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言影片对于底层叙事的修辞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哲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9-61,共3页
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方言是一种特殊的口语符号,是主流汉语的地方变体,又叫"地方话"。方言传递着细腻丰富的乡土韵味,标志着特定的地域文化,真实地再现特定区域、特别是... 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方言是一种特殊的口语符号,是主流汉语的地方变体,又叫"地方话"。方言传递着细腻丰富的乡土韵味,标志着特定的地域文化,真实地再现特定区域、特别是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因此,方言往往会在表现下层民众生活的底层叙事文本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叙事 地方经济 修辞意义 传媒方式 音韵学 修辞效果 现代大众 势所必至 受众 陈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分立式结构及其修辞意义
2
作者 郑理珍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4,共4页
一在英语中往往可以见到这种现象,即把一个或数个词或短语附加在一个完整语句的前面、后面或中间的句式结构。它们不妨碍语句的完整性,因此,若将其省略,语句完全可以照样成立,然而,在语义上又与语句息息相关,或者为语句增加信息含量,或... 一在英语中往往可以见到这种现象,即把一个或数个词或短语附加在一个完整语句的前面、后面或中间的句式结构。它们不妨碍语句的完整性,因此,若将其省略,语句完全可以照样成立,然而,在语义上又与语句息息相关,或者为语句增加信息含量,或者为行文增加修辞色彩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结构在英语中俯拾皆是,本文把它们称之为分立式结构(isolated structure)。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意义 句式结构 分立式 修辞色彩 非谓语动词 修饰成分 现在分词 句法功能 语义单位 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体通感与通感修辞——诗歌符号学之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董迎春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6,共8页
诗歌创作是现实精神投射与心理化的活动过程。文学的精神性、内心性往往与心灵感应有着密切关联。没有内心体验与对世界的理解与想象,文学自然就无法实现其精神性、审美价值。创作与阅读体现着把真实材料加以抽象,抽象的加以感觉化,感... 诗歌创作是现实精神投射与心理化的活动过程。文学的精神性、内心性往往与心灵感应有着密切关联。没有内心体验与对世界的理解与想象,文学自然就无法实现其精神性、审美价值。创作与阅读体现着把真实材料加以抽象,抽象的加以感觉化,感觉的又导向艺术真实的过程。诗歌也许是由一些局部的、片段的体验、情绪暗示,变成具有审美与思想价值的诗学文本呈现世界与个人复杂关系的沉思。诗性建立其内心体验、对诗的内心理解的想象性、理解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心灵感应 修辞 艺术真实 思想价值 审美价值 象征主义 修辞意义 直觉性 话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乏深度是当代修辞研究的主要症结——兼论修辞研究数量化、形式化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5-91,共7页
中国修辞学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起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但在后期 ,“低谷”也随之出现。“低谷”来自修辞学自身的不完善和未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修辞学的迫切需要。为适应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修辞学要科学化 (主要指修辞研究数量化、... 中国修辞学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起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但在后期 ,“低谷”也随之出现。“低谷”来自修辞学自身的不完善和未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修辞学的迫切需要。为适应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修辞学要科学化 (主要指修辞研究数量化、形式化 )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由于不少修辞学者对此缺乏深入研究 (尤其是理论研究 )和有效实践 ,因而举步维艰。缺乏深度 ,是修辞研究的主要症结。修辞学只有研究深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 人文性 科学性 数量化 形式化 修辞言语形式 修辞言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移民族群的秘史--评吴文莉长篇小说《叶落长安》《叶落大地》《黄金城》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震 杜庆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8,共7页
陈忠实曾在《白鹿原》卷首引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不仅包含了说者和引者、西方和东方两位作家对小说写作的共同领悟,而且也是对小说写作的一种至高的追求和期许。因为对小说整体而言,这一目... 陈忠实曾在《白鹿原》卷首引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不仅包含了说者和引者、西方和东方两位作家对小说写作的共同领悟,而且也是对小说写作的一种至高的追求和期许。因为对小说整体而言,这一目标是可期的,但对具体某一部或者某几部小说来说,要成为一个民族的秘史恐怕只具有修辞意义,就像人们动辄就将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称为“史诗”一样。然而,对于某个特殊族群来说,用一部或者几部小说去书写其秘史,则是相对可能的。作家吴文莉用了近20年的时间,以长篇小说《叶落长安》《叶落大地》《黄金城》的总计130多万字的篇幅,书写出了一部聚居于陕西关中城乡的河南、山东移民族群的秘史,或可称之为“移民三部曲”。吴文莉:《叶落长安》,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吴文莉:《叶落大地》,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吴文莉:《黄金城》,《当代·长篇小说》2019年第2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文艺出版社 小说写作 《白鹿原》 出版总社 凤凰出版社 修辞意义 移民族群 陈忠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词在英语习语、谚语中的运用
