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柔比星在钴离子注入修饰微电极上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毛燕宁 胡劲波 +1 位作者 李启隆 薛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10-1314,共5页
吡柔比星在 0 .1 mol/L HAc-Na Ac( p H=5 .0 5 )缓冲溶液中 ,用 Co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微电极进行研究 ,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 ,峰电位 Ep=-0 .5 2 0 V( vs. SCE) .峰电流与吡柔比星浓度在 1 .0× 1 0 -7~ 6.0×1 0 -6mol/L范围... 吡柔比星在 0 .1 mol/L HAc-Na Ac( p H=5 .0 5 )缓冲溶液中 ,用 Co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微电极进行研究 ,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 ,峰电位 Ep=-0 .5 2 0 V( vs. SCE) .峰电流与吡柔比星浓度在 1 .0× 1 0 -7~ 6.0×1 0 -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 .0× 1 0 -8mol/L.用于病人尿样测定 ,回收率在 91 .6%~ 1 0 6.7%之间 .吡柔比星的还原为可逆吸附过程 ,伴随着两个电子、两个氢离子参加电极反应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俄歇电子能谱 ( AES)两种表面分析技术对 Co离子注入修饰微电极的表面状况、表面元素组成及深度分布进行测定 .实验表明 ,Co离子确实被注入到碳纤维表面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电化学行为 离子注入 修饰微电极 钴离子 电化学分析 抗肿瘤抗生素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铱膜修饰微电极的制备及痕量砷(Ⅲ)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杜亚琳 李建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400,共4页
通过在铱丝尖端电沉积氧化铱,制成氧化铱膜修饰微电极,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测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1,电子转移系数0.55,表观电子传递速率为0.18^-1。在pH 4.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氧化铱膜修饰微电极... 通过在铱丝尖端电沉积氧化铱,制成氧化铱膜修饰微电极,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测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1,电子转移系数0.55,表观电子传递速率为0.18^-1。在pH 4.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氧化铱膜修饰微电极对As(Ⅲ)的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可用于痕量As(Ⅲ)的测定,氧化峰电位为0.62V。峰电流与As(Ⅲ)的浓度在5×10^-8.8×10^-5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5×10^-9mol/L,响应时间小于1s。该电极制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铱 修饰微电极 砷(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甘氨酸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尿酸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灵芳 王翠红 +1 位作者 张娟 冶保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28-33,共6页
研究聚甘氨酸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CFME)的电化学性质和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测定尿酸的分析方法 ,以及尿酸在该聚合膜电极上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在选定的条件下 ,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峰电位分别为 0 .3 3 V和 0 .0 3 V,两峰电位差达 3 0 0 m V,... 研究聚甘氨酸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CFME)的电化学性质和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测定尿酸的分析方法 ,以及尿酸在该聚合膜电极上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在选定的条件下 ,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峰电位分别为 0 .3 3 V和 0 .0 3 V,两峰电位差达 3 0 0 m V,可以有效地避免抗坏血酸对尿酸测定的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微电极 聚甘氨酸 尿酸 抗坏血酸 碳纤维 测定 电化学伏安法 嘌呤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在T.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表面氧化的电化学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宏煦 王淀佐 +2 位作者 胡岳华 邱冠周 阮仁满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3-1267,共5页
制备了T .f菌修饰碳粉粉末微电极 ,应用细菌修饰粉末微电极系统研究了Fe2 + 在T .f菌存在时氧化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并测定了相应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是一可逆反应 ,且Fe2... 制备了T .f菌修饰碳粉粉末微电极 ,应用细菌修饰粉末微电极系统研究了Fe2 + 在T .f菌存在时氧化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并测定了相应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是一可逆反应 ,且Fe2 + 浓度在 0 .2 2mol/L以下变动时 ,Fe2 + 氧化反应的可逆程度不变。对于快速扫描过程 ,通过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的电流为微盘电流与薄层电流之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认为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受扩散过程影响 ,稳态极化法测定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为JL=18.5mA/m2 ,以此计算的电荷扩散系数为 6 .2 5× 10 -6cm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矿 T.