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式跳高采用循环练习法的探讨
1
作者 胡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5-36,共2页
俯卧式跳高采用循环练习法的探讨胡健(重庆师范学院重庆630047)1引言俯卧式跳高技术已有七十年的历史,由于它的技术较为先进和合理,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俯卧式跳高在我国体育院系普修田径课中,在普通高校和中学体育教学中... 俯卧式跳高采用循环练习法的探讨胡健(重庆师范学院重庆630047)1引言俯卧式跳高技术已有七十年的历史,由于它的技术较为先进和合理,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俯卧式跳高在我国体育院系普修田径课中,在普通高校和中学体育教学中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俯卧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练习法 俯卧式跳高 跳高技术 摆动腿 达标成绩 助跑起跳 教学过程 常规教学法 技术练习 实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式跳高起跳和过杆技术教法初探
2
作者 罗春霞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93-96,共4页
俯卧式跳高的起跳和过杆技术 ,是学习和掌握俯卧式跳高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突出起跳脚的着地练习以及摆动腿和两臂用力上摆的练习 ,过杆练习中强调摆动腿的脚尖内旋带动身体做纵轴转动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关键词 俯卧式跳高 脚尖内旋 起跳技术 过杆技术 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电化教学手段应用于俯卧式跳高技术教学的研究
3
作者 林松 王顺堂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1期52-55,共4页
一、前言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讲授、演示,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体育... 一、前言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讲授、演示,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体育教学除了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外,还大量使用了各种练习方法,所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动作的信息一般有两个信息源,一个是来自身体以外的教师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式跳高 技术教学 技术动作 体育教学 学生接受 教学方法 完整技术 基本技术 教学过程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式跳高教学方法
4
作者 孔庆福 谭芝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2年第3期30-36,共7页
俯卧式跳高有比较长的历史,在国内、外有各种练习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练习方法大都是从训练方面着眼,而与教学特点结合的不够紧密。所谓教学特点:就是有规定的教学时数,教学对象有较多的人数(15—45人),有限制的场地与器材... 俯卧式跳高有比较长的历史,在国内、外有各种练习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练习方法大都是从训练方面着眼,而与教学特点结合的不够紧密。所谓教学特点:就是有规定的教学时数,教学对象有较多的人数(15—45人),有限制的场地与器材。学生还必须掌握较完整的技术,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达到大纲规定的考核标准。另外体育院、系的学生通过学习还应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腿 教学方法 俯卧式跳高 起跳腿 练习方法 理论知识 助跑起跳 考核标准 跳高技术 教学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女子俯卧式跳高的教学
5
作者 李兴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还没有海绵包设备。因此,体育系学生除了掌握“海绵包技术”,还必须掌握“沙坑技术”。我院体育系80年级的女生班共有35人,是由田径、篮球、排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不同专项学生所组成的混合班。其中田径专项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还没有海绵包设备。因此,体育系学生除了掌握“海绵包技术”,还必须掌握“沙坑技术”。我院体育系80年级的女生班共有35人,是由田径、篮球、排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不同专项学生所组成的混合班。其中田径专项的学生14人。其它项目21人,都没有学过俯卧式跳高。通过16学时的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技评成绩全部在优良以上,其中优秀的29人,占全班人数的83%,良好6人,占全班人数的17%。下面是我在该女生班(沙坑设备下),进行俯卧式跳高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根据女生的特点,采用多启发、多鼓励的教学手段针对女生胆子小、怕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俯卧式跳高 摆动腿 不同专项学生 体育系学生 女生 教学手段 跳高教学 起跳腿 羽毛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的转向与俯卧式跳高杆上技术的教学
6
作者 杨宏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以往的俯卧式杆上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过杆时有拧腰,抬头挺腹,以及身体的纵轴与横杆的交叉角度过大(即扒向横杆)的现象,造成身体压落横杆或踏跳腿碰落横杆的错误动作。我们通过对俯卧式跳高优秀运动员技术电影图片的分析和观察... 在以往的俯卧式杆上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过杆时有拧腰,抬头挺腹,以及身体的纵轴与横杆的交叉角度过大(即扒向横杆)的现象,造成身体压落横杆或踏跳腿碰落横杆的错误动作。我们通过对俯卧式跳高优秀运动员技术电影图片的分析和观察,以及我们多年的俯卧式跳高的教学实践,认为上述的错误动作,是和腾空后没有很好地掌握治三轴传动的技术有关。这三轴转动的动力,虽然来源于助跑、踏跳,但也不能忽视和低估人体在腾空后,由于头的转动引起身体姿势的变化而影响了三轴的转动。研究对象: 体育系本科82级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式跳高 摆动腿 本科 错误动作 优秀运动员 教学过程 横杆 身体姿势 起跳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式跳高教法探讨
