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里归途》中融合修辞叙事的创新运用 |
黄晴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文学叙事和语言交流——试论西方的修辞叙事学理论和思想范式 |
肖锦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3
|
后经典叙事学:读者的复活——以修辞叙事学为视点 |
王振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4
|
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评析 |
王晶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美国文学中的修辞叙事理论探索 |
马利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6
|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修辞叙事伦理解读 |
马雁
叶蕾蕾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伦理转向”与修辞叙事伦理 |
James Phelan
唐伟胜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3
|
|
8
|
修辞叙事下电影对城市记忆的功能性重构 |
栗心怡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叙事修辞学视阈下电影复杂叙事的接受 |
吕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现身说法”与“催泪叙事”——《平凡的世界》的叙事修辞批判 |
颜慧贤
刘川鄂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信物、归家与寄情:新主流电影的叙事修辞 |
熊芳
李姝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修辞:观念、策略与技巧 |
曹茹
张萌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13
|
关于修辞性叙事学的辩论:挑战、修正、捍卫及互补 |
申丹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4
|
革命的想象: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 |
余岱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5
|
英文版《京华烟云》的修辞性叙事研究 |
刘茹斐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6
|
《三国演义》:小说叙事修辞与意识形态 |
余岱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7
|
论詹姆斯·费伦叙事修辞诗学十原则 |
谭君强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8
|
一场技巧的盛宴——论《盲刺客》的修辞性叙事 |
黄向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9
|
“声音”的力量——鲁迅《离婚》的修辞性叙事艺术解读 |
王海燕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0
|
论叙事修辞中的“审美辩护” |
余岱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