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被引量:32
1
作者 卢小泉 张焱 +3 位作者 康敬万 王志华 朱开梅 杨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8-93,共6页
对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发展原因、电极制备及性能、富集机理等方面以及近5年来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修饰碳糊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分析 制备 电化学传感器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岩矿样品中的钯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艳玲 郭峰 +1 位作者 谭华 范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制备了一种含硫脲基螯合树脂的碳糊修饰电极 ,并将其用于矿样中痕量钯的测定。通过实验选定了电极预处理及测定的最佳条件 ,并对影响峰电流的各种因素及电极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在最佳条件下 ,测定钯的浓度范围为 8.66× 1 0 - 9~ 8... 制备了一种含硫脲基螯合树脂的碳糊修饰电极 ,并将其用于矿样中痕量钯的测定。通过实验选定了电极预处理及测定的最佳条件 ,并对影响峰电流的各种因素及电极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在最佳条件下 ,测定钯的浓度范围为 8.66× 1 0 - 9~ 8.66×1 0 - 5mol/L,检出限为 9.84× 1 0 -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微分脉冲伏安法 岩石 矿物 螯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土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发光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行望 章竹君 王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85-1389,共5页
基于皂土修饰碳糊电极对鲁米诺背景电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作用和对异烟肼的富集分离作用 ,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异烟肼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 ,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异烟肼的浓度在 5 .0× 1 0 - 9~... 基于皂土修饰碳糊电极对鲁米诺背景电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作用和对异烟肼的富集分离作用 ,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异烟肼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 ,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异烟肼的浓度在 5 .0× 1 0 - 9~ 8.0× 1 0 - 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1 .8× 1 0 - 9mol/L,相关系数为 0 .998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土修饰碳糊电极 电化学发光分析 电化学发光信号 异烟肼 测定 富集分离 鲁米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槲皮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清海 黄宝华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3-55,共3页
用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在pH360的Bri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将槲皮素开路富集一定时间后,从045V(vs.Ag/AgCl)向阴极化扫描至-055V获得I-E曲线。槲皮素的峰电位为018V。峰电... 用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在pH360的Bri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将槲皮素开路富集一定时间后,从045V(vs.Ag/AgCl)向阴极化扫描至-055V获得I-E曲线。槲皮素的峰电位为018V。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4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拟定方法用于芦丁水解产物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聚酰胺 修饰碳糊电极 伏安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测定亚硝酸盐 被引量:7
5
作者 闫玥 韩晓霞 +3 位作者 冯芸 彭娟 犹卫 高作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盐(NO_2^-)在纳米金和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uNP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裸CPE相比,AuNPs-β-CD/CPE对NO_2^-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同时用循环伏安法(CV)、...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盐(NO_2^-)在纳米金和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uNP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裸CPE相比,AuNPs-β-CD/CPE对NO_2^-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同时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NO_2^-在AuNPs-β-CD/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法测得NO_2^-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6~8.0×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7×10-7 mol·L-1。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水样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在0.15%~1.40%之间,回收率达99.3%~104.0%,检测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纳米金 Β-环糊精 修饰碳糊电极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人发中铜的桑色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 被引量:6
6
作者 费俊杰 黎拒难 +1 位作者 易兵 易芬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4.6)中 ,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 (Ⅱ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4.6)中 ,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 (Ⅱ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0.45V静置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0.05V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 (Ⅱ )浓度分别在1.0×10-9~6.0×10-8 mol/L和2.0×10-8~9.0×10-7 mol/L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4.0×10-10 mol/L(S/N=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人发中的痕量铜的测定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人发 微量元素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三乙胺基)丙基正癸基硫醚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桂敏 吴志皓 +2 位作者 赵阁 叶文玉 刘快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制备了2_羟基_3_(三乙胺基)丙基正癸基硫醚修饰碳糊电极,用于痕量金的测定。