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建国 秦远 周路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334,共13页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首先,采用改良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和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原始AQI序列进行分解并重构,获得高频、中频和低频3个频率分量。其次,利用经过北方苍鹰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高频分量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降低其复杂度。再次,引入向量加权平均算法(Weigh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利用INFO-LSTM预测高频分量分解后的子序列,进而利用INFO-ELM分别预测中、低频分量,并将所得预测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最后,利用NGO-VMD和INFO-ELM对误差序列进行分解和预测,并对初次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AQI预测值。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和成都3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比了7个对照试验,发现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 二次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向量加权平均算法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量Z指数与Palmer指数对河西干旱的监测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劲松 黄玉霞 +1 位作者 冯建英 王宝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7,共7页
利用河西内陆河水文代表站1959—2004年逐月径流量资料、内陆河流域灌溉区1949—2001年耕地面积及代表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径流量进行正态化处理来确定径流量Z指数,并以径流量Z指数作为径流干旱指数,对旱涝等级进行划分;考... 利用河西内陆河水文代表站1959—2004年逐月径流量资料、内陆河流域灌溉区1949—2001年耕地面积及代表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径流量进行正态化处理来确定径流量Z指数,并以径流量Z指数作为径流干旱指数,对旱涝等级进行划分;考虑径流量Z指数的旱涝等级与农业灌溉用水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径流量Z指数的灌溉指标。将径流量转化为降水量,改进Palmer旱度模式,且在作改进后,又将潜在蒸散量的计算法由利用桑斯威特公式改为利用彭曼公式。结果表明:将径流量考虑到Palmer干旱指数中并改变蒸散量的算法,使得该指数对河西灌溉区干旱情况的监测均有所改善。对照河西地区的干旱事件,径流量Z指数监测到的干旱情况,比Palmer干旱指数改进前、后监测到的干旱情况效果更佳。径流量Z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河西灌溉区干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溉区 内陆河径流量 径流量Z指数 palmer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lmer湿润指数的旱涝指标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越 江志红 +2 位作者 张强 栗珂 肖科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3-389,共7页
介绍了Palmer湿润指数原理,并利用西北东部西安等站点1961—2000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资料对该指数进行应用性试验。通过Palmer湿润指数与Z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Palmer湿润指数对旱涝的分析更具客观性,旱涝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因而适... 介绍了Palmer湿润指数原理,并利用西北东部西安等站点1961—2000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资料对该指数进行应用性试验。通过Palmer湿润指数与Z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Palmer湿润指数对旱涝的分析更具客观性,旱涝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因而适合于我国西北东部半干旱半湿润区单站旱涝情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东部 palmer湿润指数 旱涝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almer湿润指数作西北地区东部冬小麦旱涝评估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越 江志红 +3 位作者 张强 栗珂 刘梅 薛春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2-349,共8页
根据Palmer气象干旱指数(PDSI)的中间量Palmer湿润指数原理,计算了西北地区东部冬小麦农气观测站延安、咸阳等多个站点1961—2000年逐月Palmer湿润指数,对各站点的冬小麦不同发育期的旱涝情况做了初步的验证和应用。Palmer湿润指数与Z... 根据Palmer气象干旱指数(PDSI)的中间量Palmer湿润指数原理,计算了西北地区东部冬小麦农气观测站延安、咸阳等多个站点1961—2000年逐月Palmer湿润指数,对各站点的冬小麦不同发育期的旱涝情况做了初步的验证和应用。Palmer湿润指数与Z指数对比结果表明:Palmer湿润指数对农作物旱情分析更具有客观性,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因而可以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农作物旱涝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东部 palmer湿润指数 冬小麦 旱涝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 被引量:77
5
作者 陈善雄 王星运 +2 位作者 许锡昌 余飞 秦尚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55-3360,共6页
科学、合理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实测数据,探讨了指数曲线法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预测的适用性,发现指数曲线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较大的沉... 科学、合理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实测数据,探讨了指数曲线法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预测的适用性,发现指数曲线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较大的沉降预测。把三点法的基本思想引入指数曲线模型,对指数曲线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结合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的特性。分析表明,在整个沉降曲线上选取3个关键点作为预测样本,很好地回避了数据波动带来的影响;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沉降规律更符合指数曲线模型,因此,应取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数据作为样本值,所取三点应能尽量反映沉降发展的趋势。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结果稳定、相关系数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 沉降预测 三点法 路基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梅罗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问题及修正 被引量:53
