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4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绍虞重视汉语修辞的文学批评意识
1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重视汉语修辞问题不仅是郭绍虞语言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文学批评意识的体现。它具体表现在其批评史著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把握和对“文体”“文气”“音律”一类问题的阐释,以及提出“语法修辞结合论”主张等方面。郭绍虞的文学批... 重视汉语修辞问题不仅是郭绍虞语言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文学批评意识的体现。它具体表现在其批评史著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把握和对“文体”“文气”“音律”一类问题的阐释,以及提出“语法修辞结合论”主张等方面。郭绍虞的文学批评对于汉语修辞的重视,不仅体现了将文学现象与语言现象结合起来阐释中国文学理论问题的方法特色,而且突出了修辞在语言活动和文学批评中的地位,突出了中国文学批评紧密联系汉语修辞实践的理论特色,启发人们从“汉语性”和修辞批评角度思考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绍虞 汉语修辞 中国文学批评 语法与修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煤》:篇名符号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2
作者 温晓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红煤》是当代作家刘庆邦煤矿题材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版的《红与黑》”,其篇名“红煤”一词具有丰富的修辞内涵。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来看,“红煤”既指向概念认知中的煤,又指向修辞认知中人的欲望。作为文本的核心元素,语符“... 《红煤》是当代作家刘庆邦煤矿题材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版的《红与黑》”,其篇名“红煤”一词具有丰富的修辞内涵。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来看,“红煤”既指向概念认知中的煤,又指向修辞认知中人的欲望。作为文本的核心元素,语符“红煤”通过不同语境下概念义和修辞义的暗转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进而深化叙述和揭示主旨。导致“宋长玉”们走向人性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城乡二元对立下人的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以及自身错误的价值观和无节制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煤》 篇名符号 修辞阐释 广义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其所以然:修辞学前行的路标──序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宗廷虎 《云梦学刊》 1998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修辞学研究 中国修辞 修辞 理论与方法 中国现代修辞 描写语言学 修辞哲学 修辞研究 文化学 修辞学发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修辞立其诚”到《修辞学发凡》
4
作者 王有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修辞立其诚” 《文心雕龙》 口语修辞 修辞学发凡》 中国现代修辞 修辞理论 传统修辞 中国修辞 修辞思想 中国古代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修辞论
5
作者 刘畅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4期55-69,共15页
“思想修辞”,作为一个原创性概念,受到中西方“修辞学转向”的启发与影响,并在出现时段上与其有所重合,但又有自己的思考路径与内在逻辑。它试图在语言修辞之外探讨一种思想层面上更为广义的修辞现象。所谓“思想修辞”,就是运用修辞... “思想修辞”,作为一个原创性概念,受到中西方“修辞学转向”的启发与影响,并在出现时段上与其有所重合,但又有自己的思考路径与内在逻辑。它试图在语言修辞之外探讨一种思想层面上更为广义的修辞现象。所谓“思想修辞”,就是运用修辞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思维和思考,或是在思想、思维过程中带有修辞的痕迹和影响,凡具有这些特征的思维活动,皆可称之为“思想修辞”。“思想修辞”研究,就是要探讨修辞如何在思想、思维层面产生、存在并发生作用。这一命题产生的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修辞”的结果。在此,核心概念与思维方式同时诞生,命题与方法互为因果。思想修辞是一种“隐性修辞”,渗透、贯穿于一个个创新思维的过程之中,有极大的研究空间。思想修辞还注重理论研究的技术维度,有较强的实践品格和可操作性。研究思想修辞,提出核心概念固然重要,但更为要紧的是要像语言修辞有自己的“修辞格”一样,确立自己独立的研究范畴。将“思想修辞”置于学界“修辞学转向”这一大系统中进行观照,或有启发与新意,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修辞 修辞学转向 隐性修辞 理论的技术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1990修辞学再度繁荣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运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61-63,60,共4页
新时期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开始复苏,并再度走向繁荣。这主要表现在: (一)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研究队伍空前壮大。1980年12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修辞学学术团体——中国修辞学会在武汉成立,随后,各大行政区又陆续成立了分会... 新时期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开始复苏,并再度走向繁荣。这主要表现在: (一)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研究队伍空前壮大。1980年12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修辞学学术团体——中国修辞学会在武汉成立,随后,各大行政区又陆续成立了分会(现改名为各大行政区的“修辞学会”),有些省及个别直辖市也成立了修辞学会,总会和各大行政区、省、市的会员总数已近两千人。这是我国语言学界组织层次最多、会员人数最众的一个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家 中国修辞 修辞教学 古汉语修辞 修辞现象 古汉语同义修辞 会员人数 吴士文 现代修辞 修辞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雅的背面:计成的“广告”与《园冶》的修辞学策略
7
