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
被引量:
17
1
作者
伍铁平
《外语研究》
1986年第1期1-11,18,共12页
我国引进模糊理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的反响远远胜过语言学的其他领域。在中国修辞学会编的《修辞学论文集》第一集(1983年)和第二集(1985年),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的《【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1983年),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1...
我国引进模糊理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的反响远远胜过语言学的其他领域。在中国修辞学会编的《修辞学论文集》第一集(1983年)和第二集(1985年),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的《【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1983年),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1982年)等书中都有专文或专章讨沦修辞同模糊的关系。这是我国修辞学者对模糊理论作出的独特贡献。在我们所见到的美、英、苏、日等国有关模糊理论的文献中,都没有人探讨过修辞问题。这可能同我国修辞理论一直很发达有关。早在《周易·乾·文言》中已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的说法。《礼记·表记》已指出“情欲信,辞欲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家
模糊理论
比喻意义
英语
模糊语言
现代汉语
修辞
格
字面意义
修辞学
发凡
中国
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辞学园地的又一朵新葩——简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
2
作者
王建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3-45,共3页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修辞学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最近,在这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园地中,又出现了一朵新葩,这就是复旦大学宗廷虎副教授所著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这是一本全面论述本世纪现...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修辞学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最近,在这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园地中,又出现了一朵新葩,这就是复旦大学宗廷虎副教授所著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这是一本全面论述本世纪现代修辞学发展史的专著,凡34万字,分为“20世纪上半叶的修辞学”和“建国以来的修辞学”上下两编。“对我国现代修辞学和当代修辞学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修辞学
修辞学家
当代
修辞学
宗廷虎
修辞
研究
修辞学
界
修辞
理论
八十年代
修辞
法
争奇斗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修辞学的起源与发展
3
作者
肖耘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2-96,共5页
英语修辞学,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罗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修辞学最初是作为一门雄辩术跻身于人类文明史的,曾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人将雄辩术运用于立法审议、军事会议、民众大...
英语修辞学,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罗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修辞学最初是作为一门雄辩术跻身于人类文明史的,曾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人将雄辩术运用于立法审议、军事会议、民众大会及各种社会活动中。这些原始的修辞活动经亚里斯多德、昆特里安、西塞罗等古典修辞学家的整理提炼,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任何语言都有修辞实践,其区别只在于是否使它上升到理论水平而已。中国是个文化悠久、渊源流长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就有资料记载中国的修辞实践。在英美,尽管今天的英语修辞学成了西方修辞学的代表,可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还是在古希腊罗马修辞学问世一千余年以后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家
古典
修辞学
雄辩术
修辞
活动
修辞
哲学
《
修辞学
》
修辞学
理论
修辞学
界
修辞
效果
修辞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修辞学纵横谈——兼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与任务
4
作者
王长春
《外语研究》
1988年第1期54-60,66,共8页
(一)中西修辞学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述勃兴,便有许多对修辞的论述。例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一)中西修辞学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述勃兴,便有许多对修辞的论述。例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反对多言、辩言和美言的修辞观点。孔子提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修辞学
史
修辞
立其诚
比较
修辞学
文体学
发展历史
中西
修辞学
修辞学家
汉语
修辞学
郑子瑜
修辞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修辞破解修辞——尼采修辞观念探析
5
作者
谭善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尼采用修辞学观念批判柏拉图的辩证法,同时也在语言中用修辞的形式取代严密的逻辑论证。尼采运用了"双重修辞":他一方面要不断地破坏,另一方面又要用创造和重新评价的修辞加以伪装,于是他给自己带上...
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尼采用修辞学观念批判柏拉图的辩证法,同时也在语言中用修辞的形式取代严密的逻辑论证。尼采运用了"双重修辞":他一方面要不断地破坏,另一方面又要用创造和重新评价的修辞加以伪装,于是他给自己带上了"面具"。"面具"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虚无,这是作为修辞学家的尼采的话语策略,他要用生成的修辞游戏破解意识形态中修辞的诡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修辞学家
辩证法
修辞
式推论
修辞
面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
6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4,共1页
著名语言学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30日21时在上海辞世,享年78岁。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杰出的修辞学家和语言学教育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王教授从教5...
