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修辞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春富 张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从符号学理论的修辞方法出发,详细介绍了符号修辞方法的基本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征;通过案例分析符号修辞方法的具体应用,阐述符号修辞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 符号 修辞方法 隐喻 换喻 提喻 讽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件说理的法律修辞方法选择——以甘露案再审判决书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玉赞 《东方法学》 CSSCI 2015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法律修辞方法的选择是法律修辞运用的首要前提。为在案件说理实现有效的法律修辞,法律修辞方法首先要从案件的法律争议点出发进行初步的选择,然后还要结合案件可能构成的论辩前提体系再次进行筛选和确定。甘露案再审判决书虽然作为最高... 法律修辞方法的选择是法律修辞运用的首要前提。为在案件说理实现有效的法律修辞,法律修辞方法首先要从案件的法律争议点出发进行初步的选择,然后还要结合案件可能构成的论辩前提体系再次进行筛选和确定。甘露案再审判决书虽然作为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参照性案例,其为裁判说理选择的法律修辞方法既脱离案件的争议点,也严重肢解了其论辩前提体系可能具有的指引和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修辞方法 案件争议点 甘露案 参照性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修辞结合研究的成功之路——《马氏文通》修辞方法论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沈锡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31-137,共7页
《马氏文通》虽是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但马氏的思路却并没有仅仅限止在“句读”之内,他在阐述古汉语语法现象和规律的同时,遵循了自古以来“为文之道”的传统,也阐述了修辞和章法的规律。这使得《马氏文通》超越了语言本体的研究,而在... 《马氏文通》虽是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但马氏的思路却并没有仅仅限止在“句读”之内,他在阐述古汉语语法现象和规律的同时,遵循了自古以来“为文之道”的传统,也阐述了修辞和章法的规律。这使得《马氏文通》超越了语言本体的研究,而在语法学。修辞学和文章学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作者系中文系讲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语法修辞 修辞方法 外动字 和谐美 生动形象 文章学 形象美 孟子 整齐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敲《阿Q正传》书名的修辞方法
4
作者 许锡强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一、把“阿Q”读成“阿鬼”…… 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正传》的主人公取名叫“阿Q”呢?其第一章《序》里是这样解释的:阿Q不仅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姓,而且也搞不清楚他的名到底是叫“阿桂”还是“阿贵”,因为“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 一、把“阿Q”读成“阿鬼”…… 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正传》的主人公取名叫“阿Q”呢?其第一章《序》里是这样解释的:阿Q不仅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姓,而且也搞不清楚他的名到底是叫“阿桂”还是“阿贵”,因为“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所以“只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修辞方法 书名 推敲 主人公 《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拟: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校园流行语 修辞方法 仿拟 中学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修辞方法的文化意蕴与学术形态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亚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39-45,共7页
修辞方法与修辞观念是中国修辞传统的两个最主要的内容。修辞观念是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中对“修辞”的根本态度与基本观点;修辞方法则是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中贯彻、表达、体现这种态度与观点的主要途径与基本手段,两者是统... 修辞方法与修辞观念是中国修辞传统的两个最主要的内容。修辞观念是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中对“修辞”的根本态度与基本观点;修辞方法则是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中贯彻、表达、体现这种态度与观点的主要途径与基本手段,两者是统一的。对修辞方法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但能在修辞本身的研究上与修辞观念的研究相互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法 修辞方法 修辞研究 修辞活动 修辞 修辞运用 修辞风格 结构关系 认知对象 传统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交际中信息流向的控制及其修辞方法
7
作者 姚亚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97-102,共6页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当代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的思维方法论而日益广泛地被社会科学各部门注意和运用,这给了语言研究以有力的启示。如果说其他社会学科(如文艺学)能引进新方法而取得重大突破,那么,语言学更可以运用新方法使...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当代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的思维方法论而日益广泛地被社会科学各部门注意和运用,这给了语言研究以有力的启示。如果说其他社会学科(如文艺学)能引进新方法而取得重大突破,那么,语言学更可以运用新方法使本身得到长足的进展。这不仅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方法 言语交际 陈毅 控制流向 修辞方法 说写 信息流 方法 语言学 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周匝”的修辞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金韦 《学术研究》 1979年第2期101-101,共1页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详征博引,分类细密,是一本重要著作。