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3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纹波对光电倍增管计数率的影响及补偿方法
1
作者 王小鹏 李家隆 许金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31-2542,共12页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利用放射源射线穿透管道测量溶液密度时,光电倍增管输出计数率易受高压纹波噪声的影响,发生明显衰减,导致密度测量精度下降。为降低纹波噪声对计数率的影响,需要补偿因纹波而衰减的计数率。首先,根据在不同高压纹波...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利用放射源射线穿透管道测量溶液密度时,光电倍增管输出计数率易受高压纹波噪声的影响,发生明显衰减,导致密度测量精度下降。为降低纹波噪声对计数率的影响,需要补偿因纹波而衰减的计数率。首先,根据在不同高压纹波条件下所收集得到的计数率实验数据,建立了计数率与高压纹波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得知,降低高压纹波幅值和频率能够减少高压纹波对计数率的影响。最后,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高压纹波进行抑制,通过调整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因子,实现对计数率的自适应补偿。实验采用40%的酒精溶液进行测试,对补偿前后的计数率及溶液密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补偿前,补偿后所测得的脉冲计数损失率降低至3.54%~5.46%,溶液密度与真实值之间最大偏差为0.019 g/cm3,密度检测精度提高了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纹波噪声 计数率 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增益特性研究
2
作者 贺峦轩 陈萍 +4 位作者 李洁 刘虎林 田进寿 胡文波 吴胜利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式,厘清了影响规律。并优化结构,在不改变打拿极材料和工作电压下,将增益由9.1×10^(6)提升至2.1×10^(7)。提供了一种仿真、设计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方法,可直接观察不同结构对电子运动轨迹和性能的影响,避免在研制光电倍增管时,盲目试结构,造成成本增加且达不到理想性能,能够为国内自主研制高性能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及其他电子、离子探测器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窗光电倍增管 增益优化 结构参数分析 二次电子发射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近红外硅光电倍增管的设计
3
作者 陈力颖 左金 程传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8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硅光电倍增管在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探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平面型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管和一种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通过各向异性腐蚀形成倒金字塔结构,在倒金字塔4个侧面以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p-enrich区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硅光电倍增管在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探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平面型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管和一种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通过各向异性腐蚀形成倒金字塔结构,在倒金字塔4个侧面以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p-enrich区域,增大了PN结的结面积,加大了有效光探测面积,提高了几何填充因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子探测效率,并对相同掺杂浓度的平面型硅光电倍增管和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结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2种器件的击穿电压约为-13 V;微单元尺寸为20μm、过电压6 V时900 nm处的平面型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管和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的光子探测效率分别为11.2%和15.6%,说明2种结构均能够对近红外波段的光进行有效探测,而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能够提高器件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探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电倍增管 倒金字塔结构 近红外 光子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脉冲输入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动态范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佳男 刘虎林 +9 位作者 陈萍 李阳 李奎念 韦永林 贺峦轩 赵鑫楠 赛小锋 刘登 田进寿 赵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研究了在可见光脉冲输入条件下频率以及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脉冲频率的增大,微通道板壁面电荷补充不充分致使阳极输出偏离线性,并逐渐...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研究了在可见光脉冲输入条件下频率以及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脉冲频率的增大,微通道板壁面电荷补充不充分致使阳极输出偏离线性,并逐渐趋于饱和。当输入可见光脉冲宽度为50 ns,频率为500 Hz时,阳极的最大线性输出达到2 V(即40 mA);当输入光频率增加到1000 Hz,阳极输出在1 V(即20 mA)时线性偏离程度达到10%以上;当输入光频率增加到5000 Hz,阳极输出在0.3 V(即6 mA)时线性偏离程度达到约15%。随着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的增大,阳极最大线性输出电压呈现波动性变化而非与其呈线性关系。当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的电势差在200 V左右时,阳极线性输出电压达到峰值,随着电势差不断增大,阳极线性输出电压开始出现波动,在电势差为500 V左右时达到第二个峰值,这主要是由于极板间电场强度与空间电荷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可为提升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动态范围提供指导,便于其应用于强辐射脉冲测量、激光通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动态范围 输入光脉冲频率 微通道板-阳极电压 线性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电缆护套材料的选型研究
5