6
作者 寇文杰 林健 +3 位作者 陈忠荣 江岳 赵微 杨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1,47,共4页
根据内梅罗指数评价公式,分析了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原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数值不连续的局限性,地下水综合评分值仅受极大值的影响而与Fave关系甚微的弊端,以及原内梅罗指数计算值因相对集中而缺失&qu... 根据内梅罗指数评价公式,分析了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原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数值不连续的局限性,地下水综合评分值仅受极大值的影响而与Fave关系甚微的弊端,以及原内梅罗指数计算值因相对集中而缺失"较好"水质级别的问题。应用修正前后的内梅罗指数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法在评价的水质状况时,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评价 内梅罗指数 存在问题 修正 综合评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变化的修正指数模型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新燕 顾建华 吴昊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3,共7页
震后对地震死亡人数做出可靠的估计,可以为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部署和民政部门的救灾安排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震救灾的效率.作者收集了汶川地震各时刻的死亡人数,采用修正指数曲线进行拟合,并与指数函数进行... 震后对地震死亡人数做出可靠的估计,可以为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部署和民政部门的救灾安排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震救灾的效率.作者收集了汶川地震各时刻的死亡人数,采用修正指数曲线进行拟合,并与指数函数进行了比较,同时又用集集地震和阪神地震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均表明修正指数曲线的拟合结果较好.该拟合函数可能形成地震死亡人数的估计方法,并为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救灾决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报道死亡人数 修正指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的Z指数修正 被引量:10
8
作者 方茸 周后福 屈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利用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合肥、六安、巢湖3个代表站1957—2008年汛期5—9月降水量资料,计算成相应的Z指数,在用Z指数作为旱涝分级指标过程中,发现Z指数理论界限值并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修改和订正。以微... 利用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合肥、六安、巢湖3个代表站1957—2008年汛期5—9月降水量资料,计算成相应的Z指数,在用Z指数作为旱涝分级指标过程中,发现Z指数理论界限值并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修改和订正。以微调和旱涝年份数量大体对等为原则进行修正,修正后的7级和5级Z指数界限值较好地反映出江淮分水岭地区实际旱涝,因此修正后的Z指数可以应用到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汛期旱涝等级划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旱涝 Z指数 指数修正 江淮分水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形变幅杆固有频率的瑞利修正 被引量:14
9
作者 凤飞龙 朱旭宁 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49,共3页
依据瑞利修正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一维设计理论修正指数形变幅杆频率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有限元法模拟比较.结果表明,这种近似修正方法对一般工程设计,尤其对于大端直径大于四分之一波长的指数形变幅杆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固有频率 瑞利修正 指数形变幅植 有限元法 频率修正 功率超声振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在急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判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65-4069,共5页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值,据SI、MSI值将其分为4组,SI≥0.7组与S1〈0.7组,MSI≥1.4组与MSI〈1.4组,对各组间一般资料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258例患者被纳入MSI升高组(MSI≥1.4),319例患者被纳入SI升高组(SI≥0.7).一般资料比较除了心率、血压之外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7d全因病死率为8.4%,MACE发生率为18-2%,SI升高组与MSI升高组均预示较高的MACE发生率,而MSI升高组与SI升高组优势比(ORs)比较均高于SI组,分别为全因病死率13.3-5.0.MACE3.9-2.5.心源性体克61.3-10.5。致命性心律失常(LTA)5.4-2.7。结论:SI与MSI在急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均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而MSI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内梅罗指数法的修正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倪天翔 杨庆 +3 位作者 王俊豪 赵慧 金华丽 乔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针对内梅罗指数法的Fi值在各级水质指标临界值附近突变、计算得出F值与地下水质量分级标准不匹配和Fmax对F值影响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Fi期望值的前提下使Fi连续,并适当增加了对F值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 针对内梅罗指数法的Fi值在各级水质指标临界值附近突变、计算得出F值与地下水质量分级标准不匹配和Fmax对F值影响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Fi期望值的前提下使Fi连续,并适当增加了对F值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区地下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后F值更加连续、均匀,并平衡了和Fmax对F值的影响,使得修正后的F值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地下水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修正 地下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梅罗指数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与修正原则 被引量:41
12
作者 韩术鑫 王利红 赵长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53-2160,共8页