7
作者 刘继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72-74,共3页
跳高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在我国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通过跳高运动,能够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巧和协调性,还能够培养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怕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 摆动腿 俯卧式跳高 起跳腿 教法探讨 学校体育教学 运动竞赛 意志品质 过竿 跳高运动 弹跳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背越式技术与俯卧式技术的比较看跳高发展的趋势
8
作者 张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42,共3页
一、前言从跳高运动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跳高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当其过竿技术的改进,都伴随着跳高成绩的迅速提高。1986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次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夺得第十九届奥运会冠军后,背越式技术... 一、前言从跳高运动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跳高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当其过竿技术的改进,都伴随着跳高成绩的迅速提高。1986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次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夺得第十九届奥运会冠军后,背越式技术受到了田径界的普遍关注。接着在七十年代的跳高场上,两种跳高技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期间,斯通斯、亚辛科、阿克曼、西梅奥妮等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姿势打破了世界纪录。随之而来,引起了田径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辩。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背越式跳高技术用事实逐渐确立其应有的地位。然而背越式技术与俯卧式技术相比较,究竟优在那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跳高 俯卧式跳高 跳高技术 过竿 跳高运动 青少年运动员 世界纪录 运动发展 跳高成绩 奥运会冠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大中专学生跳高教学应以背越式姿势为主
9
作者 张男 张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1期71-73,共3页
一、前言跳高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根据过杆姿不同,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现在男、女的跳高世界纪录都是由采用背越式姿势的运动员创造的,但也确有一部分优秀... 一、前言跳高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根据过杆姿不同,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现在男、女的跳高世界纪录都是由采用背越式姿势的运动员创造的,但也确有一部分优秀运功员采用俯卧式姿势创造了优异成绩。因此其它几种姿势先后被先进的背越式和俯卧式姿势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跳高 俯卧式跳高 跳高教学 姿势 运动项目 世界纪录 跨越 跳高技术 过杆 跳高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教法改革的初步尝试
10
作者 陈秀婷 赵静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现有的背越式跳高教法中,我们认为教法步骤分解过细,手段不多,教学效果较差。其原因是:第一,过多地沿用了俯卧式跳高的教学过程;第二,有些教法手段与背越式跳高技术结构不相符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对肯越式跳高教学方法进行了初... 在现有的背越式跳高教法中,我们认为教法步骤分解过细,手段不多,教学效果较差。其原因是:第一,过多地沿用了俯卧式跳高的教学过程;第二,有些教法手段与背越式跳高技术结构不相符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对肯越式跳高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跳高 教法改革 摆动腿 教学效果 技术结构 教学过程 俯卧式跳高 教学方法 技术环节 教法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背越式跳高技术优越性的研究
11
