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位修辞学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基于《修辞学发凡》现代白话语例的考察 |
张虹倩
刘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
|
《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 |
罗渊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3
|
《修辞学发凡》的倒装研究 |
李胜梅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4
|
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评《修辞学发凡》 |
金双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5
|
努力探索文学语言的奥秘——纪念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65周年 |
吴家珍
|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
1998 |
1
|
|
6
|
从“修辞立其诚”到《修辞学发凡》 |
王有芬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7 |
0 |
|
7
|
华东修辞学会纪念《发凡》发表60周年 |
言逊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8
|
关于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 |
郑子瑜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9
|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 |
伍铁平
|
《外语研究》
|
1986 |
17
|
|
10
|
一本全面系统富有新意的修辞学专著——评介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
苞园
建华
|
《汉语学习》
|
1985 |
2
|
|
11
|
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几个问题 |
戴婉莹
|
《齐鲁学刊》
|
1985 |
1
|
|
12
|
中国修辞学的新发展及其他 |
刘焕辉
|
《语文建设》
|
1987 |
2
|
|
13
|
构建新的修辞学学科体系——《修辞学纲要》评介 |
朱静仪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论解放前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
宗廷虎
|
《齐鲁学刊》
|
1984 |
0 |
|
15
|
有关汉语修辞学的若干问题 |
齐沪杨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4 |
0 |
|
16
|
浅析修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
郭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7
|
汉語修辞学的体系問題 |
周迟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9 |
3
|
|
18
|
接受修辞视野下网络自制剧的再创作——以《报告老板》为例 |
陈驰
贺又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陈望道和中国修辞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纪念陈望道诞辰100周年 |
吴士文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2
|
|
20
|
模糊修辞与文艺语体 |
陈位祥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