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过程中的话语角色选择与调整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汝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4,共4页
修辞过程中的话语角色选择与调整陈汝东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和李书记谈话以什么名义?公民?工人?下级?他儿子的战友?──不,要以共产党员的名义!"(王不天《普通党员》,《当代》1984年第2期)这是一个工... 修辞过程中的话语角色选择与调整陈汝东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和李书记谈话以什么名义?公民?工人?下级?他儿子的战友?──不,要以共产党员的名义!"(王不天《普通党员》,《当代》1984年第2期)这是一个工人──赵小民在发现厂里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角色 修辞过程 修辞效果 选择与调整 角色关系 修辞行为 交际对象 中队长 交际双方 行政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六结构”与修辞三论 被引量:4
2
作者 郑颐寿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辞学”有内外之分,内修辞学包括本体修辞学、表达修辞学、接受修辞学,外修辞学包括文化修辞学、文明修辞学和道德修辞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六结构 修辞过程 修辞效果 修辞新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9,共4页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修改 修辞现象 言语行为 语用修辞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汝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在分析总括国内外修辞学研究的方法论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操作方法,阐发了唯物辨证法统观下的修辞系统,论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研究的三种方法:调查法、社会心理分析法和实验法。
关键词 社会心理因素 现代修辞 修辞学研究 修辞过程 修辞手段 语法修辞 研究方法 言语交际 交际双方 修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心理活动对修辞现象的效能
5
作者 王泽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57-63,共7页
一、总论意大利美学家、语言学家克罗齐指出:“造句法只注重语言的正确无误,修辞学和诗学却研究表现美和贴切;造句法只有语法原则,修辞学和诗学还应研究语言之外的东西。”这里提出论题的直接依据是:人脑与动物脑的显著区别之一,在于人... 一、总论意大利美学家、语言学家克罗齐指出:“造句法只注重语言的正确无误,修辞学和诗学却研究表现美和贴切;造句法只有语法原则,修辞学和诗学还应研究语言之外的东西。”这里提出论题的直接依据是:人脑与动物脑的显著区别之一,在于人不仅有由现实直接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而在大脑中形成条件联系的第一信号系统,还有由语言文字的刺激通过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形成条件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而且,这种语言文字对于人心理刺激的广度和深度,是任何具体条件刺激物所望尘莫及的。修辞的目的在于使传情达意更为“美和贴切”,使人的心理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而由于修辞的精微高妙,接受者也不仅要有直接的感受,还要有高级神经活动的配合,才能全面挖掘而避免修辞意义接收的误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修辞主体(说写者)的修辞过程中,都必然会有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现象 心理活动 个性心理 修辞方式 心理过程 修辞 修辞过程 语言文字 条件联系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