著名语言学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30日21时在上海辞世,享年78岁。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杰出的修辞学家和语言学教育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王教授从教57年,专注学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学贯中西,著作丰盈,新说不断,自成一家,先后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在语言学理论、国际汉语教育、修辞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对引领我国语言学、修辞学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学家
大学教授
修辞学家
悼念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理论
学术研究
汉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几种修辞方式的区分
7
作者
姚汉铭
《成人教育》
1983年第3期34-36,共3页
我们在使用部编工农业余中等学校初中课本《语文》(下简称“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下简称“参考”)中,发现有不少地方混淆了几对似近实异的修辞方法。现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商榷。
关键词
修辞
方式
修辞
方法
江苏人民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语文》
设喻
修辞学家
《荷花淀》
自然景物
最后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播电视语言的特殊语境
被引量:
5
8
作者
杨月蓉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语境
《
修辞学
发凡》
修辞学家
语言文字
思想内容
情境
题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感略说和张宗栻的通感艺术
9
作者
邓祝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4-87,共4页
通感略说和张宗■的通感艺术邓祝仁张宗拭的小说里有许多通感句例,很值得重视。通感,是指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化。它的本质和基础是心理感应,或说通感效应。近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几种感觉能够沟通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视...
通感略说和张宗■的通感艺术邓祝仁张宗拭的小说里有许多通感句例,很值得重视。通感,是指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化。它的本质和基础是心理感应,或说通感效应。近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几种感觉能够沟通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交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艺术
略说
句例
转化成
表现环境
钱钟书
社会科
学家
修辞学家
日常生活
《荷塘月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
被引量:
35
10
作者
束定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8,33,共5页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束定芳I.A.理查兹(1893-1979)是英国新批评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一个伟大的修辞学家,曾在美国大学讲授《修辞哲学》,其对西方现代修辞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理查兹在该系列讲座的第五、六两...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束定芳I.A.理查兹(1893-1979)是英国新批评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一个伟大的修辞学家,曾在美国大学讲授《修辞哲学》,其对西方现代修辞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理查兹在该系列讲座的第五、六两部分专门讨论隐喻问题。理查兹对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兹
隐喻理论
修辞学家
互相作用
相似性
传统
修辞学
本体
隐喻性
隐喻研究
语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
被引量:
30
11
作者
束定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束定芳说到修辞学及与修辞有关的言语现象的研究,谁也无法不提到亚里斯多德,隐喻研究也不例外。首先,在西方传统的修辞学中,他是较为全面地对隐喻形象进行论述的第一人,在其经典名著《修辞学》和《诗学》中,...
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束定芳说到修辞学及与修辞有关的言语现象的研究,谁也无法不提到亚里斯多德,隐喻研究也不例外。首先,在西方传统的修辞学中,他是较为全面地对隐喻形象进行论述的第一人,在其经典名著《修辞学》和《诗学》中,亚氏好几处提到隐喻,篇幅虽然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斯多德
修辞学家
《
修辞学
》
隐喻的功能
隐喻理论
《诗学》
隐喻研究
修辞
效果
相似性
柏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仿拟”与“模仿”——兼向郑子瑜先生求教
被引量:
1
12
作者
邹光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5-49,共5页
“仿拟”与“模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仿拟”是修辞学的一种辞格,“模仿”则是指写作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修辞学家陈望道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仿拟”不是“模仿”,但对“仿拟”所下的定义似欠周密,《中国修辞学史稿...
“仿拟”与“模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仿拟”是修辞学的一种辞格,“模仿”则是指写作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修辞学家陈望道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仿拟”不是“模仿”,但对“仿拟”所下的定义似欠周密,《中国修辞学史稿》作者郑子瑜先生看到陈氏“仿拟”立论之不足,从修辞学史料中补充了大量资料,丰富了“仿拟”的内涵,但他对“仿拟”与“模仿”的界限却不明确。笔者不揣谫陋,试述拙见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子瑜
中国
修辞学
史
修辞
手法
陈望道
修辞学
发凡
写作活动
仿拟辞格
汉语
修辞学
仿拟格
修辞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美人际交际研究发展史述评
13
作者
胡敏
李学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204-207,共4页
本文较全面地、分阶段地评述了欧美人际交际理论发展概况。认为,人际交际研究是在人际交际这种社会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历史上各种人际交际理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分析交际者、接受者、语言、非语言等诸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关系。
关键词
人际交际
欧美人
交际者
史述
研究发展
接受者
修辞学家
大众媒介
要素
保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望道: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
14
作者
孙玉芹
宋文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0,共3页
陈望道,我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他是将《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的第一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开创了现代修辞学,是语言学界的学术宗师,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在复旦大学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更是一位德高...
