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倍增层Si浓度对β-FeSi_(2)/Si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朱朝阳
叶伟
+1 位作者
彭慧龙
陈昱坤
《河南科技》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为降低暗电流,改善器件性能,对不同的倍增层Si掺杂浓度在电场分布、暗电流和响应度等性能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以获得掺杂浓度的最优值。【方法】利用半导体仿真软件Silvaco-TCAD深入探讨了倍增层Si掺杂浓度对β-FeSi_(2)/Si近...
【目的】为降低暗电流,改善器件性能,对不同的倍增层Si掺杂浓度在电场分布、暗电流和响应度等性能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以获得掺杂浓度的最优值。【方法】利用半导体仿真软件Silvaco-TCAD深入探讨了倍增层Si掺杂浓度对β-FeSi_(2)/Si近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倍增层掺杂浓度的提升,倍增层内部电场强度峰值逐渐增加,暗电流密度与电容值也将相应提高,光响应度基本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倍增层掺杂浓度为1×10^(15) cm^(-3)时,器件获得良好的性能,暗电流密度为9.93×10^(-6) A/cm^(2),在波长为1.5μm时,光响应度和比探测率分别为0.4452 A/W和1.77×10^(11) cm·Hz^(1/2)W^(-1)。【结论】研究结果对制备高性能的β-FeSi_(2)/Si红外探测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浓度
倍增层
暗电流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异质结倍增层的InAlAsSb SACM雪崩光电二极管的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蒋毅
陈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8-603,共6页
使用低工作电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有利于提高集成电路的稳定性和降低功耗.文章建立了一个分离吸收、电荷、倍增(SACM)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模型,为了在低偏压下获得高增益同时不降低工作电压范围,这个模型采用了具有高低禁带宽度的...
使用低工作电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有利于提高集成电路的稳定性和降低功耗.文章建立了一个分离吸收、电荷、倍增(SACM)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模型,为了在低偏压下获得高增益同时不降低工作电压范围,这个模型采用了具有高低禁带宽度的异质结倍增层.同时,文章研究了异质结倍增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对暗电流和增益的影响.通过对掺杂浓度的优化,击穿电压和穿通电压可以同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lAsSb
雪崩光电二极管
异质结
倍增层
击穿电压
穿通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通信用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
被引量:
1
3
作者
尹顺政
齐利芳
+3 位作者
赵永林
张豫黔
车向辉
张宇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9-763,共5页
针对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器件结构,介绍了本地电场模型在器件设计上的应用。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导出了吸收区、渐变区、电荷区和倍增区分离的(SAGCM)APD的电场分布。基于本地电场模型讨论了不同器件结构参数对器件穿通...
针对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器件结构,介绍了本地电场模型在器件设计上的应用。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导出了吸收区、渐变区、电荷区和倍增区分离的(SAGCM)APD的电场分布。基于本地电场模型讨论了不同器件结构参数对器件穿通电压、击穿电压、倍增因子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器件的结构设计优化及特性分析。在此方法指导下,制作出了SAGCM APD。测试结果表明器件穿通电压小于30V,击穿电压小于45V,在倍增因子为1时,器件响应度大于0.9A/W,在倍增因子为10时,器件暗电流小于10nA,在倍增因子为5-12时,-3dB带宽均大于3GHz,其性能满足2.5Gbit/s光纤通信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
吸收、渐变、电荷、
倍增层
分离结构的雪崩二极管(SAGCM
APD)
雪崩
本地电场模型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倍增层Si浓度对β-FeSi_(2)/Si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朱朝阳
叶伟
彭慧龙
陈昱坤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16JS016)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18JK0151)
陕西“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SGH22Y1351)。
文摘
【目的】为降低暗电流,改善器件性能,对不同的倍增层Si掺杂浓度在电场分布、暗电流和响应度等性能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以获得掺杂浓度的最优值。【方法】利用半导体仿真软件Silvaco-TCAD深入探讨了倍增层Si掺杂浓度对β-FeSi_(2)/Si近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倍增层掺杂浓度的提升,倍增层内部电场强度峰值逐渐增加,暗电流密度与电容值也将相应提高,光响应度基本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倍增层掺杂浓度为1×10^(15) cm^(-3)时,器件获得良好的性能,暗电流密度为9.93×10^(-6) A/cm^(2),在波长为1.5μm时,光响应度和比探测率分别为0.4452 A/W和1.77×10^(11) cm·Hz^(1/2)W^(-1)。【结论】研究结果对制备高性能的β-FeSi_(2)/Si红外探测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掺杂浓度
倍增层
暗电流
红外探测器
Keywords
doping concentration
multiplication layer
dark current
infrared detector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异质结倍增层的InAlAsSb SACM雪崩光电二极管的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蒋毅
陈俊
机构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8-60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4108)~~
文摘
使用低工作电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有利于提高集成电路的稳定性和降低功耗.文章建立了一个分离吸收、电荷、倍增(SACM)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模型,为了在低偏压下获得高增益同时不降低工作电压范围,这个模型采用了具有高低禁带宽度的异质结倍增层.同时,文章研究了异质结倍增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对暗电流和增益的影响.通过对掺杂浓度的优化,击穿电压和穿通电压可以同时下降.
关键词
InAlAsSb
雪崩光电二极管
异质结
倍增层
击穿电压
穿通电压
Keywords
InAlAsSb
avalanche photodiode
hetero-junction multiplication layer
break-down voltage
punch-through voltage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6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通信用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
被引量:
1
3
作者
尹顺政
齐利芳
赵永林
张豫黔
车向辉
张宇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9-763,共5页
文摘
针对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器件结构,介绍了本地电场模型在器件设计上的应用。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导出了吸收区、渐变区、电荷区和倍增区分离的(SAGCM)APD的电场分布。基于本地电场模型讨论了不同器件结构参数对器件穿通电压、击穿电压、倍增因子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器件的结构设计优化及特性分析。在此方法指导下,制作出了SAGCM APD。测试结果表明器件穿通电压小于30V,击穿电压小于45V,在倍增因子为1时,器件响应度大于0.9A/W,在倍增因子为10时,器件暗电流小于10nA,在倍增因子为5-12时,-3dB带宽均大于3GHz,其性能满足2.5Gbit/s光纤通信应用要求。
关键词
InP
吸收、渐变、电荷、
倍增层
分离结构的雪崩二极管(SAGCM
APD)
雪崩
本地电场模型
光通信
Keywords
In P
absorption
grading
charge and multiplication avalanche photodiode(SAGCM APD)
avalanche
local field model
optical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TN304.2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64.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倍增层Si浓度对β-FeSi_(2)/Si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朱朝阳
叶伟
彭慧龙
陈昱坤
《河南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异质结倍增层的InAlAsSb SACM雪崩光电二极管的优化
蒋毅
陈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通信用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
尹顺政
齐利芳
赵永林
张豫黔
车向辉
张宇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