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的兰亭:清末广州文人修禊交游中的园林体验
1
作者 李沂蔓 袁晓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52,共8页
关注“兰亭”在不同时代和地域园林中如何以一种流动的文化体验得以转换和延续。以诗文集《庚申修禊集》作为研究材料,探寻清末广州文人修禊交游中的园林体验。探讨兰亭空间的“生成”、修禊交游的“网络”和园林体验的“编织”。清末... 关注“兰亭”在不同时代和地域园林中如何以一种流动的文化体验得以转换和延续。以诗文集《庚申修禊集》作为研究材料,探寻清末广州文人修禊交游中的园林体验。探讨兰亭空间的“生成”、修禊交游的“网络”和园林体验的“编织”。清末广州园林中,“兰亭”代表着文人文化传统。具体修禊时,不拘泥于临水、山林、曲水等具体景观形式,而在不同园林中转化为特定情境中的体验。不像取景框似的局限在一时一地,而是以不同的文化体验路径游走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兰亭 园林体验 园林交游 岭南园林 《庚申修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桥修禊与清代士人之心态流变
2
作者 胡遂 唐艺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1,共6页
修禊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风俗,在历史的流变中逐渐转化为一种文人雅集的重要形式。从闻名古今的兰亭修禊开始,修禊不断地被后世文人所模仿,留下了众多的千古佳话。文章以清朝王士禛、孔尚任、卢见曾所举行的几次著名的红桥修禊为例,通过... 修禊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风俗,在历史的流变中逐渐转化为一种文人雅集的重要形式。从闻名古今的兰亭修禊开始,修禊不断地被后世文人所模仿,留下了众多的千古佳话。文章以清朝王士禛、孔尚任、卢见曾所举行的几次著名的红桥修禊为例,通过这几次文人禊集中流传下来的诗文词赋,揭示出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及在不同时期士人心态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禊 红桥修禊 士人心态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与诗乐的仪典——修禊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
3
作者 覃召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40-47,共8页
The Chinese sacrificial ceremony in ancient times is a rite of life. It initi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ustom originated from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which was held in spring by the river to get rid of bad or evi... The Chinese sacrificial ceremony in ancient times is a rite of life. It initi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ustom originated from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which was held in spring by the river to get rid of bad or evil omen and pray for their descendants. The essential contents of this ceremony, which includes “ablution”, “washing body in March 3 (by the lunar calendar)”, “holding orchid”, “wine up floating in the bendy river” reveal strong life consciousness. The rite obtained new vitality when it became popular from among the ordinary people to the royal people and then into the circle of men of letters as part of their activities of poetry and music. It has brought about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achievements and has had influence on folk customs, on poetry writing and on the spread of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禊 仪典 生命 诗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二年的“癸丑修禊”——兼论梁启超与旧文人的离合 被引量:4
4
作者 陆胤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4期44-52,共9页
清末民初报刊诗文栏出现,在为传统诗文提供全新发表场合的同时,也为"新政治"与"旧文学"、"政治家"与"旧文人"的对话预留了空间。本文以民国二年"癸丑修禊"为对象,分析1913年4月9日即东晋永和九年后第二十六癸丑上巳梁启超在... 清末民初报刊诗文栏出现,在为传统诗文提供全新发表场合的同时,也为"新政治"与"旧文学"、"政治家"与"旧文人"的对话预留了空间。本文以民国二年"癸丑修禊"为对象,分析1913年4月9日即东晋永和九年后第二十六癸丑上巳梁启超在北京所发起的修禊活动,以及在上海的沈曾植、樊增祥、瞿鸿禨等人之唱和。身处"新"、"旧"之间的梁启超,当民初政局云谲之时,发起修禊以追怀右军风致。无论梁氏自身,还是参与修禊诸公的立场与情怀,值得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丑修禊 梁启超 《庸言·诗文录》 遗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园丛话》“兰亭”条与李亨特“续兰亭修禊”考论
5
作者 朱则杰 卢高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上巳节,时任浙江绍兴知府李亨特,招集袁枚、钱泳、姚兴洁等一共二十一人,仿照东晋王羲之"兰亭修禊"故事,举行"续兰亭修禊",并绘有《续兰亭禊饮图》。关于这次集会的时间、人物以及图画的... 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上巳节,时任浙江绍兴知府李亨特,招集袁枚、钱泳、姚兴洁等一共二十一人,仿照东晋王羲之"兰亭修禊"故事,举行"续兰亭修禊",并绘有《续兰亭禊饮图》。关于这次集会的时间、人物以及图画的流传等等,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不少记载,而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错误。从钱泳《履园丛话》"兰亭"条入手,对各种相关问题予以梳理,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集会 李亨特 续兰亭修禊 《履园丛话》 姚兴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修禊”?