陈望道,我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他是将《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的第一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开创了现代修辞学,是语言学界的学术宗师,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在复旦大学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更是一位德高学富、功业长存的复旦老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共产党宣言》
语言
学家
著名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
现代
修辞学
现代语言学
修辞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文化学术界隆重纪念陈望道先生100周年诞辰
15
作者
田淼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3-43,共1页
今年1月18日是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诞辰100周年,文化学术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月17日,上海市各界人士在政协礼堂集会举行纪念,并参观陈望道先生生平图片展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市文联主席夏征农、复旦大学校长...
今年1月18日是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诞辰100周年,文化学术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月17日,上海市各界人士在政协礼堂集会举行纪念,并参观陈望道先生生平图片展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市文联主席夏征农、复旦大学校长华中一等致词高度评价这位革命的先驱和卓越的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先生
复旦大学校长
华中一
文联主席
德高
修辞学家
吴士文
修辞学
习
中国
修辞学
倪宝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信息
16
《汉语学习》
1985年第4期45-46,共2页
二市一省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二市一省(京、沪、粤)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理论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七十多人。香港、江苏、浙江等地的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二市一省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二市一省(京、沪、粤)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理论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七十多人。香港、江苏、浙江等地的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语言学如何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语言学课程的改革以及其他语言理论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许多代表指出,理论语言学是一门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语言学
新信息
学术讨论会
语言学术语
语言学课程
复旦大学
修辞学家
现代化服务
语言理论
问题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语语体教学与言语训练
17
作者
顾国雄
《山东外语教学》
1987年第4期59-62,共4页
要深刻理解外语实践课教材,尤其是高年级实践课教材,并以教材提供的写作技巧为模式,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必须有语体方面的知识作指导;而语体教学如不紧密结合言语训练实际,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则理论知识既不能融会贯通,更不能发挥其固有...
要深刻理解外语实践课教材,尤其是高年级实践课教材,并以教材提供的写作技巧为模式,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必须有语体方面的知识作指导;而语体教学如不紧密结合言语训练实际,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则理论知识既不能融会贯通,更不能发挥其固有的指导言语实践的功能。总之,语体教学同言语训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语体教学不但是修辞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是实践课,尤其是高年级实践课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在俄语语体教学同言语训练的结合上尚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训练
实践课
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实践
外语专业
交际场合
修辞学家
语言特征
科学语体
课堂用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
被引量:
17
1
作者
伍铁平
出处
《外语研究》
1986年第1期1-11,18,共12页
文摘
我国引进模糊理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的反响远远胜过语言学的其他领域。在中国修辞学会编的《修辞学论文集》第一集(1983年)和第二集(1985年),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的《【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1983年),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1982年)等书中都有专文或专章讨沦修辞同模糊的关系。这是我国修辞学者对模糊理论作出的独特贡献。在我们所见到的美、英、苏、日等国有关模糊理论的文献中,都没有人探讨过修辞问题。这可能同我国修辞理论一直很发达有关。早在《周易·乾·文言》中已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的说法。《礼记·表记》已指出“情欲信,辞欲巧”。
关键词
修辞学家
模糊理论
比喻意义
英语
模糊语言
现代汉语
修辞
格
字面意义
修辞学
发凡
中国
修辞学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辞学园地的又一朵新葩——简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
2
作者
王建华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摘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修辞学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最近,在这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园地中,又出现了一朵新葩,这就是复旦大学宗廷虎副教授所著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这是一本全面论述本世纪现代修辞学发展史的专著,凡34万字,分为“20世纪上半叶的修辞学”和“建国以来的修辞学”上下两编。“对我国现代修辞学和当代修辞学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现代
修辞学
修辞学家
当代