6
作者 徐颖 朱洁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79,共2页
英语数词除了表述具体数量概念外,在实际语言交流中还可以用来表示修辞意义,或用来表示比喻、夸张等,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更加形象。数词的这种用法,在英语习语、谚语中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大大增强了英语这种语言的表... 英语数词除了表述具体数量概念外,在实际语言交流中还可以用来表示修辞意义,或用来表示比喻、夸张等,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更加形象。数词的这种用法,在英语习语、谚语中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大大增强了英语这种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拟对数词在英语习语和谚语中的妙用进行比较全面和详尽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英语数词 谚语 语言交流 数量概念 修辞意义 语言表达 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惯用语的连贯功能
7
作者 王萍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惯用语是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虽然惯用语不是连接短语,但是它有概念意义。它的概念意义能够体现出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因此它有修辞意义。通过惯用语的概念意义和修辞意义可以把语篇衔接起... 惯用语是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虽然惯用语不是连接短语,但是它有概念意义。它的概念意义能够体现出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因此它有修辞意义。通过惯用语的概念意义和修辞意义可以把语篇衔接起来使其连贯,表达语篇的完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语 概念意义 修辞意义 连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方言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饶秉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93-103,共11页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或“客话”,个别地方也称“(亻厓)话”、“麻介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它是汉语七大方言中内部比较一致的一个方言。通行地域: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江西省 汉语 客家话 普通话 修辞意义 四川省 词义 词素 动物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锡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11-115,126,共6页
“互文”又称“互言”,“互辞”,“互文见义”,“互文备义”,或简称“互足”,“互见”,“互明”,“互备”。从古代诗文作者说,互文是锤炼文句的修辞之法,从训诂家说,互文则是诠释这种修辞手法的训诂之法。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称之为互... “互文”又称“互言”,“互辞”,“互文见义”,“互文备义”,或简称“互足”,“互见”,“互明”,“互备”。从古代诗文作者说,互文是锤炼文句的修辞之法,从训诂家说,互文则是诠释这种修辞手法的训诂之法。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称之为互文法。“互文”是个概括性的总称,一般统指两种类型:一是互补式的互文,一是互训式的互文。前者是炼句之法,后者是用词之法。二者虽均有其修辞意义,但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见义 互补式 修辞意义 修辞手法 互训 古代诗文 修辞方法 互相补充 两种类型 合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与普通话名量词差异的成因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纬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广州话与普通话名量词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成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种种原因,南北地区对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不完全一致。二,古时南方汉人与土著混杂,语言互相影响,广州话吸收了部分古越语量词,普通话则没有。三,有些... 广州话与普通话名量词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成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种种原因,南北地区对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不完全一致。二,古时南方汉人与土著混杂,语言互相影响,广州话吸收了部分古越语量词,普通话则没有。三,有些名量词是因事物的形状表量,由于事物千姿百态,因而广州话与普通话名量词出现差异。四,有些名量词是取其修辞意义而扩大使用范围的,但广州话与普通话扩大的结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差异 使用范围 互相影响 修辞意义 地理环境 普通话 广州话 语言 词汇特点 名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拟辞格识解的心理现实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慈行 孙毅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1,共12页