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 电化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药物的电化学研究(Ⅱ)道诺霉素在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罗济文 张敏 +1 位作者 张蓉颖 庞代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道诺霉素 ( DNM)在石墨粉末微电极和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微量 DNM的方法 ,DNM浓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5mol/L之间其微分脉冲伏安 ( DPV... 研究了道诺霉素 ( DNM)在石墨粉末微电极和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微量 DNM的方法 ,DNM浓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5mol/L之间其微分脉冲伏安 ( DPV)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 .0× 1 0 - 8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 DNM,回收率在 94%~ 1 0 8%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物 电化学研究 道诺霉素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 分析 标准加入法 尿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Fe^(2+)在T.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煦 胡岳华 +2 位作者 邱冠周 王淀佐 阮仁满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9-233,共5页
Fe2 + 的氧化在细菌浸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菌浸铜过程中 ,Cu2 + 的存在对T .f菌的生长代谢和其氧化Fe2 + 的能力有一定影响。制备了T .f菌修饰碳粉粉末微电极 ,研究了Cu2 + 存在下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反应... Fe2 + 的氧化在细菌浸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菌浸铜过程中 ,Cu2 + 的存在对T .f菌的生长代谢和其氧化Fe2 + 的能力有一定影响。制备了T .f菌修饰碳粉粉末微电极 ,研究了Cu2 + 存在下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并测定了相应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Cu2 + 的存在不影响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的氧化反应的可逆性。对电极稳态及暂态过程研究表明 ,当Cu2 + 浓度在 12mmol/L以下时 ,Cu2 + 的存在不会抑制Fe2 + 在T .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上的氧化 ,适量Cu2 + 加强T .f菌氧化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矿 T.f菌修饰粉末微电极 电化学机理 氧化 生物冶金 铁离子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兰修饰碳黑微电极同时微分伏安法测定多巴胺和抗坏血酸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培红 张军 +1 位作者 匡云飞 黎拒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3-935,共3页
将含有1.0%普鲁士蓝的碳黑与固体石蜡按2.5:1(质量比)混合后装入φ0.2mm的石英毛细管中,在其上端插入一铂丝并抛光后即制成普鲁士蓝修饰碳黑微电极。对多巴胺(DA)及抗坏血酸(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此电极测定两组分的最... 将含有1.0%普鲁士蓝的碳黑与固体石蜡按2.5:1(质量比)混合后装入φ0.2mm的石英毛细管中,在其上端插入一铂丝并抛光后即制成普鲁士蓝修饰碳黑微电极。对多巴胺(DA)及抗坏血酸(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此电极测定两组分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定量测定中采用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在最佳条件下,DA与VC的峰电流(i"p)分别与各自的浓度保持如下线性关系:DA为4.0×10-6~8.0×10-4 mol·L-1,VC为6.0×10-5~1.0×10-3mol·L-1;检出限(3σ)依次为2.0×10-6mol·L-1及1.0×10-5mol·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种含DA及VC的混合溶液,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依次小于2.0%及3.0%,回收率范围依次为96.5%~101.0%及95.0%~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 普鲁士蓝修饰碳黑微电极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镍(Ⅱ)与水杨醛谷氨酸配合物修饰的碳黑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培红 张军 +1 位作者 熊祥 黎拒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4-536,539,共4页
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在JP-303极谱分析仪上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多巴胺在该修饰电极上其峰电流增强达3倍之多。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0.14... 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在JP-303极谱分析仪上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多巴胺在该修饰电极上其峰电流增强达3倍之多。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0.14V处峰电流与DA浓度在2.0×10^-7~1.0×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1.0×10^-7mol·L^-1,应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剂中多巴胺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n=7)值小于3.5%,回收率为9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多巴胺 水杨醛谷氨酸合镍配合物 修饰碳黑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基乙酸修饰碳黑微电极同时测定多巴胺和抗坏血酸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培红 张军 黎拒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将氨基乙酸聚合在碳黑微电极表面制得聚氨基乙酸修饰碳黑微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此缓冲介质中,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经在-200 mV(vs.SCE)富集30 s后,在此... 