作者 王志 任玲 +10 位作者 张成 王宁 侯巍 黄国瑞 王兴超 司曙光 张昊达 金真 纪路路 李婧雯 周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灵敏的光电探测器件,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保证光电倍增管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在其选材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电缆护套材料与液体介质长期接触,其与液体的兼容性严重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灵敏的光电探测器件,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保证光电倍增管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在其选材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电缆护套材料与液体介质长期接触,其与液体的兼容性严重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因此对电缆护套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液体样品中浸泡不同护套材料后透过率的变化情况,研究了4种护套材料(PFA、HDPE、FEP、PTFE)在3种液体(纯水、白油、液闪)中的兼容性。结果表明上述4种护套材料在纯水和白油中兼容性较好,在液闪中兼容性稍差,4种材料中PFA和FEP的兼容性更加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电缆护套 透过率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在磷酸液声致发光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买买提吐送.买买提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5-330,F0003,共7页
对不同厚度液体进行光强测量,深入探索空化气泡的运动,研究发光机理很有意义。用超声激励法在磷酸液体中实现多泡声致发光,研究不同共振频率下发光的特点。利用光电倍增管多次测量发光强度相互比较,结果是在液体厚度10 cm、驱动频率f=21... 对不同厚度液体进行光强测量,深入探索空化气泡的运动,研究发光机理很有意义。用超声激励法在磷酸液体中实现多泡声致发光,研究不同共振频率下发光的特点。利用光电倍增管多次测量发光强度相互比较,结果是在液体厚度10 cm、驱动频率f=21.061 kHz和f=20.316 kHz时,周期性较好为50μs,液体通过漩涡集中气泡可以使更多气泡发光;在液体厚度3 mm、驱动频率f=17.91 kHz和f=19 kHz时,周期性很好为25μs;且光信号都较强。结论是磷酸中声致发光强度、周期与液体厚度、驱动频率密切相关。本文以磷酸液多泡声致发光实验研究为基础,从内部和外部原理来出发,详细介绍了光电倍增管在多泡声致发光光强测量中的实用,为今后研究者提供了一些经验。根据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泡声致发光 光强图 CR131型侧窗型光电倍增管 CC171型光电倍增管管座 光电倍增管故障辨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脉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彭其先 马如超 +5 位作者 李泽仁 刘元坤 刘俊 邓向阳 王容 陈光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0-623,共4页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 ,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 ,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 ,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 ,改善信号的信噪比 ,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 .对滨松 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 ,使其线性输出...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 ,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 ,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 ,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 ,改善信号的信噪比 ,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 .对滨松 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 ,使其线性输出电流由静态的0 .1 m A提升到脉冲状态的 4.4m A,信噪比提高 4.5倍 .该技术对其他光敏探测有借鉴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光电倍增管 电光开头 脉冲 光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灵敏度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忠兵 马彦良 +4 位作者 欧阳晓平 张国光 张显鹏 张建福 张小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7-1430,共4页
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响应对脉冲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子束直接照射光电倍增管产生直照响应的过程和机理.中子与光电倍增管入射窗硼硅玻璃中的硼和硅发生(n,α)和(n,p)反应,导致窗玻璃产生荧光,从而使光阴... 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响应对脉冲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子束直接照射光电倍增管产生直照响应的过程和机理.中子与光电倍增管入射窗硼硅玻璃中的硼和硅发生(n,α)和(n,p)反应,导致窗玻璃产生荧光,从而使光阴极发射光电子.在5SDH-2小串列加速器上,选用9815B和9850B两种光电倍增管进行实验,得到了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能谱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中子能量由低到高变化时,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也随之增大;两种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比值为1.9×102~2.74×102,该值与其相应的增益比量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能谱响应 光电倍增管 脉冲中子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建宁 任玲 +14 位作者 丛晓庆 黄国瑞 金睦淳 李冬 刘虎林 乔芳建 钱森 司曙光 田进寿 王兴超 王贻芳 韦永林 辛丽伟 张昊达 赵天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5,共5页
针对高能物理、核物理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对核心探测器件的需求,研究不同于金属打拿极型倍增系统的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20 in(1 in=2.54 cm)的低本底玻壳和微通道板型倍增极结构,使用Sb-K-Cs阴极... 针对高能物理、核物理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对核心探测器件的需求,研究不同于金属打拿极型倍增系统的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20 in(1 in=2.54 cm)的低本底玻壳和微通道板型倍增极结构,使用Sb-K-Cs阴极作为光电转换阴极,该阴极对350~450 nm波段光子的量子效率高,倍增极采用两片微通道板,在电压比较低的情况下可实现107的倍增能力,从而提高了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和单光子探测能力。与传统的金属打拿极型光电倍增管相比,20 in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结构,具有单光子峰谷比高、本底低、响应时间快、后脉冲比例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微通道板 量子效率 低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从良 曾丹 +4 位作者 李杰 谢于明 程义民 周银贵 董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0,131,共5页