作者 于树彬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5,共3页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先采用了背越式过竿的跳高技术,并且以二米二十四的高度取得了冠军。一九七三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二米三十高度刷新了由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保持的...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先采用了背越式过竿的跳高技术,并且以二米二十四的高度取得了冠军。一九七三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二米三十高度刷新了由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保持的二米二十九的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男子世界跳高纪录已达二米四十三是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用背越式创造的。在短短二十年中,背越式跳高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成绩提高了十四厘米,这在世界跳高史上可以说进步相当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跳高 跳高技术 优秀运动员 身体重心 中国运动员 奥运会 重心移动 过竿 世界纪录 俯卧式跳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跳高技术中人体腾跃重心高与横杆高差值的变化趋势
12
作者 刘小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7-39,共3页
现代跳高技术中人体腾跃重心高与横杆高差值的变化趋势刘小湘(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湘潭411100)1前言有跳高历史以来,跳高要求人体从横杆上越过而不触落横杆。人们一直认为,跳高时人体重心必然要高于横杆,否则,过不了横杆... 现代跳高技术中人体腾跃重心高与横杆高差值的变化趋势刘小湘(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湘潭411100)1前言有跳高历史以来,跳高要求人体从横杆上越过而不触落横杆。人们一直认为,跳高时人体重心必然要高于横杆,否则,过不了横杆。笔者通过对人类跳高技术发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技术 呼拉圈 重心高度 运动员 人体重心 背越跳高 运动生物力学 跳高成绩 俯卧式跳高 过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高训练的结构与管理——(欧洲教练员会议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D.坦基奇 伊福临 《中国体育科技》 1987年第2期19-26,共8页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幸运地担任了直接的指导工作,2名跳跃运动员在男女跳高比赛中都取得了胜利,作为教练员是非常高兴的。今天与他们一起共同庆贺所取得的成绩,并且想介绍一下关于跳高的训练计划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观点。从归纳对跳高冠军要...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幸运地担任了直接的指导工作,2名跳跃运动员在男女跳高比赛中都取得了胜利,作为教练员是非常高兴的。今天与他们一起共同庆贺所取得的成绩,并且想介绍一下关于跳高的训练计划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观点。从归纳对跳高冠军要求的训练课题(要素)来看,有以下几点。 (1)技术上的完成(背越式/俯卧式跳高)。一助跑;一起跳;一过竿。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运动员 背越跳高 训练原则 助跑 俯卧式跳高 教练员 优秀运动员 训练计划 短距离跑 力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高的生物力学
14
作者 伊.拉扎列夫 尼.米哈依洛夫 +1 位作者 尼.雅库宁 卢振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3期15-19,共5页
从力学观点研究跳高,我们可以确定,运动员最大的腾空高度包括三个高度:运动员置脚以支撑时总的质量重心的高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总的质量重心升起的高度和运动员总的质量重心腾空的高度(这取决于运动员的垂直速度)。运动员跳过的高度是由... 从力学观点研究跳高,我们可以确定,运动员最大的腾空高度包括三个高度:运动员置脚以支撑时总的质量重心的高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总的质量重心升起的高度和运动员总的质量重心腾空的高度(这取决于运动员的垂直速度)。运动员跳过的高度是由最大的腾空高度和横竿以及和总的质量重心之间的距离差来决定的。(图1)诚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运动员 背越跳高 生物力学 俯卧式跳高 腾空高度 力学观点 摆动腿 缓冲阶段 起跳阶段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高踏跳时运动员与支撑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草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52-52,共1页
为了弄清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踏跳时运动员与支撑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对反作用的分力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对反作用力对脚掌的作用的移动特点进行分析。实验时要求运动员从1,80米开始跳,以2.04米为最后高度,共跳7次,结论是背越式制动... 为了弄清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踏跳时运动员与支撑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对反作用的分力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对反作用力对脚掌的作用的移动特点进行分析。实验时要求运动员从1,80米开始跳,以2.04米为最后高度,共跳7次,结论是背越式制动阶段支撑反作用力垂直分力的冲量较小(背越式为49.1到101.7牛顿秒,俯卧式为151.2到205.7牛顿秒),但它踏跳阶段的冲交则较大(背越式为329.4到420.7牛顿秒,俯卧式为279.5到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 运动员 俯卧式跳高 支撑反作用力 踏跳阶段 垂直分力 冲量 相互作用 踏跳时间 移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发挥电化教学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顺堂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过程 电教媒体 电化教学媒体 电化教育 媒体运用 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三深入 俯卧式跳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