研究了电极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0.2mo/LKCl-HCl缓冲溶液中(pH1),Au(Ⅲ)被富集到电极表面,然后介质交换到0.2mol/LKCl-HCl空白溶液中(pH1)进行阳极溶... 制备了2_羟基_3_(三乙胺基)丙基正癸基硫醚修饰碳糊电极,用于痕量金的测定。研究了电极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0.2mo/LKCl-HCl缓冲溶液中(pH1),Au(Ⅲ)被富集到电极表面,然后介质交换到0.2mol/LKCl-HCl空白溶液中(pH1)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测定,对于5min富集,Au(Ⅲ)浓度在2×10-8~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5.2%,一般常见离子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碳糊电极 2-羟基-3-(三乙胺基)丙基正癸基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在APTS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瑞 犹卫 +1 位作者 彭娟 高作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研究了丹皮酚(PN)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与离子液体([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CA)测得PN在APTS-[BnMIM] PF6/CPE上的... 研究了丹皮酚(PN)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与离子液体([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CA)测得PN在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PN在APTS-[BnMIM] PF6/CPE上发生了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得PN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9.0×10^-7~2.0×10^-4 mol· L^-1和3.0×10^-4~1.5×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3.5×10^-8 mol·L^-1和1.2×10^-7 mol·L^-1.同时运用该方法对丹皮酚注射液中PN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其RSD为0.58%~2.4%,加标回收率为96.0%~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 离子液体 修饰碳糊电极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代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电催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峥 温玉清 吴高亮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本文利用溶液法,设计合成了5-溴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镍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将溴代水杨醛席夫碱镍(Ⅱ)配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制备了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详细考察了电活性物... 本文利用溶液法,设计合成了5-溴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镍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将溴代水杨醛席夫碱镍(Ⅱ)配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制备了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详细考察了电活性物质的种类及用量、石墨用量、石蜡用量对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的影响,确定了修饰碳糊电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电活性物质0.050g、石墨0.30g、石蜡0.18g。以循环伏安图中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变化值为指标,与空白修饰电极比较,考察了修饰电极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并计算得出甲醛在反应过程的阴极传递系数a=0.510;塔菲尔斜率b=0.115;扩散系数D=1.66×10^-6cm^2/s。甲醛浓度在0.001~0.01mol/L范围内,氧化峰峰电流变化值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可用修饰碳糊电极对甲醛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镍配合物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循环伏安法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现场自组装膜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芸 张瑞 +3 位作者 张龙 犹卫 彭娟 高作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方波伏安法(SWV)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丹皮酚(PN)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现场自组装膜与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upy]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SDBS-[Bup...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方波伏安法(SWV)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丹皮酚(PN)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现场自组装膜与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upy]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SDBS-[Bupy]PF6/CPE)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测定了PN在该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SWV法测得PN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5~3.8×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2.0×10-6 mol/L,并对模拟样品中PN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2.1%,加标回收率为99.2%~101.3%。研究表明,SDBS-[Bupy]PF6/CPE对PN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可用于丹皮酚片样品中PN含量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 修饰碳糊电极 电化学性质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在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尚永辉 孙家娟 +2 位作者 孙晓梅 彭怡婷 古元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3-506,共4页