光电倍增管作为一个高灵敏的检测器,能够在来自阴极的单个光电子脉冲这样低的检测水平下工作。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里输出脉冲的计数提供了光子撞击光阴极速率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光电倍增管本身的噪声变得更加重要了。着... 光电倍增管作为一个高灵敏的检测器,能够在来自阴极的单个光电子脉冲这样低的检测水平下工作。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里输出脉冲的计数提供了光子撞击光阴极速率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光电倍增管本身的噪声变得更加重要了。着重讨论了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来源,噪声特征及噪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噪声模型 光电子脉冲 泊松分布 电子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用复合波导阳极微通道光电倍增管 被引量:9
11
作者 母一宁 杜月 +2 位作者 李野 李鑫伟 解晶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2816,共5页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高跟踪精度的需求,化简光学天线结构,缩小系统体积,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波导阳极的空间光通信专用微通道光电倍增管.首先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复合波...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高跟踪精度的需求,化简光学天线结构,缩小系统体积,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波导阳极的空间光通信专用微通道光电倍增管.首先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阳极和位敏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其次通过光学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波导阳极的器件特性并给出了器件设计参数与成像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速信号检测功能和入射光轴精确定位功能的约束关系,给出了相应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修正方法;最后在真空炉中进行了该新型器件的验证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微通道光电倍增管 复合波导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单色仪和光电倍增管的偏振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国华 于德洪 +1 位作者 许福运 吴福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3-55,共3页
本文对44W光栅单色仪及光电倍增管(GDB-423型和R 456型)的偏振效应进行了研究。在4200—7400 波长范围内给出了偏振效应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光谱范围内,光栅的偏振效应特别显著,随波长变化很明显。而光电倍增管的偏... 本文对44W光栅单色仪及光电倍增管(GDB-423型和R 456型)的偏振效应进行了研究。在4200—7400 波长范围内给出了偏振效应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光谱范围内,光栅的偏振效应特别显著,随波长变化很明显。而光电倍增管的偏振效应随波长变化比较缓慢,且绝对值也较小。因此,在光谱测量中,特别是在偏光测量中,光栅的偏振效应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单色仪 光电倍增管 偏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幅度谱测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祥承 杨长根 +4 位作者 王志民 石峰 关梦云 钟玮丽 刘金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4-600,共7页
主要介绍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幅度谱(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幅度谱)的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及用LED光源、EMI的光电倍增管精密测得的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谱。同时也介绍了用LED光源测得的单光电子幅度谱及用热发射法测得的暗电流谱的差异,并分... 主要介绍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幅度谱(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幅度谱)的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及用LED光源、EMI的光电倍增管精密测得的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谱。同时也介绍了用LED光源测得的单光电子幅度谱及用热发射法测得的暗电流谱的差异,并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得的幅度谱的差异的主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光电子幅度谱 单光电子 暗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盲”紫外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司曙光 金睦淳 +17 位作者 王兴超 黄国瑞 金真 徐海洋 吴凯 王宁 黄之遥 孙建宁 任玲 李珅 石梦瑶 张昊达 曹宜起 侯巍 顾莹 赵敏 叶皓 汤偲晨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2-728,共7页
“日盲”紫外光电倍增管是紫外光通信和核辐射探测的关键器件,具有高辐射灵敏度、高增益、高分辨率、低噪声等特点。因此,紫外光电倍增管一直是国内外真空器件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结构设计、阴极制备、微通道板和整管封接4方面介绍... “日盲”紫外光电倍增管是紫外光通信和核辐射探测的关键器件,具有高辐射灵敏度、高增益、高分辨率、低噪声等特点。因此,紫外光电倍增管一直是国内外真空器件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结构设计、阴极制备、微通道板和整管封接4方面介绍了北方夜视研制的“日盲”紫外光电倍增管。采用的是MgF2光窗上蒸镀有效面积为Ф18 mm的Cs2Te光电阴极,通过增透技术使得250 nm处的辐射灵敏度从22 mA/W提高到26.5 mA/W;利用电子光学仿真得到信号上升时间小于500 ps,TTS优于0.1 ns的结构;采用结构优化和原子沉积技术使得微通道板增益达到5×10^6;采用玻璃/Cr/Cu/Ag多层金属薄膜热铟封接技术,可将整管铟封合格率提升至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光电倍增管 光电阴极 微通道板 铟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光电倍增管用复合波导阳极特性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5
15
作者 母一宁 杜月 +2 位作者 李野 李平 高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5-170,共6页
