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传播的修辞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丽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随着建构主义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环境传播也开始采取社会-符号的建构视角,被表征为社会运用符号进行的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意义表述与争夺。这事实上是一种修辞学的取向,可以被表述为环境修辞。当下,无论在学术还是实践层面,...
随着建构主义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环境传播也开始采取社会-符号的建构视角,被表征为社会运用符号进行的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意义表述与争夺。这事实上是一种修辞学的取向,可以被表述为环境修辞。当下,无论在学术还是实践层面,环境修辞都已经成为环境传播中最重要的取向之一。本文以修辞学理论为基础,尝试回答环境修辞的一个元问题,即环境传播与修辞之间的关系性。进而本文首先从西方修辞学两种基本的修辞观入手,搭建环境传播与修辞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通过分析'修辞结构'这一意义生产的修辞语言,探究环境修辞的意义机制;最后从艺术性、效果、伦理性三个维度建构环境修辞的批评机制,以期为环境修辞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修辞学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传播
修辞机制
修辞
观
辞格
修辞
结构
修辞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传播的修辞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丽娜
机构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基金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创新团队项目“民族传播研究与媒体人类学”
文摘
随着建构主义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环境传播也开始采取社会-符号的建构视角,被表征为社会运用符号进行的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意义表述与争夺。这事实上是一种修辞学的取向,可以被表述为环境修辞。当下,无论在学术还是实践层面,环境修辞都已经成为环境传播中最重要的取向之一。本文以修辞学理论为基础,尝试回答环境修辞的一个元问题,即环境传播与修辞之间的关系性。进而本文首先从西方修辞学两种基本的修辞观入手,搭建环境传播与修辞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通过分析'修辞结构'这一意义生产的修辞语言,探究环境修辞的意义机制;最后从艺术性、效果、伦理性三个维度建构环境修辞的批评机制,以期为环境修辞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修辞学分析框架。
关键词
环境传播
修辞机制
修辞
观
辞格
修辞
结构
修辞
批评
Keywords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rhetoric mechanism
rhetorical view
figure of speech
rhetorical structure
rhetorical criticism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传播的修辞机制
王丽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