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修正后的分层表征模型的不对称性及实验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2-75,共4页
在双语记忆的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理论模型试图阐明双语表征的特点,进而为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等重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将讨论修正过的分层表征模型(Kroll&Stewart1994)对双语表征的假设和论述。讨论将结合几项心... 在双语记忆的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理论模型试图阐明双语表征的特点,进而为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等重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将讨论修正过的分层表征模型(Kroll&Stewart1994)对双语表征的假设和论述。讨论将结合几项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围绕该模型所涉及的不对称性问题展开。本文旨在通过讨论,揭示这类心理学实验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过的分层表征模型 双语表征 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思想对复杂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跃 张令弥 郭勤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180,190,共7页
由于复杂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中不确定参数较多,不确定参数的变化范围较大,对其修正时目标参数难以收敛,针对此问题提出引入模型确认技术中的分层思想,建立了分层模型修正技术的数学模型,把复杂工程结构按连接特性分解为若干个子结构,... 由于复杂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中不确定参数较多,不确定参数的变化范围较大,对其修正时目标参数难以收敛,针对此问题提出引入模型确认技术中的分层思想,建立了分层模型修正技术的数学模型,把复杂工程结构按连接特性分解为若干个子结构,再把子结构分成若干个零件,分别对零件、子结构进行修正,最后不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修正而生成工程中可接受的有限元模型,以模型确认技术领域内的Benchmark模型为例进行分层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了基于分层思想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精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分层 模型修正 模型确认 子结构 BENCHM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进化寻优的塔机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6
3
作者 秦仙蓉 徐俭 +1 位作者 赵坤 孙远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0-903,共4页
采用分层优化策略,运用进化寻优算法实现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优化修正.根据设计变量对有限元模型影响的区别将其置于节点层与截面层分别执行进化寻优,两个层次的进化寻优交替进行直至问题收敛.建立了某型塔机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根据实测... 采用分层优化策略,运用进化寻优算法实现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优化修正.根据设计变量对有限元模型影响的区别将其置于节点层与截面层分别执行进化寻优,两个层次的进化寻优交替进行直至问题收敛.建立了某型塔机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根据实测的风致振动响应识别的模态参数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塔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塔机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且修正计算效率高于对应的基于整体策略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优化 模型修正 进化算法 有限单元法 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椭球分层模型的电波折射修正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学海 刘伯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7-1512,共6页
传统电波折射修正算法普遍采用大气球面分层假设,这类算法在修正高仰角测量目标时具有较好的修正精度,然而对于低仰角、远距离目标,修正精度还不高。该文提出一种折射修正算法,采用更精确的椭球面分层模型描述大气分布,利用迭代递推的... 传统电波折射修正算法普遍采用大气球面分层假设,这类算法在修正高仰角测量目标时具有较好的修正精度,然而对于低仰角、远距离目标,修正精度还不高。该文提出一种折射修正算法,采用更精确的椭球面分层模型描述大气分布,利用迭代递推的方法计算修正后的目标位置,相比传统折射修正算法,计算量有所增加,但是提高了低仰角、远距离目标测量数据折射修正精度,可用于事后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折射修正 椭球分层模型 迭代递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G-W模型研究结合面微观接触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玲 李治强 +1 位作者 蔡安江 阮晓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6-52,共7页
G-W模型在模拟结合面微观接触时发现,当微凸体接触点数0<n<1时,两表面会产生接触这一不合理现象,提出修正G-W模型研究低载荷下机械结合面的微观接触特性。通过测量表面微观形貌特征和功率谱函数,获得结合面的微观形貌参数,研究表... G-W模型在模拟结合面微观接触时发现,当微凸体接触点数0<n<1时,两表面会产生接触这一不合理现象,提出修正G-W模型研究低载荷下机械结合面的微观接触特性。通过测量表面微观形貌特征和功率谱函数,获得结合面的微观形貌参数,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接触力、微凸体接触数以及真实接触面积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表面粗糙度下中心线间距与微凸体接触个数和接触力呈对数关系,间距越大,微凸体接触数目越少,接触力越小;在相同间距下,表面粗糙度越大,微凸体接触数目越少,接触力越大;不同表面粗糙度下微凸体接触个数与接触面积和接触力之间呈线性关系,微凸体的接触数目越多,表面接触面积和接触力越大;相同接触数目下,表面粗糙度越大,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力也越大;当接触变形量较小时,修正的G-W模型与Hertz接触模型吻合较好,接触变形与接触力之间呈对数递增,而与真实接触面积间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接触机理 修正G-W模型 表面形貌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修正分层总和法 被引量:36
6
作者 何思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2,共5页
建议了土体的非线性弹性-塑性本构方程,其中弹性矩阵采用Duncen-Chang本构模型,塑性部分则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修正分层总和法新理论;该理论既有常规分层总和法简单,便于理解运用的优点,又能考虑土体的弹性非线性... 建议了土体的非线性弹性-塑性本构方程,其中弹性矩阵采用Duncen-Chang本构模型,塑性部分则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修正分层总和法新理论;该理论既有常规分层总和法简单,便于理解运用的优点,又能考虑土体的弹性非线性以及塑性变形特性,同时还能考虑土体三向应力对其变形的影响。为基础变形计算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分层总和法 非线性弹性-塑性模型 变形分析 土体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探测仪瞬态热分析模型修正
