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健康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闵淑慧
胡依
成晓芬
郭芮绮
李贝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38-1945,共8页
-
基金
2020年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020A1515011134)——珠三角城市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度测量模型与干预路径研究
2020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2020GZGJ130)
2022年卫生管理学院国家级课题培育计划项目(2022RFT005)。
-
文摘
背景我国流动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大,“年龄”和“流动”的双重弱势导致其存在健康脆弱风险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低的问题。目前,针对流动老年人与收入相关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不公平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健康状况,评价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公平性,为减少与收入相关的卫生不平等情况提供建议。方法于2022年4月,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 2018)中选取年龄≥60岁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n=5840)。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自评健康、近1年患病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同时收集流动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经济学特征及流动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采用修正集中指数(EI)衡量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与收入相关的不平等程度,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分解分析量化每个决定因素对总不公平的贡献。结果流动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2.12%(4212/5840),EI=0.021(P>0.05);健康档案建立率为30.99%(1810/5840),EI=-0.054(P<0.05);家庭医生签约率为16.83%(983/5840),EI=-0.057(P<0.05)。自评健康良好者占82.29%(4806/5840),EI=0.199(P<0.05);近1年患病者占29.02%(1695/5840),EI=0.123(P<0.05)。EI分解结果显示:对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贡献最高的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的贡献率分别为74.354%、53.383%),其次为流动范围(对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的贡献率分别为43.474%、32.063%);对健康状况不公平贡献率最高的因素亦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自评健康、近1年患病情况的贡献率分别为59.561%、66.641%),其次为户籍类型对自评健康的影响(贡献率为36.347%),流动范围对近1年患病情况的影响(贡献率为14.153%)。结论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不良健康结果均倾向于低收入人群,收入是引起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宣传工作,重点关注经济地位较低的流动老年人群。
-
关键词
流动老年人
健康公平
健康不平等
公共卫生服务
设施与服务利用
健康状况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修正集中指数
-
Keywords
Migrant elderly
Health equity
Health inequities
Public health services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utilization
Health status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Erreygers concentration index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