制备了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BPy]OTF)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在pH=3.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中,木犀草素在0.6221 V和0.4267 V处产生一对明显的氧... 制备了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BPy]OTF)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在pH=3.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中,木犀草素在0.6221 V和0.4267 V处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信号分别是裸电极的2.06倍,5.8倍,表明[BPy]OTF对木犀草素具有一定的催化增敏效果,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2质子2电子转移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木犀草素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 修饰碳糊电极 电化学行为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草强在纳米SiO_2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秉华 张磊 +2 位作者 赵青 庞秀芬 王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制备了纳米SiO2修饰碳糊电极(Nano-SiO2/CPE),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杀草强在Nano-SiO2/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杀草强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3.0的0.2mol·L-1H3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杀草强在Nano-SiO... 制备了纳米SiO2修饰碳糊电极(Nano-SiO2/CPE),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杀草强在Nano-SiO2/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杀草强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3.0的0.2mol·L-1H3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杀草强在Nano-SiO2/CPE上于+0.986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氧化峰电流与杀草强浓度在5.0×10-6~1.0×10-3mol.L-1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2.0×10-7mol.L-1,回收率在92.0%~100.7%之间。实验证实,杀草强在电极上的氧化反应主要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修饰电极 修饰碳糊电极 纳米SIO2 杀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烙烷酮修饰碳糊电极-双通道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测定环境中的硝基酚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冰仪 莫金垣 赖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建立了几种硝基酚的聚乙烯吡烙烷酮修饰碳糊电极 -双通道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的新方法 .采用双工作电极和两台伏安仪 ,将样品的检测电位分别设定在氧化电位 (+0 .5 V vs.SCE)和还原电位 (-1 .4V vs.SCE) ,在一个检测池中同时获得所有样... 建立了几种硝基酚的聚乙烯吡烙烷酮修饰碳糊电极 -双通道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的新方法 .采用双工作电极和两台伏安仪 ,将样品的检测电位分别设定在氧化电位 (+0 .5 V vs.SCE)和还原电位 (-1 .4V vs.SCE) ,在一个检测池中同时获得所有样品的氧化和还原信息 ,以还原电流和氧化电流值之比 (Nc=ir/io)作为定性依据 ,对样品的纯度进行确证 .通过优化工作电极、检测电位、缓冲溶液、β-CD和乙醇浓度等实验参数 ,实现了几种硝基酚的分离检测 ,同时采用样条小波最小二乘法对样品数据信号进行处理 ,并将此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毛细管电泳安培法 聚乙烯吡烙烷酮修饰碳糊电极 硝基酚 样条小波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在离子液体[BnMIM]PF_6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锐 马少宁 +1 位作者 张艳梅 高作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研究了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在离子液体1-苄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nMIM]PF6)修饰碳糊电极([BnMIM]PF6/CPE)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BnMIM]PF6/CPE对SAL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用计时... 研究了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在离子液体1-苄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nMIM]PF6)修饰碳糊电极([BnMIM]PF6/CPE)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BnMIM]PF6/CPE对SAL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用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SAL在[BnMIM]PF6/CPE上的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常数k为(2.10±0.05)×103(mol·L-1)-1·s-1。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得催化氧化峰电流与SAL的浓度在6.0×10-7~1.0×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3.27×10-8 mol·L-1,同时运用该方法对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中的SAL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离子液体 修饰碳糊电极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人血清中铜 被引量:3
15
作者 费俊杰 王俊芬 +1 位作者 黎拒难 易芬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5-378,共4页
制作了用槲皮素作修饰剂的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此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 p H4.7)中 ,于 0 .2 0 V( vs.SCE下同 )处搅拌富集 ,铜 (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槲皮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 制作了用槲皮素作修饰剂的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此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 p H4.7)中 ,于 0 .2 0 V( vs.SCE下同 )处搅拌富集 ,铜 (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槲皮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于 - 0 .40 V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0 3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 ( )浓度分别在1 .5× 1 0 - 9~ 8.0× 1 0 - 8mol/ L和 1 .5× 1 0 - 8~ 9.0× 1 0 - 7mol/ L两个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 8.0× 1 0 - 10 mol/ L。同时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痕量铜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人血清 测定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在乙炔黑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芸 吴锐 +2 位作者 犹卫 彭娟 高作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8-1373,共6页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美洛昔康(Meloxicam,MLX)在乙炔黑(Acetylene black,AB)与离子液体(1-苄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B-[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AB-[BnMIM] PF6/CPE对ML...