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清末民初的小学道德教育转型
1
作者 姜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24,共29页
本文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育课程改革,力图结合知识阶层自身社会处境的变化来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清末,德育被制度化为修身科,教育人士批判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德育,希望将西方教学理念应用到修身教学中。其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 本文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育课程改革,力图结合知识阶层自身社会处境的变化来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清末,德育被制度化为修身科,教育人士批判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德育,希望将西方教学理念应用到修身教学中。其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育人士开始质疑修身科的合理性,认为应通过研究并参与“社会”来养成道德,由此导向了废止修身科并设置公民科的改革。对经典教育的批判标志着知识阶层开始摆脱传统社会身份,围绕“社会”的讨论则代表着他们在新的社会处境中诠释德育的尝试。本文认为,分析德育课程的转型有助于理解清末民初道德革命的社会学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改良 修身科 公民 知识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塑造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以修身科的历史嬗变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尚红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输到学生本位的课程教育,在修身科的这一历史嬗变中,传统德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却未彻底实现,因此在国民塑造上也仅是缺位的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塑造 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修身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饶从满 宋海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时间 生活指导 战后日本 直接方法 社会 学习指导要领 修身科 报告书 道德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