用电化学方法将氨基乙酸聚合在碳黑微电极表面制得聚氨基乙酸修饰碳黑微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此缓冲介质中,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经在-200 mV(vs.SCE)富集30 s后,在此修饰电极上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并分别在320 mV及42 mV处呈现各自的峰电位(Epa),在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I″p值及其浓度之间分别在2.0×10-8~1.0×10-4mol·L-1,4.0×10-7~1.0×10-3mol·L-1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分别为6.0×10-9mol·L-1及1.0×10-7mol·L-1。此修饰电极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只需将用过的电极在400 mV置于同一缓冲溶液中清洗0.5~2.0 min,即可方便地再生恢复原有性能。应用此方法分析了含有多巴胺及抗坏血酸的混合溶液,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6%~2.6%之间,回收率在96%~10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碳黑微电极 聚氨基乙酸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Au/I^-复合物修饰电极在细胞色素C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民 施国跃 +1 位作者 刘敏 金利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3,共6页
 该文报道了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备修饰电极的新方法,制作了乙二胺 Au溶胶 I-(ED Au I-)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柱电极,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细胞色素C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在6.5×10-7mol L~1.2&...  该文报道了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备修饰电极的新方法,制作了乙二胺 Au溶胶 I-(ED Au I-)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柱电极,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细胞色素C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在6.5×10-7mol L~1.2×10-5mol L浓度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3.2×10-7mol L;同时,该微电极具有选择性高,体积小和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为细胞凋亡的病理、药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溶胶 碳纤维修饰微电极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中微电极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培海 李关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1-85,共5页
扩大检测范围和降低微电极的安置难度已成为进一步发展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CE-EC)技术的重要手段。该文评述了修饰微电极在CE-EC中的应用 ,介绍了能减小安装难度的电极安置新技术。参考文献38篇。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修饰微电极 微电极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酸度微电极组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莹 代鑫 赫春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1-716,共6页
以木犀草素为pH特性敏感物,碳纤维为导电基质,固体石蜡为粘合剂制成了木犀草素碳纤维酸度微电极,将该电极与自制导电凝胶型全固态微型Ag/AgCl电极和铂丝微电极联用,构成全固态酸度微电极组。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电极组对pH值为2.00~1... 以木犀草素为pH特性敏感物,碳纤维为导电基质,固体石蜡为粘合剂制成了木犀草素碳纤维酸度微电极,将该电极与自制导电凝胶型全固态微型Ag/AgCl电极和铂丝微电极联用,构成全固态酸度微电极组。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电极组对pH值为2.00~10.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有效酸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上有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两峰的峰电势均随pH值呈线性变化,据此建立了方波伏安法测定溶液酸度的方法,氧化峰的峰电势(Epa)与pH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pa(V)=-0.0567pH+0.603(r=0.999),体液中常见离子及蛋白质等不干扰测定。该电极组微型、无毒、抗干扰能力强,应用于微量体表唾液和汗液酸度的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微量体液的实时、在体、现场检测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修饰酸度微电极 微型Ag/AgCl参比电极 全固态 方波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碳纤维超微pH传感器研究及其在植物柱头活体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其进 张学记 +1 位作者 张春光 周性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聚苯胺 修饰微电极 超微pH传感器 碳纤维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聚[N‘,N’‘—(1,3—丙二亚甲基)双(1,2—苯二氨基)—N,N’,N‘’,N‘’‘]合 被引量:11
14
作者 鲜跃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66-870,共5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测定 电极 修饰微电极 微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