作者 宋奕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晚明时期,计成兼具造园师与写作者身份,为了赢得文人认可、拓展造园业务,他运用文人话语和建构“能主之人”身份等修辞策略,利用园林的社会功能、书籍的流通及与文人的互动,使《园冶》成为个人“广告”,为自己赢得声望并参与文人园林审... 晚明时期,计成兼具造园师与写作者身份,为了赢得文人认可、拓展造园业务,他运用文人话语和建构“能主之人”身份等修辞策略,利用园林的社会功能、书籍的流通及与文人的互动,使《园冶》成为个人“广告”,为自己赢得声望并参与文人园林审美风尚的建构。此过程凸显《园冶》的物质性,以及文人与工匠通过合作实现阶层流动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成 身份建构 修辞策略 阶层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失的她》:电影中符号表征、视觉修辞的影像表达
8
作者 谭婉婧 朱旭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消失的她》以多重视域下的符号表征探索电影立足现实、探析人性的议题,展现导演关注个体命运的人文关怀。从视觉文本到符号表征,解析影片中人物的多重性、情感的多元化和空间的多维性;并通过视觉隐喻、视觉转喻的修辞方式将受众认知... 《消失的她》以多重视域下的符号表征探索电影立足现实、探析人性的议题,展现导演关注个体命运的人文关怀。从视觉文本到符号表征,解析影片中人物的多重性、情感的多元化和空间的多维性;并通过视觉隐喻、视觉转喻的修辞方式将受众认知与影片视觉图景相关联。在“以镜观我”中,通过媒介自反的形式折射出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境遇与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的她》 符号表征 视觉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汝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在分析总括国内外修辞学研究的方法论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操作方法,阐发了唯物辨证法统观下的修辞系统,论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研究的三种方法:调查法、社会心理分析法和实验法。
关键词 社会心理因素 现代修辞 修辞学研究 修辞过程 修辞手段 语法修辞 研究方法 言语交际 交际双方 修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修辞学视阈下电影复杂叙事的接受
10
作者 吕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复杂叙事发生在叙述层,是对叙述技法的拓展,也是创作者对接受者的智力考验。在试图理解复杂叙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观众基于自身生活、审美经验,借助文本内的诸多提示,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还原底本,经过四重叙事判断,不断走向作者的读... 复杂叙事发生在叙述层,是对叙述技法的拓展,也是创作者对接受者的智力考验。在试图理解复杂叙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观众基于自身生活、审美经验,借助文本内的诸多提示,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还原底本,经过四重叙事判断,不断走向作者的读者, 一方面,观众作为真实读者,对曾经识别过的复杂叙事按照特征、惯例等分类记录在脑海中,搭建起对复杂叙事的认知数据库。在应对下次复杂叙事考验时,便根据其事件、意象等在数据库中匹配对位,对复杂叙事进行脱离文本、基于范式的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叙事 电影交流机制 电影叙事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教学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修辞观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国胜 《云梦学刊》 1994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修辞教学 言语表达 现代汉语 修辞效果 消极修辞 修辞现象 积极修辞 修辞研究 篇章结构 转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教学答问
12
作者 张寿康 《汉语学习》 1987年第4期20-21,共2页
问:1、您对修辞教学的意见? 答:修辞教学,一是让学生认识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并非完全是书面语的现象,口语修辞是第一性的。在语言交际中,为了适应语境和交际目的,就有了不同的语体,为了生动、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为了强调语言的效果,... 问:1、您对修辞教学的意见? 答:修辞教学,一是让学生认识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并非完全是书面语的现象,口语修辞是第一性的。在语言交际中,为了适应语境和交际目的,就有了不同的语体,为了生动、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为了强调语言的效果,就要选词、选句式、使用修辞方式,讲究话语的安排,这属于语言运用中得体的表达,至于风格问题,则是更上一层楼的事了。 二是掌握运用修辞知识的能力。修辞活动既然是语言选择的行为,就必然要形成自觉的能力。要教育学生在说话和作文时,注意适应题旨、情境的需要,要文以适情,不可为文造情,不要误解修辞是离开目的、情境去刻意雕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教学 修辞理论 修辞现象 修辞 修辞方式 术语 口语修辞 认识修辞 教师 修辞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就该这样研究──评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
13
作者 高万云 《云梦学刊》 1999年第1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修辞学研究 修辞 修辞手段 使用方法 认识修辞 修辞现象 语言运用 修辞效果 中国修辞 修辞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修辞史略
14
作者 杨鸿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27-32,共6页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修辞是重要组成部份。在先秦典籍中,有不少关于修辞方面的言论。历代辞章家在古代诗话、文谈、随笔、杂记、史论、经解之类的作品中,又加以阐发与补充。虽散见各书,未成体系,但对于修辞实际的探索,修辞...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修辞是重要组成部份。在先秦典籍中,有不少关于修辞方面的言论。历代辞章家在古代诗话、文谈、随笔、杂记、史论、经解之类的作品中,又加以阐发与补充。虽散见各书,未成体系,但对于修辞实际的探索,修辞理论的研究,颇有贡献,逐渐形成中国古典修辞的一些传统概念和原则,所以称为古典修辞学。 把修辞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系统而全面地加以考察、研讨,还是近数十年的事情。“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才有“修辞学”这一名称。当时研讨修辞的文章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修辞学家 古典修辞 修辞理论 先秦典籍 语法修辞 古代诗 修辞讲话 修辞方式 修辞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修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希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60-64,共5页
