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健
石耀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近年来,我国地球科学家提出“陆缘构造扩张”观点,较好的解释了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于新生代发生扩张离散运动的原因。本文基于“陆缘构造扩张”观点,探讨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东亚陆缘带是具有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
近年来,我国地球科学家提出“陆缘构造扩张”观点,较好的解释了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于新生代发生扩张离散运动的原因。本文基于“陆缘构造扩张”观点,探讨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东亚陆缘带是具有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扩张带,此构造带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是频繁的地震活动和明显的地热异常。东亚陆缘扩张带地震层析成像显示,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并平卧于670km相变界面之上。这种图像可能是俯冲后撤导致陆缘扩张的结果。热模拟及地球动力学计算表明:俯冲后撤时间距今约76Ma,海沟带后撤为陆缘壳体的生长留下空间,并形成东亚陆缘壳体增生扩展的前沿带,陆缘扩张量约7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陆缘扩张
深部构造热模拟
俯冲带后撤
陆缘壳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拉善南部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期间的构造体制转换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荣国
张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0-2203,共14页
阿拉善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该地区出露大量古生代的蛇绿混杂岩、增生杂岩和岩浆岩,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对大陆地壳的改造。本文系统总结了阿拉善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及石炭纪—早三叠世岩浆岩的研究进展,收集整理了该地区岩...
阿拉善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该地区出露大量古生代的蛇绿混杂岩、增生杂岩和岩浆岩,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对大陆地壳的改造。本文系统总结了阿拉善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及石炭纪—早三叠世岩浆岩的研究进展,收集整理了该地区岩浆岩的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结果发现,阿拉善南部地区分布有早二叠世俯冲相关蛇绿混杂岩,中、晚二叠世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表明该地区的古大洋在晚二叠世尚未闭合。阿拉善南部地区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反映出该地区岩浆岩带向北西方向迁移的特征,揭示了阿拉善地块晚古生代向北增生的过程。阿拉善南部地区从早石炭世的前进型俯冲带转换为晚石炭世—二叠纪的后撤型俯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
中亚造山
带
蛇绿混杂岩
后撤
型
俯冲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健
石耀霖
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地球动力学联合实验室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4022
40174027)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70401).
文摘
近年来,我国地球科学家提出“陆缘构造扩张”观点,较好的解释了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于新生代发生扩张离散运动的原因。本文基于“陆缘构造扩张”观点,探讨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东亚陆缘带是具有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扩张带,此构造带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是频繁的地震活动和明显的地热异常。东亚陆缘扩张带地震层析成像显示,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并平卧于670km相变界面之上。这种图像可能是俯冲后撤导致陆缘扩张的结果。热模拟及地球动力学计算表明:俯冲后撤时间距今约76Ma,海沟带后撤为陆缘壳体的生长留下空间,并形成东亚陆缘壳体增生扩展的前沿带,陆缘扩张量约700km。
关键词
东亚陆缘扩张
深部构造热模拟
俯冲带后撤
陆缘壳体增生
Keywords
Marginal extensional belt
Tectoni c-thermal modeling
Roll-back subd uction
Growth of continent
East Asia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拉善南部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期间的构造体制转换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荣国
张进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0-2203,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拉善地区增生杂岩对岩浆岩带向洋迁移机制的制约》(批准号:42272268)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古生代-中生代中亚造山带中段洋-陆转换专题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217)
文摘
阿拉善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该地区出露大量古生代的蛇绿混杂岩、增生杂岩和岩浆岩,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对大陆地壳的改造。本文系统总结了阿拉善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及石炭纪—早三叠世岩浆岩的研究进展,收集整理了该地区岩浆岩的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结果发现,阿拉善南部地区分布有早二叠世俯冲相关蛇绿混杂岩,中、晚二叠世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表明该地区的古大洋在晚二叠世尚未闭合。阿拉善南部地区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反映出该地区岩浆岩带向北西方向迁移的特征,揭示了阿拉善地块晚古生代向北增生的过程。阿拉善南部地区从早石炭世的前进型俯冲带转换为晚石炭世—二叠纪的后撤型俯冲带。
关键词
阿拉善
中亚造山
带
蛇绿混杂岩
后撤
型
俯冲
带
Keywords
Alxa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ophiolitic mélange
retreating subduction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
张健
石耀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拉善南部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期间的构造体制转换
郑荣国
张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