
|
《河北农业科学》
|
2014 |
9
|
|
11
|
喷施胺鲜酯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高源
梁斌
隋方功
刘建功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
8
|
|
12
|
不同小麦品种(系)抗倒伏性状多样性分析 |
苏亚蕊
孙少光
刘浩婷
郭春强
曹燕燕
黄杰
王君
张振永
齐双丽
廖平安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13
|
取样后处理措施对小麦抗倒伏性状测定结果的影响 |
邵庆勤
万成
李晓庆
任兰天
闫素辉
张从宇
倪鹤
李文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产量的影响 |
沈晓斌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
2023 |
2
|
|
15
|
燕麦倒伏相关性状的SRAP关联分析 |
隋白婧
孙艳楠
纪明雪
王永聪
杨超
齐冰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水稻水培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王小虎
方云霞
祝阳舟
潘斌清
余海平
张栋
曾大力
胡江
钟卫国
俞良
端木银熙
梁国华
钱前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7
|
大豆抗倒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李文滨
吴航
刘冀
张翔超
郭志文
郑立娜
赵雪
韩英鹏
滕卫丽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8
|
黄淮冬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 |
孟令志
买春艳
于立强
刘宏伟
杨丽
李辉利
周阳
张宏军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19
|
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与评价研究进展 |
赵雪
周顺利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2
|
|
20
|
二氢卟吩铁和乙烯利复配喷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蒋伟勤
宋佳敏
车阳
李可
文章荣
文廷刚
李其胜
杜小凤
杨文飞
顾大路
杨威
徐永刚
贾军
刘汉松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