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默语言、谎言、法律语言、机构形象修辞、实验修辞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思考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范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64,共9页
有效的研究范式应该是目标、问题、方法的统一。据此,当"修辞"重新定义为"一切使用语言实现自己意图的过程",则"修辞学的根本目标"便应该设定为"以对言语行为的分析入手,有效地推进人的个体的社会... 有效的研究范式应该是目标、问题、方法的统一。据此,当"修辞"重新定义为"一切使用语言实现自己意图的过程",则"修辞学的根本目标"便应该设定为"以对言语行为的分析入手,有效地推进人的个体的社会化、群体的互动性、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由此,修辞学的核心问题便是:当代生活中,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人与机构的语言交往如何现代化?而要回答这一核心问题,最有效的核心概念就是:(新)言语行为。而相关的工具性范畴"主体类型""意图结构""语篇过程""语境参数""媒介""关联度""行为类型""案例分析""规则系统"(构成性规则/策略性规则)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而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命题如"法律/政治/新闻……言语行为如何分析?""案例库修辞学何以必要?""实验修辞学何以展开?"等等也就拥有了理论建构的可能。这便是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修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新言语行为分析 机构形象修辞 案例库修辞 政治语言学 法律语言学 谎言研究 幽默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差异与英汉翻译
2
作者 张敏 曹浩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2-195,共4页
修辞形象是比喻格和借代格不可缺少的构件之一,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基于英汉民族在修辞形象运用方面相似和不似之处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 语言 修辞形象 英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性交错与翻译理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志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69-73,共5页
传统的翻译研究的范畴和命题只限于“信、达、雅”、直译、意译等几个问题,而现代翻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的方面很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修辞学、逻辑学、对比语言学、文化符号学、信息交际学、思维科学、系统论等诸学科紧... 传统的翻译研究的范畴和命题只限于“信、达、雅”、直译、意译等几个问题,而现代翻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的方面很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修辞学、逻辑学、对比语言学、文化符号学、信息交际学、思维科学、系统论等诸学科紧密联系。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阐述和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问题,可以开拓视野、深化课题,使翻译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 多学科性 翻译活动 译文读者 文化符号学 翻译理论研究 《圣经》 修辞形象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恼的叙述者”向柳青致敬——论《带灯》
4
作者 唐小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带灯》是贾平凹第十五部长篇小说,它试图在整体性虚无、轻飘的文学人物画廊里,增添一位正面的、理想的、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这两个层面均可理解为是在向他的文学前辈兼老乡柳青遥遥致敬,也可以看作是耳顺之年的贾平凹在回望'来时路... 《带灯》是贾平凹第十五部长篇小说,它试图在整体性虚无、轻飘的文学人物画廊里,增添一位正面的、理想的、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这两个层面均可理解为是在向他的文学前辈兼老乡柳青遥遥致敬,也可以看作是耳顺之年的贾平凹在回望'来时路'的脉络里,摸索个人写作'晚期风格'的'试笔'之举。对于如何理解和把握带灯这一'新人'形象的独特性格内涵,如何在虚与实、轻与重等表层张力的叙事效果之外,从叙述者的视界来开启本文与'周边',也就是修辞话语与文化社会之间的关联,仍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带灯》 “新人” 形象修辞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