但其中亦有可以商榷之处。比如“嵌字”一项(属“镶嵌”格),书中举出两例:“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水浒传》六十回)“鱼...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详征博引,分类细密,是一本重要著作。但其中亦有可以商榷之处。比如“嵌字”一项(属“镶嵌”格),书中举出两例:“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水浒传》六十回)“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乐府诗集》)作者说:这样“故意用几个特定的字来嵌入话中”的,就叫做“嵌字”。看来,“卢俊义反”四个字确实是嵌进去的,但“鱼戏”一诗则不同,“东西南北”四个字和全诗浑然一体,构成统一的艺术形象,不能分拆开来,不应把它和“嵌字”混为一谈。再看一些例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法 修辞学发凡 莲叶 陈望道 水浒传 艺术形象 东西南北 木兰诗 商榷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修辞学中的“比喻”方法
9
作者 张凤翮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4-81,64,共9页
藏文修辞学是融修辞学与诗学为一体的具有独立体系的文艺理论.它是藏语言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研究藏文修辞学,对丰富和发展汉文修辞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藏文修辞学成为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体系,是从十三世纪翻译吸收了古印度《... 藏文修辞学是融修辞学与诗学为一体的具有独立体系的文艺理论.它是藏语言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研究藏文修辞学,对丰富和发展汉文修辞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藏文修辞学成为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体系,是从十三世纪翻译吸收了古印度《诗镜》以后开始形成的。该世纪初,萨迦派大学者贡坚噶参在《学者入门》中最早将《诗镜》的有关内容作了介绍,兹后到十三世纪后期,大译师雄敦·多吉坚参将《诗镜》全文译出,自此以后《诗镜》即成为藏族诗学和修辞学的理论基础。在长期的写作实践和研究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手法 修辞学理论 藏文 比喻法 修辞方法 莲花 翻译 诗学 美容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立法修辞的要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70,共10页
现代法治国家立法质量的提升需要借助于修辞。立法修辞就是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为获得人们对法律内容的认同而采取说服性手段的行为。立法修辞过程至少包含了三个关键要素,即权威、听众和修辞方法。立法者权威是立法修辞的起点,在... 现代法治国家立法质量的提升需要借助于修辞。立法修辞就是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为获得人们对法律内容的认同而采取说服性手段的行为。立法修辞过程至少包含了三个关键要素,即权威、听众和修辞方法。立法者权威是立法修辞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立法者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技术提升立法本身的权威。作为修辞所要影响的人,听众不再作为单纯的受众,而成为了修辞活动的中心,立法者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来以选择适当的修辞策略和方法,以实现立法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法 立法质量 现代法治国家 法律内容 立法者 技术提升 修辞活动 修辞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修辞和文化论析
11
作者 史灿方 《学海》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对数字 汉语修辞 神秘数字 民间文学 修辞方法 论析 中国传统文化 文学作品 思维方式 民间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接触的修辞学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万云 赵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6,共7页
从修辞学视角看,语言接触与语言创造、语言运用一样,也是一种修辞行为和结果,是一种以交际效果与极尽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为目的的语言对接,一种以适应题旨情境为基本原则的修辞运筹。因此,对语言接触的研究自然也应该借助动态的修辞学方... 从修辞学视角看,语言接触与语言创造、语言运用一样,也是一种修辞行为和结果,是一种以交际效果与极尽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为目的的语言对接,一种以适应题旨情境为基本原则的修辞运筹。因此,对语言接触的研究自然也应该借助动态的修辞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全面揭示语言接触的运行机制,也可以弥补其他视角研究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效度原则 语境适应 修辞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排比结构类型及其修辞功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丽生 《山东外语教学》 1999年第2期11-15,共5页
排比是一种写作中使用范围广泛、表现力较强的修辞方法。由于排比结构能清晰地表达思想,加强语势,酣畅淋漓地抒发感情,阐明观点,所以读来印象至深。本文试从英语排比结构的构成入手,探讨英语排比结构的作用和运用的特征,列举英语... 排比是一种写作中使用范围广泛、表现力较强的修辞方法。由于排比结构能清晰地表达思想,加强语势,酣畅淋漓地抒发感情,阐明观点,所以读来印象至深。本文试从英语排比结构的构成入手,探讨英语排比结构的作用和运用的特征,列举英语中常见的排比结构类型,并分析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法 英语 排比结构 类型 修辞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视野下“民族国家”理论与“多民族国家”理论辨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扈红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3,共7页