论修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下)王希杰五修辞格从来就是修辞学中的一个中心课题。在8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再呼吁冲破修辞学的修辞格中心论唯一论,提出走出修辞格的狭小的牢笼。针对着传统修辞学的某些毛病,这样的呼吁是必要的有益的。... 论修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下)王希杰五修辞格从来就是修辞学中的一个中心课题。在8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再呼吁冲破修辞学的修辞格中心论唯一论,提出走出修辞格的狭小的牢笼。针对着传统修辞学的某些毛病,这样的呼吁是必要的有益的。在传统的修辞学中,修辞格仅仅是某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修辞 修辞研究 表达效果 若干问题 语言学 西方修辞 伦理修辞 哲学 修辞的四个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英语修辞学的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任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共2页
英语教授,《外国语》副主编,1992年任硕士生导师。著有《分析英语语法》、《学说中国话》、《雨花石精选》、《英语修辞与写作》等。发表《英语后位限定语的词序》、《英语修辞传统的现实意义》等论文30余篇和英译杜甫、苏轼等... 英语教授,《外国语》副主编,1992年任硕士生导师。著有《分析英语语法》、《学说中国话》、《雨花石精选》、《英语修辞与写作》等。发表《英语后位限定语的词序》、《英语修辞传统的现实意义》等论文30余篇和英译杜甫、苏轼等的诗词数十首。提起修辞学,有人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修辞 修辞学派 现代修辞 修辞活动 修辞技巧 外国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心雕龙》 修辞研究 修辞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裕树 李熙宗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19,共14页
本文准备从6个方面对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一、情况概述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大致可分成前后两个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为第一阶段;“文革”之后,实际是70年代末至今,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以注意实用和广泛普及修辞知识为... 本文准备从6个方面对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一、情况概述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大致可分成前后两个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为第一阶段;“文革”之后,实际是70年代末至今,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以注意实用和广泛普及修辞知识为基本特点。这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需要所决定的。这一阶段的开始,正是建国之初,新旧交替,百废待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为了消除这种状况,建立“正确运用语言的严肃文风”,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研究 修辞教学 消极修辞 汉语修辞 吴士文 修辞现象 积极修辞 修辞研究 语言文字 语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亚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是针对80年代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提出90年代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以期引起深入探讨,包括史料问题,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修辞史观问题,即怎样看待人们研究修辞的历史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中国修辞... 本文是针对80年代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提出90年代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以期引起深入探讨,包括史料问题,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修辞史观问题,即怎样看待人们研究修辞的历史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史的前沿课题:一是加强对修辞学史体系的研究,二是加强对修辞学史发展历程与规律的研究,三是加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理论 修辞学史 修辞学史体系 修辞学观点 修辞史观 修辞学范畴 现代修辞学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千家之法 辟一已之径──论宗廷虎教授的修辞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禺雨 《云梦学刊》 1994年第1期88-92,共5页
关键词 宗廷虎 修辞学研究 修辞现象 修辞过程 宗先生 现代修辞 修辞研究 修辞理论 消极修辞 文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玖英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出现了多元修辞观、修辞学观和修辞学体系,逐步形成了三一修辞学派和广义修辞学团队。三一修辞学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理论修辞学的代表;广义修辞学研究团队,借鉴西方修辞学理论,力图突围与转...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出现了多元修辞观、修辞学观和修辞学体系,逐步形成了三一修辞学派和广义修辞学团队。三一修辞学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理论修辞学的代表;广义修辞学研究团队,借鉴西方修辞学理论,力图突围与转型。修辞学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客观公正、和谐开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 修辞 多元共存 修辞学体系 三一修辞学派 广义修辞 王希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