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模型着手,深入研究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与位敏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并采用Mott插值方法研究了该新型光电器件电子光学特性。首先介绍了复合波导阳极结构与工作原理,给出了透射阳极与位敏阳极之间的对应关... 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模型着手,深入研究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与位敏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并采用Mott插值方法研究了该新型光电器件电子光学特性。首先介绍了复合波导阳极结构与工作原理,给出了透射阳极与位敏阳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速信号检测功能和入射光轴精确定位功能的约束关系,给出了相应的器件设计与实验方法,最后在真空炉中进行了该新型器件的验证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新型器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但探索极间隧穿电压自适应调整机制将成为拓展其应用场合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微通道板 复合波导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线性特性、时间特性参数调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君红 刘俊勇 管兴胤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8-771,共4页
介绍了光电倍增管线性特性、时间特性参数的调试方法及举例。对两种调试光电倍增管最大线性电流的方法作了对比分析,得出在不同需求情况两种方法各自适用的范围。同时,倍增管渡越时间参数采用电缆延迟的方法测得。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线性特性 最大脉冲线性电流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光电倍增管模块的杂光系数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宁 沈湘衡 +1 位作者 叶露 宋莹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3-1209,共7页
为提高杂光测试系统集成度和测试精度,采用新型光电倍增管模块作为探测器进行杂光系数测试,并研究了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滤波、计算方法。首先描述了黑斑法测试杂光系数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和组成。分析了系统... 为提高杂光测试系统集成度和测试精度,采用新型光电倍增管模块作为探测器进行杂光系数测试,并研究了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滤波、计算方法。首先描述了黑斑法测试杂光系数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和组成。分析了系统噪声干扰来源,并利用功率谱对噪声信号进行了描述、分析。为降低噪声干扰,对输出信号进行了低通滤波和数据均值处理。对某80~400 mm变焦镜头进行了杂光系数测试实验。当焦距400 mm时,杂光系数均值为2.623%,均方根误差0.019%;焦距80 mm杂光系数均值为1.829%,均方根误差0.02%。实验表明该杂光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重复精度,满足黑斑法杂光系数重复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法 杂光系数 光电倍增管模块 低通滤波 功率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对数十ms级宽脉冲信号的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金星 毛用泽 +5 位作者 张安慧 欧阳晓平 郑毅 张忠兵 刘君红 胡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6-438,483,共4页
提出了数十ms级宽脉冲信号的来源,探讨了光电倍增管响应失真的原因,给出了本实验光电倍增管的应用背景,搭建了宽脉冲信号实验平台,反复调整并测量了光电倍增管对于宽脉冲信号的响应特性,研究了一种测量光电倍增管对宽脉冲信号响应保真... 提出了数十ms级宽脉冲信号的来源,探讨了光电倍增管响应失真的原因,给出了本实验光电倍增管的应用背景,搭建了宽脉冲信号实验平台,反复调整并测量了光电倍增管对于宽脉冲信号的响应特性,研究了一种测量光电倍增管对宽脉冲信号响应保真的方法,给宽脉冲中子探测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为宽脉冲中子探测领域的科研任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脉冲 光电倍增管 线性电流 示波器 电流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对14MeV脉冲中子的直照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亮 欧阳晓平 +3 位作者 张忠兵 张国光 张建福 张显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38,共4页
采用ING-103型DPF脉冲中子源产生的14.1 MeV脉冲中子对EMI两个不同型号的光电倍增管EMI-9815B和EMI-9850B进行了直照实验。针对DPF脉冲中子源产生中子脉冲的同时也会产生X射线脉冲的特点,采取了飞行时间法及吸收衰减法来消除X射线对中... 采用ING-103型DPF脉冲中子源产生的14.1 MeV脉冲中子对EMI两个不同型号的光电倍增管EMI-9815B和EMI-9850B进行了直照实验。针对DPF脉冲中子源产生中子脉冲的同时也会产生X射线脉冲的特点,采取了飞行时间法及吸收衰减法来消除X射线对中子脉冲的干扰。利用中子及X射线速度的差异,将光电倍增管放置在离源较远的测点位置,测得了X射线脉冲和中子脉冲时间上错开的双峰波形。通过在辐射通道内添加5 cm厚的铅吸收体有效地抑制了X射线峰,在离源较近的测量位置测到了干净的脉冲中子波形。根据实测波形,得到的光电倍增管EMI-9815B和EMI-9850B中子直照灵敏度分别为10-13与10-15量级,该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在量级上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直照响应 灵敏度 脉冲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测量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管兴胤 张子川 刘君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0-643,共4页
李萨如图形法是测量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的常用方法。本工作针对实验室使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使用恒流标定法确定李萨如图形的标准直线,进而给出了精确确定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 李萨如图形法是测量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的常用方法。本工作针对实验室使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使用恒流标定法确定李萨如图形的标准直线,进而给出了精确确定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的方法及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由判断标准直线引入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的测量置信度,为高精度脉冲波形特征参数测量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萨如图形 光电倍增管 恒流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