昆廷·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和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为理解民族国家理论和多民族国家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之下,可以从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价值理念、政策取向、制度设计四个方面分析民族国家理论和多民族国家理论的... 昆廷·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和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为理解民族国家理论和多民族国家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之下,可以从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价值理念、政策取向、制度设计四个方面分析民族国家理论和多民族国家理论的区别,以实现"哲学思考和历史证据"的对话,理解民族国家理论和多民族国家理论言说方式背后的实质,并获得多民族国家建构的理念和制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主义 修辞方法 民族国家 多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万菁和他的“鲁迅修辞”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小苓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2期63-67,共5页
林万菁的一部洋洋大观、数十万字的《论鲁迅修辞:从技巧到规律》,是新加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领域中,极富启发性的、观点新颖的论著。到新加坡。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修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新加坡 修辞方法 文学语言 莎士比亚 风格学 词汇 中国古典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语谚语中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段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秀峰 《外国语文》 1994年第1期75-83,共9页
法语谚语是修辞学的宝库。它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正在于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本文试就法语谚语中的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段加以介绍与分析。这些修辞手段是:头韵、迭韵、尾韵、近音词连用、比喻、拟人、借代、提喻、委婉... 法语谚语是修辞学的宝库。它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正在于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本文试就法语谚语中的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段加以介绍与分析。这些修辞手段是:头韵、迭韵、尾韵、近音词连用、比喻、拟人、借代、提喻、委婉、讽喻、影射、讽刺、夸张、反衬、省略、重复和词序的倒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段 谚语 表现力 法语 修辞效果 修辞方法 近音词 艺术感染力 修辞 句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文书中的消极修辞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祝一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4-76,共3页
司法文书主要指司法部门为实施法律、适用法律而制作的公文。在写作实践中,它体现出与其它体裁的公文不同的语言特点。其重要特点之一是较多地运用消极修辞。本文试就司法文书中消极修辞的方法从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关键词 司法文书 消极修辞 被告人 修辞方法 被害人 犯罪事实 适用法律 语言特点 词语 写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俄国文学中人物命名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锦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4-82,共9页
(一) 词的名实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姓名的功能是称谓人,姓名与人的外貌、性格、品质也没有联系。名叫“美丽”的姑娘可能貌丑;或者,正话反说,取“大愚”、“狗子”一类带贬义的名字,孩子也未必聪颖成才。孩子的相貌、资质、命运并不反... (一) 词的名实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姓名的功能是称谓人,姓名与人的外貌、性格、品质也没有联系。名叫“美丽”的姑娘可能貌丑;或者,正话反说,取“大愚”、“狗子”一类带贬义的名字,孩子也未必聪颖成才。孩子的相貌、资质、命运并不反映在凝注父母心愿的名字中。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有精辟的论断:“某一物体的名称和它固有的本质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如果只知道一个人叫雅可夫,我是绝对无法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特征 人物命名 果戈理 姓名 韵律化 洛夫 滑稽可笑 名字 隐喻 修辞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言修辞与训诂
19
作者 路广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65-70,共6页
我国古代训诂之学实际上是包括修辞在内的。如果我们认真裒集整理一下,会发现从马融、许慎、郑众、郑玄到孔颖达,贾公彦,下而至于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这些训诂大家,对于文言修辞方面有不少探索和阐说,搞文言修辞的人,不可不重视那些... 我国古代训诂之学实际上是包括修辞在内的。如果我们认真裒集整理一下,会发现从马融、许慎、郑众、郑玄到孔颖达,贾公彦,下而至于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这些训诂大家,对于文言修辞方面有不少探索和阐说,搞文言修辞的人,不可不重视那些包藏在训诂材料之中的修辞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法 修辞 训诂材料 王引之 我国古代 文言 孔颖达 王念孙 段玉裁 修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修辞技法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20
作者 胡文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5-67,共3页
试论修辞技法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胡文贵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可以概括我国历史上一向对文章的看法,也说明文章对于社会的重大作用。宋代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曾转述孔了的话说... 试论修辞技法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胡文贵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可以概括我国历史上一向对文章的看法,也说明文章对于社会的重大作用。宋代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曾转述孔了的话说:“言之不文,行也不远”,这又说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效果 修辞技法 修辞技巧 写作实践 文章写作 文学作品 思想内容 修辞方法 完美的表达 李清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