为研究内梅罗指数法在环境要素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及确定其修正原则,将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结果表明:典型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变换为线性表达式,其斜率和截距分别为最大值(F_(j,max))和算术平均值(F_(j,ave))的权重系数... 为研究内梅罗指数法在环境要素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及确定其修正原则,将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结果表明:典型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变换为线性表达式,其斜率和截距分别为最大值(F_(j,max))和算术平均值(F_(j,ave))的权重系数;随着F_(j,max)与F_(j,ave)比值的增大,F_(j,max)权重增大,F_(j,ave)权重减小。参评污染因子数量(n)对方法的评分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典型内梅罗指数法更适用于区域中目的性和指向性较明确或总体污染程度较轻的环境要素质量评价。为提高方法的适用性,确定了2种修正内梅罗指数法的划分原则,Ⅰ型和Ⅱ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分别以n和F_(j,max)/F_(j,ave)等于5作为划分结点,其中:Ⅰ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倾向于参评因子不多、评价目的性和指向性较强的环境要素质量评价;Ⅱ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是对Ⅰ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的拓展和延伸,更适用于多因子综合性质量评价。由内梅罗指数法线性表达式的数学内涵可知,在n或F_(j,max)/F_(j,ave)≤5时,方法可不作修正,此时并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环境要素 方法适用性 方法修正原则 污染因子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光化学植被指数(PRI)的修正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朝阳 牛铮 汤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14-2018,共5页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被成功的应用于估算不同叶片生化组分的光能利用率(LUE),这些生化组分包括叶片含水量、氮元素浓度等。以往的研究中已经成功建立了叶片、冠层和景观尺度PRI和LUE的相关关系。但是,为了利用PRI更加准确地估算叶片LUE...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被成功的应用于估算不同叶片生化组分的光能利用率(LUE),这些生化组分包括叶片含水量、氮元素浓度等。以往的研究中已经成功建立了叶片、冠层和景观尺度PRI和LUE的相关关系。但是,为了利用PRI更加准确地估算叶片LUE,很多问题仍然亟需解决,比如当LUE高于0.03mol CO2 mol-1PPFD(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PRI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饱和区域以及PRI和LUE关系会随季节发生较大变化。文章对PRI进行了修正,并基于PROSPECT模型对这一修正形式进行了4个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叶片SR-PRI(Simple ratio PRI)对叶肉结构参数(N)、叶绿素浓度(cab)敏感性要高于叶片的等效水厚(cw)和干物质浓度(cm)。因此叶肉结构参数(N)和叶绿素浓度(cab)的微小变化都会造成SR-PRI的较大变化,进而影响到LUE的估算精度。对SR-PRI的实证实验表明,这一指数也能够很好地用来估算叶片的光能利用率并且结果要优于PRI和LUE之间的相关关系。SR-PRI最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其更清晰的物理意义和对531nm处反射率变化的敏感性,因为这一波段位置的反射率变化是评价光能利用率的核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 简单比值光化学植被指数SR-PRI 敏感性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630 MPa级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柱抗震损伤指数模型修正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传智 缪长青 +3 位作者 李爱群 董勃 乔燕 朱方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为了验证各种Park-Ang损伤指数修正模型能否对630 MPa级超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进行准确评估。在配置630 MPa级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现象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利用6种模型分别计算了8根典型试件的损伤指数,并与试验实... 为了验证各种Park-Ang损伤指数修正模型能否对630 MPa级超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进行准确评估。在配置630 MPa级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现象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利用6种模型分别计算了8根典型试件的损伤指数,并与试验实测损伤指数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6种模型的适用性;然后在试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4种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和模型修正。研究结果表明:Kunnath模型、Chai模型、修正的傅剑平模型、修正的王东升模型和修正的付国模型均能准确模拟630 MPa级高强钢筋柱的损伤指数发展规律,而修正后的Kumar模型计算结果反而偏小,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混凝土柱 低周反复试验 损伤指数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和修正Z指数的汛期旱涝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后福 方茸 +1 位作者 张建军 钱玉萍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72,共9页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和降水资料,建立起汛期降水的预测方程;经过适应本地化的Z指数修正,将预测结果转化为旱涝等级;将SVD技术与修正的Z指数结合起来,实现旱涝的气候预测;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气象、防...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和降水资料,建立起汛期降水的预测方程;经过适应本地化的Z指数修正,将预测结果转化为旱涝等级;将SVD技术与修正的Z指数结合起来,实现旱涝的气候预测;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气象、防汛抗旱部门。结果表明:1)影响江淮分水岭地区汛期降水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太平洋地区2个,印度半岛附近2个,欧洲地区1个;2)理论上的Z指数等级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状况,因而必须对Z指数进行修正。经过修正后的各个旱涝等级的划分概率较为合理,说明Z指数的5级指标是可靠的;3)利用5个影响因子可以建立汛期降水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预报方程,在共计8年的旱涝滚动预测和实况检验中,等级相符的有7年,只有2003年的预测试验相差一个等级,5级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5%;4)经过气象、防汛抗旱部门2008年的应用,旱涝等级的预测意见和实际基本吻合,说明预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 旱涝预测 奇异值分解 修正Z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Z指数的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学哲 孙才志 曹永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共4页