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美洛昔康(Meloxicam,MLX)在乙炔黑(Acetylene black,AB)与离子液体(1-苄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B-[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AB-[BnMIM] PF6/CPE对MLX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测定了MLX在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SWV法测得MLX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7~1.0×10-5 mol· L-1及1.0×10-5~1.0×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Ip(μA)=7.607+1 608 C(mmol·L-1),r=0.993 4和Ip(μA) =20.68 +267.6 C(mmol·L-1),r=0.997 9,检出限(LOD,S/N=3)为2.2×10-8 mol·L-1.同时运用该方法对市售片剂中MLX含量进行了电化学测定,RSD为1.2%~3.0%,加标回收率为96.2% ~ 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离子液体 乙炔黑 修饰碳糊电极 电化学性质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2在聚茜素红S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玲 刘彦平 +2 位作者 闫璟 柯苗 张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碳糊电极(CPE)上制备了聚茜素红S薄膜修饰碳糊电极(ARS/CPE),运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维生素B_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4.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碳糊电极(CPE)上制备了聚茜素红S薄膜修饰碳糊电极(ARS/CPE),运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维生素B_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4.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维生素B_2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扩散系数(D)为3.26×10^(-5)cm^2·s^(-1),电荷转移系数(α)为0.817 4。维生素B_2的浓度在1.0×10^(-6)~8.0×10^(-4) mol·L^(-1)之间与其对应的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5×10^(-8) mol·L^(-1)。方法用于维生素B_2片的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8%~2.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5%~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红S 修饰碳糊电极 维生素B2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的芯片毛细管电泳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培海 李关宾 陈立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0,共3页
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铜(MPTMSCu)/MCM41分子筛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NO-2电化学还原的电催化作用,分析了修饰物含量、溶液pH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以该电极为检测电极,设计制作了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探讨了NO-... 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铜(MPTMSCu)/MCM41分子筛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NO-2电化学还原的电催化作用,分析了修饰物含量、溶液pH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以该电极为检测电极,设计制作了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探讨了NO-2的芯片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以50mmol/L醋酸钠(pH5.8)为电泳缓冲液、分离电压为-1.6kV时,检测可在40s内完成。纯水中NO-2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0~5000.0μmol/L,检出限为4.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毛细管电泳 修饰碳糊电极 NO2^-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塞米在APTS与石墨烯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锐 田碧桃 +2 位作者 马少宁 陈纪文 高作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33-1338,共6页
研究了呋塞米(FUR)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和石墨烯(RGO)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RGO/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CPE相比,APTS-RGO/CPE对呋塞米的电化学氧化显著增强,其氧化峰电流增加3.4倍。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 研究了呋塞米(FUR)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和石墨烯(RGO)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RGO/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CPE相比,APTS-RGO/CPE对呋塞米的电化学氧化显著增强,其氧化峰电流增加3.4倍。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FUR在APTS-RGO/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得FUR氧化峰电流与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3~330 mg/L,检出限(LOD,S/N=3)为1.1×10-2mg/L。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市售呋塞米片剂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4%,回收率为98.5%~99.7%,检测结果符合电化学定量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 石墨烯 修饰碳糊电极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饰碳糊电极研究载药淀粉微球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新法 李仲谨 +2 位作者 李晓钡 王磊 刘节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7,16,共5页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合成了载药淀粉微球,分析了微球的结构特征。分别制备了碳糊电极和淀粉微球修饰碳糊电极,选择具有多个羟基和烯醇结构的抗坏血酸为模型药物。以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底液,支持电解质KCl浓度为0.1 mol.L-1。逐次降低...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合成了载药淀粉微球,分析了微球的结构特征。分别制备了碳糊电极和淀粉微球修饰碳糊电极,选择具有多个羟基和烯醇结构的抗坏血酸为模型药物。以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底液,支持电解质KCl浓度为0.1 mol.L-1。逐次降低抗坏血酸的浓度,测定不同电极的检测下限。选用1.0×10-4mol.L-1的抗坏血酸溶液,在-0.4 V^0.9 V的电位范围内以50 mV.s-1的速度扫描,记录A^V图。通过比较不同工作电极作用下抗坏血酸的氧化特征,可以推论淀粉微球对抗坏血酸的富集作用更多的依赖于微球结构中的-OH、-NH2与抗坏血酸分子中-OH之间的氢键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碳糊电极 淀粉微球 抗坏血酸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