7
作者 李强 陈立恒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2,共9页
为实现碳卫星载荷在轨温度的准确预测,对其试验状态瞬态热分析模型的修正进行研究。先比较热分析计算结果与热平衡试验结果,求出两者对应温度监控点的温差;再利用蒙特卡洛法对二氧化碳探测仪热分析模型参数进行灵敏性分类,将模型参数分... 为实现碳卫星载荷在轨温度的准确预测,对其试验状态瞬态热分析模型的修正进行研究。先比较热分析计算结果与热平衡试验结果,求出两者对应温度监控点的温差;再利用蒙特卡洛法对二氧化碳探测仪热分析模型参数进行灵敏性分类,将模型参数分为整体灵敏、局部灵敏与不灵敏参数。然后根据热平衡试验数据,用拉丁超立方和单纯形法的混合法对模型各个参数进行分层修正,得到满足目标函数各个灵敏性参数的最优值。最后将参数最优值代入热分析模型计算验证该修正方法正确性,并进行残差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后各温度监控点热分析计算与热试验温差δa小于±0.5℃,残差修正率θ高于80%,修正后多数温差比修正前减少了一个数量级。结果表明修正取得的效果明显,修正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探测仪 模型修正 热平衡 热分析 灵敏性分类 蒙特卡洛法 分层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制造车间的数字孪生仿真参数修正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赛 郭宇 +3 位作者 张立童 钱伟伟 田旭 方伟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2,共6页
为了提高数字孪生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离散制造车间的数字孪生仿真参数修正方法。根据数据驱动仿真参数修正的方式,将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参数划分为静态属性、动态属性和性能属性3类,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DF-... 为了提高数字孪生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离散制造车间的数字孪生仿真参数修正方法。根据数据驱动仿真参数修正的方式,将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参数划分为静态属性、动态属性和性能属性3类,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DF-LSTM用于表征性能属性。在复杂离散制造车间的仿真模型基础上,用时间序列预测算法的预测结果作为仿真模型的性能属性值,以实时数据驱动仿真模型的动态属性和性能属性的更新,实现了由仿真模型向数字孪生模型的转变。开发了装配车间的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装配车间的可视化监控和数字孪生模型的在线运行,最终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模型 属性表征 仿真参数修正 时序预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修正的柔性体复合变形算法
9
作者 王朔 杨光 丑武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71-273,共3页
传统柔性体变形算法存在动力学仿真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意义的复合变形算法。使用填充球模型丰富柔性体的动力学性质,解耦模型的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柔性体外表面采用弹簧-质点模型,通过虚拟力的分层渲染,增强操作者的触... 传统柔性体变形算法存在动力学仿真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意义的复合变形算法。使用填充球模型丰富柔性体的动力学性质,解耦模型的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柔性体外表面采用弹簧-质点模型,通过虚拟力的分层渲染,增强操作者的触觉感受。同时采用Shape Matching算法对模型的重心位置进行修正,解决由局部向全局传递形变的过程中出现的形变滞后问题,提高柔性体力觉交互过程中动力学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体变形 动力学修正 弹簧-质点模型 填充球模型 力觉分层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练程度汉-英双语跨语言重复启动的不对称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恒芬 贾丽萍 +1 位作者 耿峰 白学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5,122,共6页
采用前、后掩蔽的启动范式,在短SOA(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的条件下对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的跨语言启动现象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第一语言L1)作为目标语言时,语言内的启动效应显著于跨语言的启动效应;英语(第二语言L2)... 采用前、后掩蔽的启动范式,在短SOA(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的条件下对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的跨语言启动现象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第一语言L1)作为目标语言时,语言内的启动效应显著于跨语言的启动效应;英语(第二语言L2)作为目标语言时,语言间的启动效应则显著于语言内的启动效应;该实验结果显示出了跨语言启动的不对称性,高、低熟练程度的受试者均是如此,可以用双语加工的修正层级模型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者 双语表征 跨语言重复启动 不对称 修正层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侧向变形的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殷康 阎长虹 +3 位作者 邵勇 吴焕然 段成龙 张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99,共5页
当前地基固结沉降计算中采用的分层总和法是不考虑土体侧向变形影响的,由此在实际工程中计算地基沉降时往往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特别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其结构疏松,孔隙比大,在受到建筑物荷载作用时,所产生的水平变形较大,其引起的地基... 当前地基固结沉降计算中采用的分层总和法是不考虑土体侧向变形影响的,由此在实际工程中计算地基沉降时往往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特别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其结构疏松,孔隙比大,在受到建筑物荷载作用时,所产生的水平变形较大,其引起的地基沉降是不容忽视的。基于这一事实,文章就目前软土侧向变形引起的附加沉降研究现状及地基沉降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基于等体积模式考虑侧向变形的修正沉降公式,错误估计了侧向变形造成的地基沉降。为此,本文推导了非等体积模式下的沉降计算公式。通过实际地基沉降量计算及现场沉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证明这一沉降计算公式更接近实际沉降量。该公式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沉降公式 侧向变形 分层总和法 非等体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光学
12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3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分层模型 折射修正 激光制导 对流层 工程影响 大气光学 光束传输 球面大气 平面平行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