为研究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点,采用三种旱涝指标分析了黑龙江省23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并确定Z指数为单站旱涝指标;依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对Z指数界限值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近56年旱涝时空特性,之后利... 为研究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点,采用三种旱涝指标分析了黑龙江省23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并确定Z指数为单站旱涝指标;依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对Z指数界限值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近56年旱涝时空特性,之后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旱涝分布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黑龙江省旱涝交替发生,易发生连续性旱涝灾害,且旱涝存在27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空间上,黑龙江省中西部干旱发生次数较多,北部发生次数较少;中部洪涝发生次数较多,东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发生次数较少;EOF分析可知黑龙江省旱涝灾害分布类型为全局分布一致型、南北相反型、西北和东南方向相反三种。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制定抗灾对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Z指数 旱涝 时空分析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Z指数的辽西北春旱演变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永强 郑爽 +1 位作者 范帅邦 郭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6,共7页
利用辽西北地区39个雨量站197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选取Z指数为指标,根据国家干旱等级标准和辽西北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的界限值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Z指数,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辽西北地区春旱时空演变规... 利用辽西北地区39个雨量站197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选取Z指数为指标,根据国家干旱等级标准和辽西北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的界限值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Z指数,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辽西北地区春旱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西北地区春旱总频次各年代际变化中,大旱、重旱上升趋势明显,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春旱发生频次由8.1%上升到12.5%,重旱发生频次由3.6%上升到4.8%。周期变化中,辽西北春旱存在10 a左右的主周期。空间上,辽西北地区春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由南向北递增,春季各等级干旱高发区主要集中于朝阳市各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旱 Z指数修正 演变特征 时空特性 辽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修正指数分布描述长白山阔叶异龄林的林分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飞 惠淑荣 +4 位作者 韩玉库 董文宇 代力民 巩艳红 冯双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以长白山阔叶林三类清查资料为依据,采用修正指数分布式拟合并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平均直径的增大,林分偏度和峭度逐渐变小,直径分布形状也发生变化。该项研究为预估该类林分各径阶的株数、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了... 以长白山阔叶林三类清查资料为依据,采用修正指数分布式拟合并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平均直径的增大,林分偏度和峭度逐渐变小,直径分布形状也发生变化。该项研究为预估该类林分各径阶的株数、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林分结构 指数分布 异龄林 林分平均直径 直径分布 修正指数 发生变化 经营措施 阔叶林 分布式 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润滑条件下指数粘度修正模型的速度场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庆文 雒建斌 +1 位作者 柴山 姚福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2-964,共3页
在薄膜润滑轴承分析中 ,流体的流动状态将直接影响其润滑特性 ,其主要反映在润滑剂粘度的分布。以指数粘度修正模型来研究在微小间隙内润滑剂的速度特性 ,得出速度分布规律 ,为薄膜流体的温度场和剪切稀化等问题提供计算依据。
关键词 薄膜润滑 指数粘度修正模型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Palmer指数的改进与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红军 江志红 白云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7-1064,共8页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气象、水文和土壤资料改进了流域PDSI指数,分析比较了改进的PDSI和原PDSI监测流域干湿能力。结果表明,在该流域,年和四季改进的PDSI数值和等级变化比原PDSI的更接近NDVI的变化;改进后年、夏季和秋季PDSI与NDVI为正相关...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气象、水文和土壤资料改进了流域PDSI指数,分析比较了改进的PDSI和原PDSI监测流域干湿能力。结果表明,在该流域,年和四季改进的PDSI数值和等级变化比原PDSI的更接近NDVI的变化;改进后年、夏季和秋季PDSI与NDVI为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春季和冬季的改进前后都为负相关,改进后年和四季的相关系数都高于原PDSI的,说明改进后PDSI在夏、秋季反映流域干湿的能力较强,改进前后在春、冬季都较弱。在流域大部分区域改进后年和四季PDSI与NDVI相关系数高于原PDSI的,说明改进的PDSI能更好地反映流域干湿的空间变化。在该流域,改进后年和四季PDSI与NDVI指数的相关和逐年变化吻合度都好于原PDSI的。与实际旱情比较,改进的PDSI正确监测干旱总年数要多于原PDSI的,改进的PDSI监测干旱漏报总年数、空报总年数和监测正确率都好于原PDSI的。因此改进后的PDSI能够更好地监测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palmer指数 改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