修辞学
宗廷虎
修辞
研究
修辞学
界
修辞
理论
八十年代
修辞
法
争奇斗妍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修辞学的起源与发展
3
作者
肖耘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摘
英语修辞学,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罗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修辞学最初是作为一门雄辩术跻身于人类文明史的,曾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人将雄辩术运用于立法审议、军事会议、民众大会及各种社会活动中。这些原始的修辞活动经亚里斯多德、昆特里安、西塞罗等古典修辞学家的整理提炼,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任何语言都有修辞实践,其区别只在于是否使它上升到理论水平而已。中国是个文化悠久、渊源流长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就有资料记载中国的修辞实践。在英美,尽管今天的英语修辞学成了西方修辞学的代表,可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还是在古希腊罗马修辞学问世一千余年以后才形成的。
关键词
修辞学家
古典
修辞学
雄辩术
修辞
活动
修辞
哲学
《
修辞学
》
修辞学
理论
修辞学
界
修辞
效果
修辞
理论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修辞学纵横谈——兼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与任务
4
作者
王长春
出处
《外语研究》
1988年第1期54-60,66,共8页
文摘
(一)中西修辞学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述勃兴,便有许多对修辞的论述。例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反对多言、辩言和美言的修辞观点。孔子提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关键词
中国
修辞学
史
修辞
立其诚
比较
修辞学
文体学
发展历史
中西
修辞学
修辞学家
汉语
修辞学
郑子瑜
修辞
观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修辞破解修辞——尼采修辞观念探析
5
作者
谭善明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转义修辞学"(200903087)
文摘
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尼采用修辞学观念批判柏拉图的辩证法,同时也在语言中用修辞的形式取代严密的逻辑论证。尼采运用了"双重修辞":他一方面要不断地破坏,另一方面又要用创造和重新评价的修辞加以伪装,于是他给自己带上了"面具"。"面具"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虚无,这是作为修辞学家的尼采的话语策略,他要用生成的修辞游戏破解意识形态中修辞的诡计。
关键词
尼采
修辞学家
辩证法
修辞
式推论
修辞
面具
Keywords
Nietzsche
rhetorician
dialectic
rhetorical inference
rhetorical mask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
6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4,共1页
文摘
著名语言学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30日21时在上海辞世,享年78岁。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杰出的修辞学家和语言学教育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王教授从教57年,专注学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学贯中西,著作丰盈,新说不断,自成一家,先后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在语言学理论、国际汉语教育、修辞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对引领我国语言学、修辞学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语言
学家
大学教授
修辞学家
悼念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理论
学术研究
汉语教育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几种修辞方式的区分
7
作者
姚汉铭
机构
上海市
出处
《成人教育》
1983年第3期34-36,共3页
文摘
我们在使用部编工农业余中等学校初中课本《语文》(下简称“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下简称“参考”)中,发现有不少地方混淆了几对似近实异的修辞方法。现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商榷。
关键词
修辞
方式
修辞
方法
江苏人民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语文》
设喻
修辞学家
《荷花淀》
自然景物
最后一课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电视语言的特殊语境
被引量:
5
8
作者
杨月蓉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语境
《
修辞学
发凡》
修辞学家
语言文字
思想内容
情境
题旨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感略说和张宗栻的通感艺术
9
作者
邓祝仁
机构
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4-87,共4页
文摘
通感略说和张宗■的通感艺术邓祝仁张宗拭的小说里有许多通感句例,很值得重视。通感,是指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化。它的本质和基础是心理感应,或说通感效应。近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几种感觉能够沟通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交错...
关键词
通感艺术
略说
句例
转化成
表现环境
钱钟书
社会科
学家
修辞学家
日常生活
《荷塘月色》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
被引量:
35
10
作者
束定芳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8,33,共5页
文摘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束定芳I.A.理查兹(1893-1979)是英国新批评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一个伟大的修辞学家,曾在美国大学讲授《修辞哲学》,其对西方现代修辞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理查兹在该系列讲座的第五、六两部分专门讨论隐喻问题。理查兹对隐喻...
关键词
理查兹
隐喻理论
修辞学家
互相作用
相似性
传统
修辞学
本体
隐喻性
隐喻研究
语境理论
分类号
H313.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
被引量:
30
11
作者
束定芳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文摘
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束定芳说到修辞学及与修辞有关的言语现象的研究,谁也无法不提到亚里斯多德,隐喻研究也不例外。首先,在西方传统的修辞学中,他是较为全面地对隐喻形象进行论述的第一人,在其经典名著《修辞学》和《诗学》中,亚氏好几处提到隐喻,篇幅虽然不多,...
