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绍虞重视汉语修辞的文学批评意识 |
毛宣国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红煤》:篇名符号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
温晓文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究其所以然:修辞学前行的路标──序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 |
宗廷虎
|
《云梦学刊》
|
1998 |
1
|
|
4
|
从“修辞立其诚”到《修辞学发凡》 |
王有芬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7 |
0 |
|
5
|
思想修辞论 |
刘畅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4 |
0 |
|
6
|
1978—1990修辞学再度繁荣综述 |
李运富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1992 |
2
|
|
7
|
风雅的背面:计成的“广告”与《园冶》的修辞学策略 |
宋奕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消失的她》:电影中符号表征、视觉修辞的影像表达 |
谭婉婧
朱旭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
陈汝东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0
|
叙事修辞学视阈下电影复杂叙事的接受 |
吕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修辞教学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修辞观 |
汪国胜
|
《云梦学刊》
|
1994 |
4
|
|
12
|
修辞教学答问 |
张寿康
|
《汉语学习》
|
1987 |
0 |
|
13
|
修辞学就该这样研究──评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 |
高万云
|
《云梦学刊》
|
1999 |
0 |
|
14
|
中国修辞史略 |
杨鸿儒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5
|
论修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下) |
王希杰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16
|
关于英语修辞学的应用和研究 |
黄任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17
|
40年来的修辞学研究 |
胡裕树
李熙宗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8
|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 |
姚亚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1
|
|
19
|
熔千家之法 辟一已之径──论宗廷虎教授的修辞学研究方法 |
禺雨
|
《云梦学刊》
|
1994 |
2
|
|
20
|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研究 |
钟玖英
|
《语言与翻译》
CSSCI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