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言影片对于底层叙事的修辞意义 |
杨哲芬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2
|
英语分立式结构及其修辞意义 |
郑理珍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3
|
诗体通感与通感修辞——诗歌符号学之视角 |
董迎春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4
|
缺乏深度是当代修辞研究的主要症结——兼论修辞研究数量化、形式化问题 |
张炼强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
5
|
一部移民族群的秘史--评吴文莉长篇小说《叶落长安》《叶落大地》《黄金城》 |
李震
杜庆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6
|
数词在英语习语、谚语中的运用 |
徐颖
朱洁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7
|
论惯用语的连贯功能 |
王萍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8
|
客家方言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
饶秉才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4
|
|
|
9
|
“互文”辨 |
李锡澜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4
|
|
|
10
|
广州话与普通话名量词差异的成因 |
黎纬杰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3
|
|
|
11
|
比拟辞格识解的心理现实性研究 |
崔慈行
孙毅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12
|
语义在次范畴确定中的自足价值 |
吴长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2
|
|
|
13
|
教条主义话语方式的当代治疗——对论文引用他人观点的分析 |
徐长福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14
|
词义的新解 |
蔡建中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
15
|
文学作品语言的反逻辑现象 |
鲁峡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