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清末民初的小学道德教育转型
1
作者
姜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24,共29页
本文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育课程改革,力图结合知识阶层自身社会处境的变化来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清末,德育被制度化为修身科,教育人士批判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德育,希望将西方教学理念应用到修身教学中。其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
本文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育课程改革,力图结合知识阶层自身社会处境的变化来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清末,德育被制度化为修身科,教育人士批判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德育,希望将西方教学理念应用到修身教学中。其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育人士开始质疑修身科的合理性,认为应通过研究并参与“社会”来养成道德,由此导向了废止修身科并设置公民科的改革。对经典教育的批判标志着知识阶层开始摆脱传统社会身份,围绕“社会”的讨论则代表着他们在新的社会处境中诠释德育的尝试。本文认为,分析德育课程的转型有助于理解清末民初道德革命的社会学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改良
修身科
公民
科
知识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民塑造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以修身科的历史嬗变为中心
被引量:
4
2
作者
尚红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输到学生本位的课程教育,在修身科的这一历史嬗变中,传统德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却未彻底实现,因此在国民塑造上也仅是缺位的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塑造
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修身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
被引量:
10
3
作者
饶从满
宋海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时间
生活指导
战后日本
直接方法
社会
科
学习指导要领
修身科
报告书
道德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清末民初的小学道德教育转型
1
作者
姜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24,共29页
文摘
本文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育课程改革,力图结合知识阶层自身社会处境的变化来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清末,德育被制度化为修身科,教育人士批判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德育,希望将西方教学理念应用到修身教学中。其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育人士开始质疑修身科的合理性,认为应通过研究并参与“社会”来养成道德,由此导向了废止修身科并设置公民科的改革。对经典教育的批判标志着知识阶层开始摆脱传统社会身份,围绕“社会”的讨论则代表着他们在新的社会处境中诠释德育的尝试。本文认为,分析德育课程的转型有助于理解清末民初道德革命的社会学意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改良
修身科
公民
科
知识阶层
Keywords
moraledu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Xiushen
Gongmin
intellectuals
分类号
G6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民塑造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以修身科的历史嬗变为中心
被引量:
4
2
作者
尚红娟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台湾公民教育发展与两岸文化认同的研究"(CEA10013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输到学生本位的课程教育,在修身科的这一历史嬗变中,传统德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却未彻底实现,因此在国民塑造上也仅是缺位的启蒙。
关键词
国民塑造
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修身科
Keywords
citizen cultivation
traditioanal mo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in modem times
moral course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
被引量:
10
3
作者
饶从满
宋海春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时间
生活指导
战后日本
直接方法
社会
科
学习指导要领
修身科
报告书
道德教育方法
分类号
G531.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清末民初的小学道德教育转型
姜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民塑造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以修身科的历史嬗变为中心
尚红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
饶从满
宋海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