基于Evans创立的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提出关于汉语比拟辞格在线加工的可操作性假设,构拟汉语比拟辞格的认知识解机理,验证实时加工过程中核心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激活的心理现实性。具体设计了词汇判断反应时研究,考察对比三种句... 基于Evans创立的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提出关于汉语比拟辞格在线加工的可操作性假设,构拟汉语比拟辞格的认知识解机理,验证实时加工过程中核心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激活的心理现实性。具体设计了词汇判断反应时研究,考察对比三种句子条件(比拟句、直义句和无关句)影响下探测词的反应时平均数据。结果得出:(1)三种句子条件下,比拟句和直义句的探测词的反应时极为接近,无关句的反应时略长于上述两种条件;(2)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比拟句和直义句条件下探测词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而比拟句与无关句、直义句与无关句条件下的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当比拟句中表修辞意义的关键词由内辖的间接认知模型表征时,句子的处理速度较快,而直义句和无关句条件下的关键词不具备启动优势,进而证实间接认知模型的激活在比拟修辞意义的识解过程中具有心理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拟辞格 修辞意义 间接认知模型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在次范畴确定中的自足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长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80-83,共4页
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分析就是形式分析,语义分析最终要依赖形式上的证明。其实,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就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语义分析都能得到形式上的验证,以往汉语语法分析特别是词类划... 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分析就是形式分析,语义分析最终要依赖形式上的证明。其实,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就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语义分析都能得到形式上的验证,以往汉语语法分析特别是词类划分上造成进退维谷的局面的原因也在于此。次范畴的分析是对词类的再分类,表层的形式标记进一步失去,而语义在次范畴确定中的独立作用则显示出来:一是语义指向可以对单复数名词进行区分,二是对歧义现象可以有独立的语义上的解释,三是运用义素分析可以在搭配中发现次范畴。语言表达的根本目的是表达意义而不是表达形式,这是运用语义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建立次范畴的依据是搭配中义素的会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析 语义结构 语义互补 形式验证 语法结构 修辞意义 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 语言分析 形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条主义话语方式的当代治疗——对论文引用他人观点的分析
13
作者 徐长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2,共7页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在论文写作中引用他人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理论依据,是一种缺乏逻辑理由的教条主义话语方式。如果他人观点跟自己观点一样,引用的结果是同语反复。如果他人观点是自己观点的大前提,引用的结果不过说明自己在替他人...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在论文写作中引用他人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理论依据,是一种缺乏逻辑理由的教条主义话语方式。如果他人观点跟自己观点一样,引用的结果是同语反复。如果他人观点是自己观点的大前提,引用的结果不过说明自己在替他人作表白,因为自己观点作为结论早已包含在大前提当中。做论文不同于做笔记的地方就在于要写下他人没有说过的观点,而上述两种情况都与此相矛盾。论文引用他人观点虽无逻辑意义,却有修辞意义,即论说主体可以通过标明引文出处的权威性来分有话语权力,进而征服读者的感情。这种假逻辑之名行修辞之实的做法,源于论说主体和话语权力的普遍分离,而这种分离又是话语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的产物。只有用“奥卡姆剃刀”从论文中剃掉这种引文,观点创新的局面才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力 话语方式 论文引用 教条主义 逻辑意义 逻辑质 引文内容 天鹅 修辞意义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的新解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建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99-103,共5页
O、提及词义,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国内语言学界为此而下的定语:词是音扣义的结合物。这里的“义”、即“意义”。然而进一步求问,词的意义又指什么?翻开国内高等院校文科类有关语言学方面的教材,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语言学家却有着不尽... O、提及词义,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国内语言学界为此而下的定语:词是音扣义的结合物。这里的“义”、即“意义”。然而进一步求问,词的意义又指什么?翻开国内高等院校文科类有关语言学方面的教材,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语言学家却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诸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 词义 理性意义 语言学概论 语境意义 客观事物 修辞意义 情感意义 社会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语言的反逻辑现象
15
作者 鲁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逻辑语言 文学作品语言 反逻辑 修辞逻辑 修辞意义 逻辑意义 逻辑序列 逻辑关系 时间序列 空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