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揭开南岭地壳形成演化之谜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杨文采
-
机构
“大地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574111)的成果~~
-
文摘
南岭的形成演化目前尚不清楚,作为板内造山的一个典型,研究南岭地区的地壳构造对大陆动力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岭地区重力异常进行了多尺度密度反演,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重力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接着利用功率谱分析方法估算各等效层场源的平均深度,然后利用广义线性反演方法进行各层密度反演,取得区域地壳多个深度上的密度扰动图像。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和三维密度结构反演确定了南岭中上地壳存在独立的构造单元,它具有低密度性质,反映区域规模的大花岗岩基。南岭中上地壳的构造单元位于北纬24°~26°,东经100°~116°,深达22 km左右。深度22 km以下南岭地壳低密度带与武夷低密度带连通为武夷—云开构造带。南岭最终形成与100 Ma以前特提斯洋俯冲和亚欧板块与加里曼丹地体的陆岛碰撞直接有关。同期发生的区域规模的燕山晚期南岭花岗岩基对应特提斯洋向华南俯冲的第二岩浆带。基于地球物理资料提出的这个陆岛俯冲碰撞假说能否成立,还需要更多岩石学的直接证据证实。
-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分解
密度反演
地壳密度结构
中国南岭
形成演化
俯冲的第二岩浆带
-
Keywords
multi-scale wavelet analysis
density inversion
crustal density structures
Nanling Mountains of China
mountain building and evolution
second magma belt of subduction
-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