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铜器“粉状锈”倍半碳酸钠脱氯转化过程监测及脱氯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成小林 李沫 +2 位作者 王京 杨琴 张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倍半碳酸钠法是一种常见的青铜“粉状锈”转化(脱氯)处理方法。本研究以一件早商时期青铜爵的倍半碳酸钠脱氯保护为例,结合拉曼光谱和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重新审视并评估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效果和脱氯规律等。研究表明,在无恒温恒... 倍半碳酸钠法是一种常见的青铜“粉状锈”转化(脱氯)处理方法。本研究以一件早商时期青铜爵的倍半碳酸钠脱氯保护为例,结合拉曼光谱和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重新审视并评估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效果和脱氯规律等。研究表明,在无恒温恒湿控制的环境下,对于大面积爆发的“粉状锈”,倍半碳酸钠法依然是保持器物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对脱氯溶液进行跟踪监测对判断溶液更换及脱氯终点判断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可将脱氯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脱氯速度较快,约脱除总氯的73%,第二和第三阶段脱氯速度较慢,分别占脱除总氯的19%和8%,浸泡至第三阶段时,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下降至50 mg/L以下,日平均脱氯浓度维持在3 mg/L左右,脱除总氯变化很小则表明脱氯可以结束了。此外,研究表明脱氯溶液更换频次较高时不易有新的物相生成,且内层的“粉状锈”较表层更难以转化。本研究为金属文物倍半碳酸钠浸泡处理终点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状锈 倍半碳酸钠 拉曼光谱 纳米晶SnO_(2) 脱氯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与金属类文物的保护
2
作者 秦正龙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9-30,共2页
化学与金属类文物的保护徐州师范学院(221009)秦正龙金属类文物,在外界条件及内部因素的影响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它先是在文物的表面上发生,然后逐渐深入到器物的内部.锈蚀反应的结果,形成各种矿物质(即金属盐类)... 化学与金属类文物的保护徐州师范学院(221009)秦正龙金属类文物,在外界条件及内部因素的影响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它先是在文物的表面上发生,然后逐渐深入到器物的内部.锈蚀反应的结果,形成各种矿物质(即金属盐类).这时金属器物会失去原来的特征,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类 金属文物 铁器文物 氯化亚铜 缓蚀剂 氯离子 氯化物 高分子材料 文物保护 倍半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