关键词
亚里斯多德
修辞学家
《
修辞学
》
隐喻的功能
隐喻理论
《诗学》
隐喻研究
修辞
效果
相似性
柏拉图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仿拟”与“模仿”——兼向郑子瑜先生求教
被引量:
1
12
作者
邹光椿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摘
“仿拟”与“模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仿拟”是修辞学的一种辞格,“模仿”则是指写作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修辞学家陈望道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仿拟”不是“模仿”,但对“仿拟”所下的定义似欠周密,《中国修辞学史稿》作者郑子瑜先生看到陈氏“仿拟”立论之不足,从修辞学史料中补充了大量资料,丰富了“仿拟”的内涵,但他对“仿拟”与“模仿”的界限却不明确。笔者不揣谫陋,试述拙见如次。
关键词
郑子瑜
中国
修辞学
史
修辞
手法
陈望道
修辞学
发凡
写作活动
仿拟辞格
汉语
修辞学
仿拟格
修辞学家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美人际交际研究发展史述评
13
作者
胡敏
李学宁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204-207,共4页
文摘
本文较全面地、分阶段地评述了欧美人际交际理论发展概况。认为,人际交际研究是在人际交际这种社会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历史上各种人际交际理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分析交际者、接受者、语言、非语言等诸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关系。
关键词
人际交际
欧美人
交际者
史述
研究发展
接受者
修辞学家
大众媒介
要素
保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望道: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
14
作者
孙玉芹
宋文刚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0,共3页
文摘
陈望道,我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他是将《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的第一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开创了现代修辞学,是语言学界的学术宗师,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在复旦大学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更是一位德高学富、功业长存的复旦老校长。
关键词
陈望道
《共产党宣言》
语言
学家
著名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
现代
修辞学
现代语言学
修辞学家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文化学术界隆重纪念陈望道先生100周年诞辰
15
作者
田淼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3-43,共1页
文摘
今年1月18日是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诞辰100周年,文化学术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月17日,上海市各界人士在政协礼堂集会举行纪念,并参观陈望道先生生平图片展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市文联主席夏征农、复旦大学校长华中一等致词高度评价这位革命的先驱和卓越的学者。
关键词
陈望道先生
复旦大学校长
华中一
文联主席
德高
修辞学家
吴士文
修辞学
习
中国
修辞学
倪宝元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信息
16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4期45-46,共2页
文摘
二市一省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二市一省(京、沪、粤)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理论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七十多人。香港、江苏、浙江等地的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语言学如何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语言学课程的改革以及其他语言理论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许多代表指出,理论语言学是一门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
关键词
理论语言学
新信息
学术讨论会
语言学术语
语言学课程
复旦大学
修辞学家
现代化服务
语言理论
问题展开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语语体教学与言语训练
17
作者
顾国雄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87年第4期59-62,共4页
文摘
要深刻理解外语实践课教材,尤其是高年级实践课教材,并以教材提供的写作技巧为模式,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必须有语体方面的知识作指导;而语体教学如不紧密结合言语训练实际,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则理论知识既不能融会贯通,更不能发挥其固有的指导言语实践的功能。总之,语体教学同言语训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语体教学不但是修辞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是实践课,尤其是高年级实践课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在俄语语体教学同言语训练的结合上尚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关键词
言语训练
实践课
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实践
外语专业
交际场合
修辞学家
语言特征
科学语体
课堂用语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
伍铁平
《外语研究》
198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修辞学园地的又一朵新葩——简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
王建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语修辞学的起源与发展
肖耘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外修辞学纵横谈——兼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与任务
王长春
《外语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以修辞破解修辞——尼采修辞观念探析
谭善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谈几种修辞方式的区分
姚汉铭
《成人教育》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广播电视语言的特殊语境
杨月蓉
《当代文坛》
CSSCI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通感略说和张宗栻的通感艺术
邓祝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
束定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
束定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6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仿拟”与“模仿”——兼向郑子瑜先生求教
邹光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欧美人际交际研究发展史述评
胡敏
李学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陈望道: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
孙玉芹
宋文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文化学术界隆重纪念陈望道先生100周年诞辰
田淼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信息
《汉语学习》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俄语语体教学与言语训练
顾国雄
《山东外语教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