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狭义”到“广义”: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及其学术意义 |
罗渊
毛丽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2
|
“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评《用典研究》 |
吴礼权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3
|
修辞学研究的审美之维建构 |
谭善明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修辞学研究中的旧蕾新葩——喜读《反璞集》 |
宗廷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5
|
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 |
胡裕树
李熙宗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6
|
语言的功能与修辞学研究——逻辑修辞学初探 |
王中和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6 |
2
|
|
7
|
谈谈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
班兴彩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8
|
省修辞学研究会在南京举行学术年会 |
蒋荫楠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7 |
0 |
|
9
|
江苏省修辞学研究会召开1989年学术年会 |
门文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10
|
李晋荃先生的修辞学研究──读《语法修辞论集》《汉语释疑辨难集》心得 |
史灿方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7 |
0 |
|
11
|
中国后人文主义修辞学的研究路径 |
王佳宇
赵亚茹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
陈汝东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3
|
也谈中国修辞学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法 |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4
|
筚路蓝缕 自铸新范──读增订本《接受修辞学》 |
陈志国
尚永亮
|
《江淮论坛》
|
2002 |
2
|
|
15
|
科学方法和修辞学的繁荣 |
王希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4
|
|
16
|
修辞与文化研究新趋势论析 |
张炎荪
于广元
|
《学海》
|
2001 |
2
|
|
17
|
论修辞学的学科对象及其发展 |
童山东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0 |
|
18
|
中国修辞学会修辞学理论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
余心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9
|
中国修辞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本刊记者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华东修辞学会纪念《发凡》发表60周年 |
言逊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