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学翻译中的幽默再现——以老舍和狄更斯作品翻译为例
1
作者
吴庆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0,共13页
幽默具有民族性,中西方幽默在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中文幽默的内庄外谐与英式幽默话语偏离的谐趣形成显著的共性,中英幽默均强调通过话语形式偏离产生豁人耳目的诙谐效果,构成幽默的可译性基础。老舍风趣的京味语言...
幽默具有民族性,中西方幽默在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中文幽默的内庄外谐与英式幽默话语偏离的谐趣形成显著的共性,中英幽默均强调通过话语形式偏离产生豁人耳目的诙谐效果,构成幽默的可译性基础。老舍风趣的京味语言与查尔斯·狄更斯诙谐的伦敦叙事彰显中英幽默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幽默翻译中,译者须积极进行跨文化协调,在译入语中找到幽默的文化“关联物”,补偿幽默再现的文化差异;同时,译者须准确理解两种语言的文体形式和修辞艺术的幽默建构意义,探求幽默的可译性;此外,译者还须运用译入语相应的话语偏离形式,再现源语文体“偏离”及修辞“悖论”中的幽默效果,以实现民族幽默艺术的美美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幽默的可译性
跨文化协调
文体偏离
修辞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翻译中的幽默再现——以老舍和狄更斯作品翻译为例
1
作者
吴庆军
机构
外交学院英语系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0,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4YJA752014)——华人英语小说北京叙事话语流变研究。
文摘
幽默具有民族性,中西方幽默在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中文幽默的内庄外谐与英式幽默话语偏离的谐趣形成显著的共性,中英幽默均强调通过话语形式偏离产生豁人耳目的诙谐效果,构成幽默的可译性基础。老舍风趣的京味语言与查尔斯·狄更斯诙谐的伦敦叙事彰显中英幽默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幽默翻译中,译者须积极进行跨文化协调,在译入语中找到幽默的文化“关联物”,补偿幽默再现的文化差异;同时,译者须准确理解两种语言的文体形式和修辞艺术的幽默建构意义,探求幽默的可译性;此外,译者还须运用译入语相应的话语偏离形式,再现源语文体“偏离”及修辞“悖论”中的幽默效果,以实现民族幽默艺术的美美与共。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幽默的可译性
跨文化协调
文体偏离
修辞悖论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of humour
cross-cultural coordinating
stylistic deviation
rhetoric paradox
分类号
I246 [文学—中国文学]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学翻译中的幽默再现——以老舍和狄更斯作品翻译为例
吴庆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