6
作者 郑雅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兰亭集序》 "修禊" 高中 语文教学 释义 古代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禊”质疑
7
作者 田有成 《现代中文学刊》 1996年第2期45-45,共1页
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如《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00年一版)、《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二版)都选录了此文,且都对&q... 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如《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00年一版)、《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二版)都选录了此文,且都对"修禊"作注:"古代一种风俗。人们欢聚水滨,洗濯戏游,以消除灾祸。古时以三月上巳(上旬的第一个巳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程 大学语文 高等学校 大学出版社 修禊 古文观止 教学用书 暨南大学 兰亭 晋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兰亭春色 悟人生至理——《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8
作者 张玉宝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句式,了解文化常识。2.欣赏兰亭美景,品味修禊雅事。3.体悟情感变化,培养理性思维。4.感悟人生哲理,传承优秀文化。【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关注“觞”“骋”等实词的含义、“之”“于”等虚词的意...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句式,了解文化常识。2.欣赏兰亭美景,品味修禊雅事。3.体悟情感变化,培养理性思维。4.感悟人生哲理,传承优秀文化。【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关注“觞”“骋”等实词的含义、“之”“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永和”“修禊”等文化常识、“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文言句式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文化常识 名词活用为动词 人生哲理 定语后置 词类活用 教学设计 修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游·狂欢·独酌——扬州雅集的三段论 被引量:12
9
作者 贺万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176,共15页
清代扬州的文人雅集,伴随着城市的兴盛衰微,在清初王士禛的红桥修禊、盛清盐商园林雅集、清末民初冶春后社的文酒诗会上表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从王士禛的纯粹文人雅好性质的集会所实现的扬州文化认同,至卢见曾全民狂欢式的千人... 清代扬州的文人雅集,伴随着城市的兴盛衰微,在清初王士禛的红桥修禊、盛清盐商园林雅集、清末民初冶春后社的文酒诗会上表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从王士禛的纯粹文人雅好性质的集会所实现的扬州文化认同,至卢见曾全民狂欢式的千人大聚会所体现的包容开放,再到冶春后社诗人的自吟自酌,不同阶段的雅集体现出清代扬州文人从曾经的气势与恢宏,转趋于对文化衰微现状的平和与无奈。而这些变化使得扬州雅集具有了一种标本价值:雅集与扬州盐商经济,雅集的举办者、参与者、赞助者、南来北往的宾客以及他们与这座"帝国的城市"息息相关的运命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清代扬州 雅集 虹桥修禊 王士禛 卢见曾 冶春后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士祯对清代词学的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望恩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1期43-46,共4页
王士祯是清代一位著名而又影响很大的诗人,活跃在康熙朝的诗坛达半个世纪之久。他诗作丰富,理论上倡导“神韵说”,曾被尊为清代诗坛的正宗。然而,王士祯的创作活动是多方面的,成就不限于诗歌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有显著的成绩,产生较大的影... 王士祯是清代一位著名而又影响很大的诗人,活跃在康熙朝的诗坛达半个世纪之久。他诗作丰富,理论上倡导“神韵说”,曾被尊为清代诗坛的正宗。然而,王士祯的创作活动是多方面的,成就不限于诗歌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有显著的成绩,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皆为诗名所掩”。我们今天除了继续研究他的诗歌遗产和诗歌理论遗产之外,还应该涉及他曾经活动过的各个方面,以求得对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就王士祯对清代词学的贡献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从词发展的起伏来看,明代词学曾经呈现消歇局面,但到明末,词的创作又有所恢复,在“云间派”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下,学词、填词、论词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祯 清代词学 咏物词 花草 词选 扬州 豪放词 修禊 词人 陈维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羲之故里临沂辨
11
作者 阳恺文 《齐鲁学刊》 1982年第5期97-97,共1页
提起我国书法大师王羲之的故里,人们往往以为在浙江绍兴,甚至直指绍兴兰亭。其实,王羲之真正的故里是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即古琅琊。这是《晋书·王羲之传》上,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们把绍兴当作王羲之故里,可能是因为:一、羲之曾为会... 提起我国书法大师王羲之的故里,人们往往以为在浙江绍兴,甚至直指绍兴兰亭。其实,王羲之真正的故里是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即古琅琊。这是《晋书·王羲之传》上,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们把绍兴当作王羲之故里,可能是因为:一、羲之曾为会稽内史,晚年又定居于会稽山阴(即绍兴);二、在绍兴兰亭,羲之曾与太原孙统等四十二人宴集修禊,并亲书名作《兰亭集叙》;三、有些关于羲之的美好传闻,如“写经换鹅”、“书扇价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里 绍兴 内史 修禊 琅琊 晋书 山东临沂 通志 公元 祖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三月说“上巳”
12
作者 贾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古代以干支记时,“上巳节”本指农历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时固定为三月初三。
关键词 上巳节 活动 祭高媒活动 会男女活动 临水宴饮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